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郑梦祺

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郑梦祺

呼伦贝尔技师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215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发生了新的改变,汽车数量不断增长,不仅给汽车生产行业带来了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且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汽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各部件的性能逐渐下降,极易造成故障的发生,影响民众的正常出行,汽车维修行业便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的。但是,现阶段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进程中,仍面临人才缺失问题,这就要求各高校加强对汽车修理人才的培养,为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各高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理解,不断深化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全面提升汽修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学徒制;汽修专业;探索;实践

一、现代学徒制的出现为汽修专业带来的改变

(一)创新了传统的培养模式

现阶段,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由各高校完成。而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汽修专业传统的培养模式仍以理论课程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汽车维修知识的理解,但是学生对汽修知识的认知仍停留在理论上,无法将自身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1]。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引进,深化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各高校教师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理解,深入分析自身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优化改良,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汽修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的出现,推动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深化应用,丰富了各高校汽修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可以改变较为枯燥的学习氛围,提升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汽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其次,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可以邀请企业中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员工为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提升学生对社会中最新汽修知识的了解,进而加快学生对汽修行业的适应速度;最后,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实现了校企之间的共赢

在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和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学校负责人才的培养,而企业负责为人才提供就业岗位,这种分离的合作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二者的运行效率,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现代学徒制的出现,可以加深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学校与企业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共同考虑汽修人才的培养与就业问题。学校与企业应认识到二者利益的共同点,利用现代学徒制实现二者利益的共赢。首先,学校通过与企业的交流,扩大自身的教学资源,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提升在校学生的就业率;其次,企业通过与学校的交流,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企业的人才招聘工作提供正确方向的指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实践应用

(一)优化教学课程体系

为保证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贯彻落实,各高校应对自身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优化[2]。首先,各高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了解,深入分析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需求,为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提供正确方向的指引;其次,各高校应合理的分配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训课程,在不影响汽修知识教学效率的同时,同步开展实训课程,将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地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最后,各高校应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充足的时间,从而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就业几率。

(二)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保障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高效执行的基础,各高校应加强与汽修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汽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各高校应深入分析当地的汽车维修市场,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选择其中信誉较好的汽修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各高校应派遣专人对汽修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对于企业的岗位需求与发展状况取得一定的认知后,再向企业高层领导提出合作意向;然后,高校应邀请企业工作人员入校参观,向企业表现自身的教学实力,从而获取企业更大的支持力度;最后,高校应与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对于高校和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的划分。

(三)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为保障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有效施行,各高校应加快对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首先,各高校应邀请汽修行业退休工人,进入各高校汽修专业师资队伍,为各高校汽修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展提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支持,为学生实训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正确解决方案的指引;其次,各高校应鼓励教师队伍进入企业参观学习,提升教师对汽车维修工作的真实认知,从而提升教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引导教师正确的开展教学工作;最后,各高校应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升汽修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升汽修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四)制定合理考评制度

为检测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效果,加快现代学徒制与汽修专业的融合速度,各高校应制定合理的考评制度[3]。首先,各高校应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水平纳入学生考评体系中,从而提升考评结果的全面性、真实性;其次,各高校应组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成立考核小组。同时,学生考评工作的开展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降低人为因素对考评结果的影响;最后,各高校应针对学生不同的考核成绩,给予不同的奖励,激发学生的攀比心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维修行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各高校管理人员应认识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发展状况的束缚,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引进,实现对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同时,高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为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的贯彻落实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共赢,共同推动汽车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国锋.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与企业, 2015(22):59-60.

[2]查晟东.现代学徒制本土化探索与实践——以汽修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 2017(29).

[3]涂杰.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

论文作者:郑梦祺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郑梦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