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课型作业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梅岩霞

整本书阅读课型作业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梅岩霞

梅岩霞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实验小学 256600

叶圣陶老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2011年版的课标,有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还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高年级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读整本书的意义重大。这句话中的关键点是“读整本的书”,题也随之而来,这整本的书该怎么读呢?怎样去有效的设计整本书的阅读要求与作业呢?下面我就结合《人鸦》这本书来谈一谈:

一、初步阅读,感知文本(完成读的作业)

首先利用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人鸦》这本书的兴趣。以问题切入,本书名为什么叫《人鸦》?由书名展开猜想,这本身就是充满了乐趣的事情。让孩子们结合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去预言书中的故事;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编织他们心中的故事。然后带着好奇心展开阅读,每天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并且每天要做到检查到位(可以让家长监督)。这本书大概给学生两到三周的时间去初步阅读。在这期间,教师还要不断推进督促孩子们阅读,根据情况上了一节读推进课,择精彩的内容情节串讲,以“情节分享”贯穿始终,使孩子们兴趣盎然的读完整本书,完成初步阅读的作业任务。

二、深入文本,分享提升(别样作业)

在孩子们第一遍读完之后,还要进行更深入的阅读,那就是第二遍阅.第二遍阅读主要是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学生通过对书里面故事内容、情节、人物的讨论,既能理清困惑、深化理解,又能分享快乐、分享经验,增添阅读的兴趣。

(一)如何设计讨论的话题作业

讨论就要有话题。话题是讨论的灵魂,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例如设计这样的话题:“小男孩瑞夏德是怎样变成小乌鸦的?”“瑞夏德变成小乌鸦终于可以不用上学,不用做作业了他是如何融入到鸦群当中的?”“小乌鸦瑞夏德成了鸦群中讲故事的小能手,他为乌鸦们讲了哪些好听的故事?”……除了老师直接指出的话题以外,还可以是学生的疑惑,如:时间久了以后瑞夏德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去找他们?瑞夏德的爸爸妈妈发觉他和原来不一样了,没有疑惑吗?……同时读书会讨论话题提出应该遵循“五少五多”的原则:“少提小问题,多提大问题;少提事实性的问题,多提诠释性的问题;少提认同性的问题,多提批判性的问题;少提简单陈述性的问题,多提创意思考的问题;少提封闭性的问题,多提开放性的问题。

(二)如何将讨论引向深入

把读书引向深入,才是阅读课的真正目的。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教师具备追问、点拨、归纳、评价、激励、调控等方面的本领。

讨论时,教师不要越俎代庖,不要暗示问题的结论,应该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认真倾听学生的交际对话,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启发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讨论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谋求问题得到解决。

三、巧妙整合,拓展延伸(创新作业)

我不能把一部作品讨论交流的结束当作活动的中止,相反,我认为,此时,学生由于观点的碰撞、心得的交流而获得了崭新认识的生长可能,其阅读体验正激发起新一轮波峰。教师应该把握这一时机,巧妙整合资源,进行拓展延伸,顺势将阅读活动进一步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阅读呈现推波助澜、后浪赶前浪的理想态势。

(一)讲故事比赛

学做人鸦瑞夏德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让同学们讲一讲瑞夏德讲过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故事会课上付玥儒声情并茂:“从前有一只乌鸦,它的个头比普通乌鸦小,它的两条腿不一样长,而是一条比另一条短,这就是说它是一个瘸子,这是由于它生过一场大病的缘故。它只是走路的时候瘸,飞行时还是好看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如此,鸦群中的伙伴们都不大愿意和他交往……”王雪涵朗诵起了乌鸦变成小男孩瑞夏德的咒语:“飞上高空,箭一般俯冲,天地之间任从容。用你的翅膀担负起黑夜吧,你去做乌鸦,我来当儿童……”

(二)续写故事

小男孩瑞夏德变成乌鸦后,在鸦群里逐步适应,也在不断的改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又变回小男孩瑞夏德,那只小乌鸦朗多尔夫呢?他变成小男孩在人的世界里,又有什么精彩的事情发生呢?引导孩子写一写“鸦人”的故事。

我们班的赵柯如写到:乌鸦朗多尔夫往自己的身下看去:牛仔服,运动鞋!它又惊奇地看自己的两只爪子,变了,变了,变成两只手了,它变成了金发小男孩瑞夏德。“瑞夏德吃饭了。”此时传来瑞夏德妈妈的喊声……朗多尔夫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好吃的:西红柿炒鸡蛋、蘑菇炖小鸡、红烧排骨……朗多尔夫大口大口的吃着,恨不得一下把这么多好吃的全吞下……第二天清晨,朗多尔夫要去上学了,它要去滨城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去上学了!爸爸把它送到学校,它走进校园,遇到了他的好朋友肖一赫,肖一赫热情的跟他打招呼,“嘿,瑞夏德早上好”。此时朗多尔夫才想起自己现在不是朗多尔夫而是金发小男孩瑞夏德。“嗨,早上好……”此时它才意识到眼前这个跟我打招呼的家伙是谁?和我一个班?奥,教室在哪儿?就跟着这个家伙走吧。他跟着肖一赫来到了三年级四班的教室,“我该坐哪儿呢?”它就那样傻愣愣的站着。“喂,你怎么了瑞夏德,怎么不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肖一赫觉得今天的瑞夏德好奇怪……

(三)话剧演出

“阅读是一种游戏”的追求在这一领域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活动的设计力力争最大程度激活学生内在的探究欲、表现欲,使得活动的过程成为快乐的享受,使得培养阅读兴趣的真正目的得以逐步实现。也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设计台词,利用课余时间排练。

在整个话剧排练演出中孩子们一直是积极地亢奋的。

扮演大树的朱炎芮这样写道:

我特别喜欢我们班的童话剧。我曾经因为没能演乌鸦而感到有些遗憾,但是我现在不这样想了,我是一棵漂亮的大树,小乌鸦们集聚在我的身旁。我觉得无比荣耀!。我班的同学演得真好,如果我演他们的角色,我能演得那么好吗?

朱炎芮妈妈的感受:

专门请了半天假到孩子的班里观看孩子的演出,演出好精彩,我看得心情非常激动,也受益匪浅。有这么多孩子的参与,场面非常大,那么多的台词,孩子们记得都很清楚,没有出现卡壳的现象。大家配合也很默契,童话剧里面还穿插音乐,高潮迭起,真是一个不错的节目!

看见了这么精彩的演出,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梅老师和孩子们辛勤排练的场面,他们是如何做得这么好的?梅老师的策划、指导、排练、准备服装和道具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里面包含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虽然我的孩子只是演了一棵大树,但是她却收获了不少东西。他懂得了表演,懂得了和别人的配合,懂得了认真做事…最重要的她获得了快乐。

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家长更应积极配合。谢谢梅老师,您给了孩子和家长最珍贵的礼物!

学生周子轩的感受:

在童话剧中,作为鸦中的人、人中的鸦、人鸦不断变换视角、观察世界,在经历无数次的冒险之后,瑞夏德终于又变回小男孩,走向了自我的道路,从此,他懂得了自己的责任。从此相信自己、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其中我最喜欢罗高和瑞夏德,罗高是大头领,每次乌鸦觅食,罗高身先士卒,确定是否安全才让乌鸦出来。他负责任,保护鸦群的安全,是一只很有责任心的乌鸦。我要向罗高学习,我也要向瑞夏德学习,像他一样勇敢、助人为乐。

总之,阅读整本书的作业设计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在阅读过程中给予合理的引导,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自己的过程、获得自己。激励学生为了人生境界的提升,为了生命的完美而进行阅读。

论文作者:梅岩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整本书阅读课型作业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梅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