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活动距离的测试与分析_足球论文

我国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活动距离的测试与分析_足球论文

对我国青年女足运动员在比赛中活动距离的测试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足论文,运动员论文,距离论文,青年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足球愈来愈强调快速攻防转换,运动员的职责范围在扩大,比赛的速度在加快,双方在不同场区的争抢对抗在加剧,这些对运动员的体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能作为足球比赛水平的一个重要部分,受到国际足坛的普遍关注。

一场足球比赛,

队员奔跑距离男足最高达14000米,一般达10000米左右,快速冲刺跑的距离也达到2500 米。 在1990年世界杯上得出的结果是:冲刺9.4%,快跑16.1%。慢跑40.2 %,走动33.7%。

资料对我国成年女足运动员的体能有过报道,但对我国青年女足运动员的体能研究却比较少见。特别是对青年女足运动员在比赛中奔跑能力的研究尚未见过。本人参加了1997年春全国青年女足运动员在广东英德的冬训,对“英德杯”的25场比赛的活动距离进行了测试,了解到青年女足运动员在比赛中奔跑能力水平及体能变化的一些情况,经整理、统计、分析如下,希望能为今后教练员的训练提供一点有益的信息。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参加1996至1997年度全国青年女足在广东英德冬训的10支队伍。她们是八一、北京、上海、山东、广东、四川、河南、河北、广州队和深圳队,共有202名队员,平均年龄为16.8岁。

二、研究方法

1.调查访问法

调查访问有关教练员,请他们介绍本队体能情况,推荐一名代表本队中等体能水平的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并了解该运动员的赛前状态、赛后反应及疲劳程度,作为数据分析时的参考。

2.目测法

按目测的方法及要求,在临场详细记录运动员的冲刺、快跑、慢跑和走动距离。项目划分标准为:冲刺跑是指用100%的力量跑,用80 %的力量跑为快跑,而快跑与走动之间的跑为慢跑。

3.数理统计法

对临场记录进行统计、计算,将计算得出的各项目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参加1997年“英德杯”邀请赛的全国青年女足队伍有10支,比赛一共进行了25场。在25场比赛中,运动员全场跑动距离最低为3410米,最高达到5425米,平均距离为4220米,其中,冲刺跑占5.3%,快跑占 14.5%,慢跑占43.2%,走动占37.0%。

在每次跑动的距离上,5至10米的跑动最多,占总体跑动中的 71.4%,30米以内的跑动占总体跑的26.7%,50米以内的占1.9%。 计算得出的各项目平均值列表如下。

10支球队25场比赛各项目平均数的分布表

比赛时间冲刺%快跑% 慢跑%

上半时40'128M 6.3%

352M 17.4%863M 42.5%

下半时40' 97M 4.4%

262M 11.9%958M 43.7%

全场80' 225M 5.3%

615M 14.5%

1821M 43.2%

比赛时间 走动% 合计

上半时40' 685M

33.5% 2028M

下半时40' 874M

39.9% 2192M

全场80' 1559M

37.0% 4220M

〔注:青年女足比赛时间为80分钟,上下半时各为4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从表上数据显示,上半时冲刺跑占6.3%,下半时占4.4%;在快跑方面,上半时的快跑占17.4%,下半时快跑占11.9%。这一结果表明,上半时的冲刺、快跑都明显优于下半时。说明上半时比赛对抗性强,攻防转换快,争夺激烈,队员的体力充沛。而下半时的冲刺跑为4.4%, 比上半时有明显减少。尤其是快跑,减少的幅度较大,其比例为:11.9%与17.4%。然而,足球运动是一项以极限强度进行的短时间快速冲刺跑和反复跑的运动,比赛需要运动员必须具备有全场快速冲刺和反复奔跑的能力。因此,我国青年女足运动员,在比赛中持续快速冲刺跑和反复跑的训练亟待加强。

从表上还可以看出,下半时慢跑明显多于上半时,特别是走动,超出上半时的6.4%。这说明运动员体力在下半时有明显下降。 运动员体力下降是整体机能疲劳所致,身体机能疲劳会使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下降,技术水平降低,注意力分散,防守盯人不紧,盲目出击抢断,并出现判断错误等等。足球比赛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认为是“做决策的比赛,是快速地将简单事情做好的比赛”,很明显,疲劳必然使运动员的分析能力、思维速度下降,从而导致失败。所以说,足球比赛的任何技能若没有体力的支撑,就不可能成为攻防的有效武器。

据统计,约有28%的入球是在比赛的最后15分钟内攻进的,更有19%的入球是在比赛的最后5分钟内攻进的, 这类数字表明体能的重要性。因为有效的攻守战术需要体能来保证,否则就无法实施有效的“堵截抢断”,也不可能构成不喘息的进攻。足球比赛有句简单的名言就是“跑动出战术”,若没有充沛的体能就无法在比赛中有效地组织进攻与防守,并且越接近比赛的尾声就越是如此,体能在这一阶段甚至成为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

中国女足尽管在1996年奥运会上获得银牌,但足球水平还存在不足之处,正如国家女足队马元安主教练所说:“我们全场的奔跑能力与世界女足强队仍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与青年时期对体能训练认识不足,训练不够有关”。以上对“英德杯”的25场比赛中活动距离的统计数据也充分说明了马元安主教练的分析十分准确。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青年女足体能的现状。这一问题,应引起女足界的高度重视,要抓紧运动员有效的青年时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训练,使体能、技术和战术意识水平协调发展,并使体能成为良好技术、战术的有力支撑。

四、小结

1.目前我国青年女足运动员全场活动总距离为4220米,其中冲刺跑占5.3%,快跑占14.5%,慢跑占43.2%,走动占37.0%。

2. 全场比赛,上半时的冲刺、快跑、慢跑及走动明显优于下半时。下半时冲刺和快跑明显减少,慢跑与走动却有较大增加,表明运动员体力明显下降,不能维持全场快速激烈比赛的需要。

标签:;  ;  

我国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活动距离的测试与分析_足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