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人才流失与回归--从阿特巴赫的“中心边缘”理论谈起_人才流失论文

当代中国的人才流失与回归——从阿特巴赫的“中心—边缘”论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赫论文,当代中国论文,阿特论文,边缘论文,人才流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才的国际流动早在中世纪大学就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天的人才交流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世界各国都积极投身于留学事业的建设。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中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由知识引起的人才迁移

高等教育作为国际文化沟通的桥梁,亦难抽身于纷繁的世界知识系统,任何国家的学术发展都融入了国际知识网络之中。然而各国在国际知识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阿特巴赫认为,大学的历史传统是西方的,没有任何第三世界国家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的西方模式,即便是拥有悠远历史的中国和印度也不例外。其二,国际高等教育交流的通用语言是西方语言,这就使得许多第三世界的成果很难进入国际流通领域。知识的交流途径也掌握在工业化国家的手中,据统计,全世界有62%的社会科学方面的杂志是在美国、英国和法国出版的,权威的自然科学杂志也主要在西方国家出版。(注: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7).)加之每年有大量来自第三世界的学生在工业化国家留学并一去不返,第三世界大学的现代化发展步履维艰。它们往往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拥有极少量的原创性成果,在学术上成为发达地区大学的追随者。相反的,一些发达地区的研究性大学则装备精良,它们培养出众多的尖端人才,成为创造知识的殿堂。阿特巴赫曾将这两类大学形象地比喻为边缘大学和中心大学。第三世界的大学在全球范围内毫无例外都是边缘大学,它们不仅承袭西方的传统,并且仍以西方模式作为自身发展的蓝本,对未来的规划也为西方马首是瞻,但是中心大学几乎无一例外的位于中心国家,这些国家人均收入高、技术发展水平高、学术传统深厚,并且拥有知识生活的所有基础设施。(注: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7).)在美国,排名前10位的大学每年都能获得超过3亿美元的科研资助,这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学难以企及的。

诚然,不是所有发达地区的大学都是中心大学,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在本国乃至本区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术机构,他们被称为“边缘的中心”,并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是资源的匮乏使这些大学很难成为国际中心地位,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仍将处于世界知识系统的边缘。阿特巴赫在《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一书中以书籍出版、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等大量的数据材料为这一事实提供了佐证。

所以,将世界知识系统作“边缘——中心”之分,并不是为了否定第三世界国家学术发展的重要性,而是业已建立的国际学术规则和国家经济实力决定了边缘大学确实无法在科学发展的尖端领域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从而无法创造出更多出色的学术成果。所以,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趋近中心,都努力向西方模式靠拢,并输出大量的人才向西方学习,希望留学归国的人员能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回本土,帮助国家提高学术发展的水平,而海外优越的学习环境也吸引着许多优秀人才(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和访问学者)去实践他们个人的抱负和理想。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在二战后的留学浪潮中独树一帜,20世纪后半叶两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更加坚定了其它发展中国家“师夷长技”的决心,但是随之而来的人才流失问题却让很多国家猝不及防。

二、中国人才的流失与回归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02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共招收研究生20.26万人,在学研究生50.10万人。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研究生培养单位728个(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年教育统计报告。)。中国还拥有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科学群体,以及为数众多的科学杂志。很多学科的研究都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亚洲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但是,中国在获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和科学产品方面,包括最先进的实验室设备、最先进的计算机都需要依赖进口,这些使中国成为边缘国家的因素,将继续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的发展。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国家除了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扶持高等教育外,还积极派遣人员出国,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国家“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为更多人出国深造创造了宽松的氛围。

(一)中国留学人员现状分析

1.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自1978年至2003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17.28万人,目前仍在外的52.74万留学人员中,共有35.66万人仍在国外进行学习、合作研究、学术访问等。(注:数据来源:国家留学网.http://www.cec.edu.cn。)1994年至2001年的统计数据中显示,出国留学人员逐年增长,其中2001年的增长幅度最大,为115.5%,而回国的人数虽然也有增长,但幅度较小。即便考虑到留学周期对数据的影响,仍有大量留学人员滞留不归,国家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表一 1994-2001年出国与回国人员人数比较(单位:人)(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8-2002年),“国际与港、澳、台交流”部分总汇而成。)

年份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1年

出国人数 241520900

17622

38989

83973

回国人数 450 657073799121

12243

在出国人员中,留学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人数最多。199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7643人,其中派往欧洲和美国的有6903人,占所有留学人员的90.32%(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8-2002年),“国际与港、澳、台交流”部分总汇而成。)。1995年,约有40000名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而有相当多的中国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没有归国。(注: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图一 出国与回国人员数据图

2.回国人员公私有别

1986年,国家出台《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规定指出:“按国家统一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统一选拔、派出、执行统一经费开支规定的出国留学人员,为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简称‘国家公派’):按部门、地方、单位经费开支规定的出国留学人员,为部门、地方、单位的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简称‘单位公派’)。”(注:留学咨询年鉴.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出国人员经费自筹称为自费留学。从1998年至2001年四年间,由国家公派的出国人员共11,603人,回国人员9506人,回国率为81.19%,同期单位公派的回国率为66.10%,而自费留学的回国率仅为12.15%。(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8-2002年),“国际与港、澳、台交流”部分总汇而成。)

公派留学人员回国率较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吸引人才回国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科研实力的加强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留学人员都愿意回国创业,报效祖国。其二是因为近年来国家已经注意到我国人才流失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另一方面,对公派出国人员进行一些政策性的限制。例如1996年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做好国家公费留学改革后派出人员国外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其选派的留学人员需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1997年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处理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留学人员违约行为的办法”,对逾期不归者索赔经济损失。

3.人才流失影响消极

通过发展经济和改善管理,我国已有许多人才陆续回国报效祖国,但是归国人员人数的增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才流失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出国留学人员中,自费留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例如2001年为90.58%),而自费留学人员的回国率与公派回国率相去甚远。

有人认为:人才流失大不过是“人才外储”、“借鸡生蛋”,只要国家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外流的人才自然会回归。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也有失偏颇。国家繁荣固然能够吸引人才,但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切不可本末倒置。正如陈昌贵教授所言,人才流失的消极影响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剧了我国高级人才的青黄不接;二是造成了我国有限的教育投资的部分外流;三是……使我国的国际形象蒙受一些伤害,在国内形成了一些非正常的社会心理冲击。”(注:陈昌贵.国际交流——高等教育的第四职能.高等教育研究.1998.(5).)迈入知识经济的新阶段,没有优秀人力的支持和帮助,国家就无法完成经济模式的各种转型,也就无法实现经济腾飞和民族振兴。所以,采取多种形式遏止人才外流,拓宽渠道吸引人才回归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4.多形式吸引人才,多方式国际合作

为充分开发海外留学人才资源,鼓励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祖国服务,国家有关部门于2001年5月14日公布了《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注:中国留学网.http://www.studyoverseas.cn/matterpages/returnec4.jsp.)

《意见》中的各种形式都不局限在单纯地提高留学人员的回国数量,而是采取“开放式”的态度为留学人员提供服务社会的机会。科研合作、智力投资、学术联谊都促进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从而为我国吸收先进科学成果和人力资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例如,2001年“春晖计划海外学人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的立项工作已经完成,已有18人利用学术休假回国开展合作研究,为创建一流大学和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同年在由教育部、人事部和广州市政府举办的第四届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中,近2000名海外留学人员携科技成果和项目参加交流,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些举措都证明我国海外人才回归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回归人才的双重身份

海外留学人员的归国创业和国际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联系世界文化中心和边缘的桥梁。

1.推进由“边缘”至“中心”的迁移

科技文化的实力差距是造成知识系统边缘和中心的重要原因,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留学人员在中心国家的学习和工作,帮助他们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他们能够接触大量的国际权威刊物、图书和实验设备。进行在国内无法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可能由此建立自己在学术领域的国际地位。人才的回归,使得这些留学者不仅成为国人看世界的窗口,更为国家带来巨大的智慧和财富。他们不但能够帮助国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交流途径,还能利用自身的国际影响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籍此提高我国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懂得本土文化和社会风俗,熟悉本国语言,对中国的文化有认同感,这就有利于他们重新诠释本国的历史和传统,为中国文化由“边缘”至“中心”的迁移开辟道路。

三、助长“文化殖民主义”的扩张

与此同时,海外留学人员深受工业化国家观念、行为的影响,成为中心和边缘的接触点,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可能也是使中国继续成为边缘国家的因素。教育与文化总是休戚相关,相辅相成。教育塑造文化,文化也影响着教育,影响着受教育的人。留学海外的中国人在求学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接收国的学术模式、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社会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回国的学生和学者常常会因为自己出众的才华和外国学位的声望而前途光明,不断在科学、教育、商业和政治等社会各领域获得领导地位。他们的价值和文化取向有深刻的异族烙印,而他们显赫的社会地位又会将这些取向传递给社会的其他人,引起模仿和效法,从而导致外来文化的扩张和本土文化的萎缩。此外,归国人员从事科学和学术研究的方向常会受到留学经历的影响,而这些研究可能并不适合中国的现实需求。这种由国外训练带来的“非预期性”影响虽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但却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不能因为过于保护本土文化而“因食废噎”,阻碍人才交流的进程,但也要在教育国际化中保持适当的文化独立性原则,防止文化的生态破坏。

四、结论

世界知识系统的“中心——边缘”现象不是成于一时,也很难改变于朝夕。只要国家间存在经济和科技实力的悬殊差异,就可能出现人才的外流现象。通过相关的政策和行政措施,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才的流失,但是过多地干预国际间的人才流动,不仅会使国家的声誉蒙受损失,也会造成留学人才的逆反心理。需要指出的是,“高等教育机构拥有利用国际化来填补‘知识空白’和丰富各国人民之间和各种文化之间对话的很大优势”。(注: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技出版社.1996.(127).)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不可能将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才竞争拒之门外,因而开放人才交流市场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事实上,我国学者在研究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问题时发现,出国留学是一项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双赢的事业,投入产出比相当可观。(注:这部分的研究详见陈学飞等著.留学教育成本与收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派留学效益研究.教育科技出版社.2003.)所以,我们只能选择积极面对留学而造成的负面冲击,绝不是限制留学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一个民族拥有区别与其他民族的不同文化,这种文化是由历史的积淀和人民的自觉选择形成的,它是拥有灵魂和精神原则的。“西方文化不是所有民族文化的标准答案,而祈望以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放弃自己的民族尊严来换取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文化体系’资格的民族,最终也无法真正走向现代化。”(注:雷晓芸.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与大学的文化使命.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有理性选择的借鉴,一切的出发点都要切合中国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不能一味的好高骛远、随波逐流。而作为精英人才的海外学子更需要将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相融合,以中国人的身份走向世界,以世界人的视野担负起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

标签:;  ;  ;  ;  ;  ;  ;  

当代中国的人才流失与回归--从阿特巴赫的“中心边缘”理论谈起_人才流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