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给氧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的改善作用分析论文_沈剑峰

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析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不同给氧方式对血气分析的改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09月至2018年03月期间接收的7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并根据抛硬币原则将74例研究对象分为36例对照组与38例实验组。将应用面罩吸氧治疗组作为对照组,将应用(N-CPAP)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组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血氧分压)、PH、SaO2(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远比对照组优,P<0.05。治疗前两组PaCO2、PaO2、PH、SaO2血气分析指标通过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PaCO2、PaO2、PH、SaO2血气分析指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N-CPAP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更为确切,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更为安全有效,因此应积极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面罩吸氧;临床效果;血气指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肺泡表面欠缺活性物质,从而引发肺泡萎陷,致使呼吸衰竭[1]。本文将观察与探析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不同给氧方式对血气分析的改善效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09月至2018年03月期间接收的7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规定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准[2]。

根据抛硬币原则将74例研究对象分为36例对照组与38例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胎龄28~36岁,平均年龄(32.36±6.69)岁。实验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8~35岁,平均年龄(31.47±6.98)岁。经过统计学计算,74例患者的上述基础资料不具有较大差异且P>0.05,有对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保暖、低血糖、感染出血并发症与喂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治疗。实验组给予鼻塞持续正压呼吸机进行给氧治疗,让呼吸机压力持续保持在4-8cmH2O之间。根据患儿的血气状况适度调整吸氧浓度,将氧分压维持在50-80mmHg之间。吸氧浓度逐渐降低,然后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血气分析与呼吸情况将呼吸机的压力降至按3-5cmH2O。

1.3 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aCO2、PaO2、PH、SaO2血气分析指标。显效:患者SaO2大于0.95,没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绀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SaO2大于0.95,呼吸困难、发绀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SaO2小于0.95,呼吸困难、发绀症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或持续恶化[3]。(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PaCO2、PaO2、PH、SaO2血气分析指标),用(x±s)表示,行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临床疗效),用率(%)表示,卡方(2)检验比较。比较二者差异明显,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实验组总有效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患儿临床症状常在分娩后4-12小时内出现,包括呻吟、呼吸困难、吸气三凹征、发绀,病情严重患儿会出现呼吸衰竭。根据临床实践研究表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与胎龄密切相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此外患儿体重越轻,病死率也越高[4]。

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远比对照组优,P<0.05。治疗前两组PaCO2、PaO2、PH、SaO2血气分析指标通过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PaCO2、PaO2、PH、SaO2血气分析指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如下: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扩张肺泡、增加肺功能残气量与跨肺压力,防止肺泡发生委陷,尽可能扩大弥散面积,降低肺泡动脉压分压差,减少肺内分流量,从而有效改善血流/通气比值与肺顺应性[5]。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会提高肺损伤与肺感染的风险率,降低治愈率。越早应用N-CPAP进行治疗,越早能够防范上呼吸道发生塌陷,增加呼吸运动,促进疾病的康复[6]。

综上,应用N-CPAP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更为确切,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更为安全有效,因此应积极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丽霞,李长青.不同给氧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的改善状况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5(23):101-102.

[2]易斌.不同给氧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的改善状况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2(11):1507-1508.

[3]贾彩华.不同给氧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的改善状况及疗效观察[J].医疗装备,2017,30(6):152-153.

[4]张三红.两种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足月早产儿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6):1034-1036.

[5]李琴,陈大鹏.不同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8(4):47-50.

[6]金碹,赵宏.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19):2928-2930.

论文作者:沈剑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不同给氧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的改善作用分析论文_沈剑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