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保守治疗时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简玉辉

简玉辉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200

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保守治疗时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01月至2015年03月我院收治的52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药物(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加球囊压迫术)保守治疗。按出血量多少分为出血量>200 mL组与出血量≤200 mL组,比较两组的孕周、瘢痕厚度、有无胎心、孕囊大小、MTX 给药方式和治疗前后 β-HCG 值等,分析CSP保守治疗时影响出血的因素。结果:52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其中7例(13.4 %)出血>200 mL。活胎、孕囊越大、治疗前β-HCG>45000 U/L、清宫术前β-HCG>4500 U/L是导致出血量大的因素,而瘢痕厚度、MTX给药方式与孕周不影响出血量。结论:有无胎心、孕囊大小、β-HCG对CSP保守治疗时出血量影响显著,缩小包块、降低β-HCG后行清宫术,可减少出血量,提高CSP保守治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保守治疗;出血量;影响因素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剖宫产的一种远期并发症,指行剖宫产后的孕妇再次妊娠胚胎着床于原剖宫产瘢痕处,属于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1]。由于目前剖宫产手术率呈上升趋势,CSP发病率也随之升高[2]。CSP易致患者出现大量出血、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造成患者丧失生育能力甚至危及生命[3]。CSP发病机制不明,尚无统一治疗标准方案,但保守治疗仍是趋势,其中,出血量是评价保守治疗是否安全的指标之一[4-6]。本文随机选取2012年01月至2015年03月我院收治的52例CSP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药物(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加球囊压迫术)保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探讨影响CSP保守治疗出血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01月至2015年03月我院收治的52例CSP患者(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的临床资料。年龄22-39岁,孕次1-6次,产次1-2次,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间隔为2.5-6.8年。CSP主要临床表现:停经,就诊时停经38-74天,其中14例有少量出血症状,且血β-HCG呈阳性;宫内及宫颈管内均无孕囊,阴道B超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峡部前壁;住院时间5-24天,血β-HCG转阴时间6-55天,月经恢复时间为30-88天。16例患者本次妊娠行清宫术时,表现为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400-1200 mL,另外36例先行药物保守治疗,于1-2个疗程后再进行清宫术,子宫出血量均小于100 mL。

1.2 治疗方法

52例患者均住院接受保守治疗。(1)药物保守疗法为米非司酮片100 mg,tid,连服3 d后,改为50mg,bid;MTX 按照30 mg/m2剂量,最大剂量不大于100mg。药物治疗后第4天、第7天测量血β-HCG与B超,如果血β-HCG 下降不足15%,重复用药。待血β-HCG下降,或阴道出血量超过月经量,进行B超监护下清宫术。术前肛门置入卡孕栓1 mg,然后根据术中出血的情况,进行尿管球囊局部压迫。根据术后动态继续监测血β-HCG与B超,手术后4周如果瘢痕部位仍有局部包块、有血流,酌情考虑行二次清宫。

1.3 观察指标

行药物保守治疗、B超监护下(球囊压迫术)后,β-HCG值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直至包块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即为治疗成功[7]。参照人流后出血标准[6],将患者按治疗过程的出血量分为出血量在200 mL以上为高危患者;出血在200 mL以下为低危患者。此外,MTX有抑制胚胎活性的作用,按MTX的用药途径分为三组,① 肌肉注射组,8例,臀部常规注射;② 宫内留置组,32例,将输卵管通液管沿着子宫后壁送入宫腔,注入 MTX[8];③ 胎囊内注射组,12例,对有胎心或胎囊大于2 cm的患者,用PTC针行胎囊内MTX 注射。从患者的孕周、瘢痕厚度、有无胎心、孕囊大小、MTX 用药方式、治疗前后 β-HCG 值和停经天数等方面分析影响CSP保守治疗出血的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SP保守治疗效果

52例CSP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成功。其中 6例(11.5 %)行2次B超监护下清宫;19 例(36.5 %)进行药物二次治疗;10例(19.2%)在 MTX 治疗后3-4天,阴道出血大于月经量而行急性清宫;32例(61.5%)术后球囊压迫止血。所有患者中40例(76.9 %)未出现不良反应。45例(86.5 %)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出血量≤200 mL,7例(13.5 %)患者出血量>200 mL,见表2-1。

表2-1 5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及分级

*χ2=1.834,P=0.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CSP是由于剖宫产造成局部子宫内膜的缺陷,再次受孕后胚胎在此着床后常出现底蜕膜缺损,导致瘢痕部位的子宫肌层薄且收缩力差[9]。因此,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十分凶险。目前对CSP的治疗尚无参照标准的方案,为保住患者的生命和生育能力,其中MTX保守治疗联合清宫术是主要趋势[4-6]。既保守治疗成功又能降低清宫时出血量是我们治疗的导向。

本文对52例CSP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成功,但在治疗过程中仍有约13%的患者出血量在200 mL以上。本研究结果表明:MTX给药方式、瘢痕厚度及停经天数与出血量无关,而孕囊有胎心、局部包块大于3.4cm、治疗前血β-HCG值在45 000 U/L以上、治疗后清宫前血β-HCG值在5 000 U/L以上是导致出血量大的高危因素,这些高危因素均与胚胎生长旺盛、绒毛活性高相关。

MTX有抑制胚胎活性的功效,在24 h内药效达到高峰,作用完全需3-4 d,致胚胎局限机化[10]。保守治疗的时间越长,血β-HCG值降的越低,那么出血的风险也就降低,但是机化组织就更难以清除。因此,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选择清宫的合适时宜是个关键。在无胎心、包块缩小至3.4 cm以下及血β-HCG值降至4 500 U/L以下时,再行清宫术可减少治疗的出血量,以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丽君.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并发大出血15例急救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9):34-35.

[2]Osborn DA,Williams TR,Craig BM.Cesarean scar pregnancy:sonographic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complications,and treatment[J].J Ultrasound Med,2012,31(9):1449-1456.

[3]仇红卫,徐建平.剖宫产瘢痕部妊娠5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5782-5784.

[4]杨文兰,王金玲,张运平.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保守治疗时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3(5):383-384.

[5]王桂青.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17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5):84-85.

[6]Tulpin L,Morel O,Malartic C,et al.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a cesarean scar ectopic pregnancy:a case report[J].Cases J,2009,2:7794.

[7]王军会.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分析38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4):50-51.

[8]汪文萍,李义生.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保守治疗 12例分析[J].江西医药,2012,47(11):987-988.

[9]赵雪征.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4,49(3):80-82.

[10]王智慧,李苑艳,吕杰强.三种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生殖与避孕,2014,34(12):1021-1024.

论文作者:简玉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  ;  ;  ;  ;  ;  ;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保守治疗时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简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