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发展_创业论文

创业与发展_创业论文

创业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话嘉宾:陈奇亚

洲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联席主席

王文京

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 曾鸣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学术主任

曾鸣(主持人):各位来宾,大家好!这次《IT经理世界》年会的主题是面临新经济的管理创新。什么是新经济,什么是管理创新,传统企业跟网络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我想当前企业可能要面临这样几大挑战,一是互联网经济在跌入低谷之后,企业到底将怎么发展?二是加入WTO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第三也是我们这次圆桌会讨论的核心,就是创新和发展。马上打天下难,还是马下治天下难,是中国几千年一直反复讨论的问题。新经济时代企业怎样处理好创新和发展的矛盾?三位老总都是中国企业家的精英,请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各自在这方面体验。

王文京:用友是从一个2人企业起步的。经过12年的发展,我感觉有几点

很关键。首先,要确立一种长远发展观。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每个阶段都有太多的诱惑。其次,要选择一个正确的发展领域和方向。再有,在各个阶段选择与其相适应的不同形式和体制。用友12年来,先后经历了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集团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形式的转变,更代表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最后,公司的创业人员和领导层必须是专家,知道方向在哪里,知道如何把企业带向成功。

王石:我刚从香港财富论坛回来。听克林顿讲演的时候,我在下面打瞌睡,我今天是准备打瞌睡的,但是没有打,因为很多信息对我的确非常重要,尤其关于CXO职务的设定,传统企业和现代企业区别在什么地方。我个人觉得叫什么不是关键。但是传统企业有一点是模糊、没弄清楚的,那就是信息整合观。比如说CIO,我们也很时髦,设立了这个职务,物色了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来搞信息整合,可最后还是被人事副总裁给打掉了。实际上,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真正的差异交点,就在对信息的理解上。互联网带来一个很大的变化,是能让人在20秒钟后了解到他所能了解到的各种信息,也就是在客户和厂商之间形成了信息的真正对称,这才是新经济对传统企业造成冲击的实质所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主导,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这样才能生存。

陈奇:我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士,成功人士好像是两位王总。其实直到今天我还在创业,我也很想当CEO,但是我今天还不是。一个成功企业和一个失败的企业的CEO是完全不一样的。把企业经营好了,表示这个总裁非常明了企业的竞争(Compete)环境,知道怎么去协同(Cooperation)、去开拓业务,怎样控制成本(Costing),三个英文单词都是C字头;E则表示他非常明白周边经济环境(Environment)的变化,清楚如何采取电子商务(E—business)对策;O是指企业是Open的,开放性的、全方位的、全球性的,对员工是胸怀宽广的,这样的企业总裁才是真正的CEO如果把这企业给做没了,C又怎么解释呢?C是现金(Cash),E就是通过电子的手段,把他烧成0,这也叫CEO。从这里引申就是我的创业经验,1988年我还是一个政府公务人员,可后来我勇敢地,连游泳裤也没带,就跳到海里去了。所以我在创业的时候一直考虑三个问题:第一,有没有胆量和雄心壮志做生意,有没有胆识打掉铁饭碗。第二,要有很好的一个商业模式。第三,做生意一定要学习,一定要有文化、有知识,把资料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智慧,最后才能够赚钱。

主持人:请问陈奇先生,海尔的张瑞敏认为,之所以自己搞物流,是因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非常差。您怎么认为?一个相关的问题是,您认为在中国下一步的发展,会以第三方的社会化物流为主,还是以生产厂家自己的物流为主?

陈奇:我觉得看什么要看本质。我很留意中国这两年IT的发展,感到都有一点虚。物流业也如此。其实物流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它是供应链管理整个范畴里面的一个部分。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企业追求的都仅限于表面的东西。比如一个想成为第三方物流的公司请我们去做规划,他要求上所有最先进的系统,而且指定是要欧美最先进的系统,但是上完了系统跟谁接,怎么个接法,仓库怎么建,物流怎么监控,这些根本不去考虑。很多具体的问题已经超出技术范畴,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以前一炒DotCom公司,企业就跟着去做网站,一花就是几百万元,现在又来炒物流,而且投资比以前大得多。很多人没有看清楚事情的本质,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便一味跟风,所以会走向,结果又是造成一笔损失。

新经济的管理,首先是什么是新经济的问题。我们觉得新经济是表现在一种行业脉动上,处在一个脉动频率非常低的行业,或许可以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但是如果处在行业脉动频率非常高的行业,就需要采取一些新的管理方式。像波音747飞机,从20世纪初到现在,波音的厂房没变,很多经营方式也没变,许多职位设定都是传统的,它所在行业脉动频率非常低。但是芯片业的脉动频率就非常高,英特尔每推出一代芯片,就要换掉一个厂房,它的厂房最长用4年,耗费要超过10亿美元,所以它在管理上就要求整个团队完全不一样,什么O都要配齐。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情况,会走不同的管理模式,关键还在于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先弄清楚它的本质。体验融资

主持人:谢谢几位老总的介绍。我这已经收到了很多精采的问题,可见打瞌睡的朋友还是比较少的。第一个问题是做为创业者,挖到第一桶金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请问各位是如果赚到第一桶金的?

王文京:我的体会好像没有那种区分,就是第一桶金,第二桶金,或者第三桶金的感觉。因为我觉得创办和发展一个企业,是一个持续挖金的过程,可能一开头挖了一点金子,然后逐步逐步把它做大。

王石:我是1983年到深圳的。应该说80年代的深圳,那时候赚钱的机会比较好找。当时在深圳有一种说法叫“三皮”:第一皮叫纸皮,纸皮就是政策,是盖章,内地不能做的特区可以做;第二叫地皮,就是划地,做房地产;第三是牛皮,就是吹牛。第一桶金怎么赚的?故事很长,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80年代过来的创业者,大体上都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实验阶段,所以基本上都抱有一种无产阶级或流氓无产者的心态,胆大妄为又铤而走险,又没钱,又胆大。而且80年代的新兴企业普遍存在多元化问题,产品线铺得太宽,万科也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万科实际上到1992年才重新调整策略,确立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开始走专业化道路。所以我的体会是,一定要首先确定一个行业,确定一个产品,确定之后再做下去。住宅是个传统行业,虽然它不是新经济产物下的新型行业,但是这个行业本身,在中国大陆市场还是相当相当有前景的。中国房地产市场20年之内一直会快速增长,这是可以看得到的。

陈奇:大家都很关心第一桶金,我是不断地赚第一桶金,把它累积以后,再做成一个比较大的投资,然后再去赚很多零碎资金,集中起来再做一笔更大的投资。创业的时候没有钱,肯定是利用别人的钱来做,通常都从一种变相的打工开始,利用别人的资本,然后我们去跑腿。从80年代开始,我们先后涉足了烟草、房地产、咨询等不同的行业,都是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不断地进行重新选择,把累积起来的资金不断地投入新的更具前景的行业。在我们房地产做到最高峰的时候,曾在天津建了一个12万平米的购物中心,现在是整个天津市经营最好的购物中心,可是我们仍然把它卖掉了,开始了新的投资。去年我们在香港收购了上市公司,把它重整成为亚洲物流科技公司,开始整体涉入科技咨询业。

持续创新和均衡发展

主持人:万科做过减法,同时也突出过超过20%的利润项目不做;用友则以稳健著称,“用友”管理的两大原则,是创新和均衡发展。作为企业应该怎样处理好创新和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请两位老总介绍介绍经验。

王文京:在持续创新和均衡发展之间,我们首先强调持续创新。因为IT行业,技术、市场、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每次变化都会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也会给原来厂商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要生存发展,就要持续不断地创新。当然我们同时也强调均衡发展,一个企业真正全面地发展,就须对企业的主要经营要素进行均衡配置,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持续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不是单项冠军,而是一种全能冠军的模式。

王石:非常同意王文京先生所说的,但我还想再谈两点个人体会。第一,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新”的东西,其实大陆的企业无论在管理模式、产品开发模式,还是市场营销上,都还相当落后,与其说创新,还不如说更多地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当前企业应该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第二,在座诸位当中,我们三家都是上市公司,两家国内上市公司,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不仅要看到筹集资金的好处,也要看到上市带来的压力和其他的一些短期行为,在融资市场比较好的情况下,我认为上市未必是唯一的选择,要看战略部署上哪个更适合企业的发展。另外中国新兴企业有一种“大”的情结,在这次香港财富论坛上,亚洲的新一代也都带有这种明显的倾向。我认为均衡问题,绝对不能把大部分目标定死在搞世界500强上。现在很多小企业,比万科规模还小得多,就在做5年、10年计划,要进世界500强,这绝对是灾难性的。我不想具体贬哪家企业,如果一味为大而大,原来非常好的品牌、非常明晰的战略线路突然模糊了,根本不去考虑核心竞争力,因为要扩张,甚至突然改变经营方向,我想,这已经是茅坑里跌一跤,离死不远了。

个性经营

主持人:谢谢。这里有个非常精彩的问题,是关于企业家个人魅力和创业发展的。王文京总裁的厚道在业界非常闻名,请问您的厚道品质与创业成功有何关系;同时王石总裁,许多人说你这个人特别鬼,鬼有鬼道,那么这些鬼道又是如何体现在面向新经济的万科管理创新上的?

王文京:我不是很知道外面有这样一个评价:还不错,我自己也比较喜欢,可能跟我小时候的环境有关。小时候我在南方农村里长大,那时所受学校、家庭和周边的一些教育,都讲究厚道、与人为善。办企业的时候,没有特别地去追求,因为做企业合作很重要,不仅是不断有人进来要合作好,经常还会出现一些伙伴要离开。如何对待这一系列问题,从我自己来讲,会以比较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觉得很多时候,不管发生的是好事,还是不太好的事,都能够去接受。王石:做生意和做其他一样,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此外要一步一个脚印,要耐得住寂寞。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万科成立以后,第一笔投资就是买了一台苹果机;第二年又买了小型机;1990年之后,开始做微机互联;到1995年就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1997年我们又开始推广网络。再比如万科去年和一批房地产企业结成“中城房网”联盟,有些媒体一直追问到底有什么好处?实际上两三年可能无法见效,但长远看,它一定会发挥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香港财富论坛讨论的是亚洲新一代,那么《IT经理世界》这个年会,也许关注的就是中国新一代前景的问题。如果说80年代创业者大多都抱有一种流氓无产者的心态,那么在座三位作为企业界的佼佼者,对新经济时代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素质,有什么建议和期望?

陈奇:现在创业起点比十几、二十年前要高多了。我想今天一定要把握三点:第一,要有很好的知识背景,我们也研究了很多中外的管理模式,奖金加期权已经不那么有效了,尤其是股市暴跌之后,期权变成零,有的变成了负资产,反过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却蕴含着很好的管理模式,比如易经。第二,新一代创业人一定要克服浮躁心理。第三是创新,创新要有很好的创新动力,就是学习。

王文京:不管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创业人需要具备一些共同的素质和能力:首先是对领域方向的选择能力;其次必须有深厚的行业知识背景;第三是耐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除此之外,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者,还需要有一种对新经济的感悟力和把握力,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创新能力。

标签:;  ;  ;  ;  ;  ;  ;  

创业与发展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