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外贸行业上市公司的现状、发展战略分析——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与风险同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上市公司论文,机遇论文,现状论文,外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7外贸形势简析
1997 年是我国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二年。 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规划,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1997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1997年对外贸易要着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做到进出口基本平衡,以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第一次位居世界贸易的第10位,全年进出口总额32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达1827亿美元,增长20.9%;进口总额1424亿美元,增长2.5%; 贸易顺差403亿美元,是“八五”以来的最高年峰值。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上年增长11.3%。我国的外贸出口总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99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1997 年是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一年。1993年—1997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14.5%,1997年的贸易额是1992年的2倍。其中出口增长更为迅速,从1992年—1997年出口年均增长16.6%,1997年出口额是1992年的近2.2倍。
2、进出口贸易方式有所变化。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呈同步增长。 1997年加工贸易额达1698.1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52.2%,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方式。此外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边境小额贸易。寄售代销贸易也有大幅增长,其中出口寄售代销增速下降,说明我国商品仍然不适应国外消费者,相反的是随着我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寄售贸易却比上年有较大的增幅。在外汇短缺时常用的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方式正在逐渐被现汇贸易方式所取代。
3、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1997 年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从1992年到1997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速达18.5%,199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的86.9%。但是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中,尽管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有所增加,然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加快了我国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了产业升级,此外进口商品还包括一些国内相对短缺的中间产品、矿产原料以及必需的消费品。
4、 国有企业出口占据主导地位,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强劲增长。 1997年国有企业在外贸出口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成为当前外贸出口的主要增长点。随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不断进驻中国以及其生产量的急剧增加,外商企业的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92年的26.4%上升到1997年的46.9%,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作用显著增强。
5、对外贸易市场进一步多元化。 受东南亚特别是日本和韩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对亚洲出口的增长速度仅仅为4.2%, 但对欧美及其他地区出口增长加快,尤其是对拉美、非洲、欧洲以及大洋州的出口都有很高的增长率。 全年对拉美和非洲的进出口贸易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4.5%和40.6%,增幅比全部进出口总额高12.4%和28.5%。
问题、机遇和挑战
1998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三年,国家规划到2000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400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各为2000亿美元。可以说实现这个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克服不利因素以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国有外贸公司经济效益的大幅下滑是由于宏观经济急剧变化造成的,但实际上我们不能排除企业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1、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 我国外贸经营体制改革走的是行政性分权的道路。在80年代外贸经营权下放后,外贸专业总公司与地方分公司机构脱钩,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外贸公司数量急剧增加。然而由于改革的不彻底,仍然存在行业垄断、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等问题,造成的结果是分散、无序的竞争。
2、由于外贸企业属于国有企业, 国家对外贸企业承担着无限财产责任,外贸企业实际上只负盈不负亏,激励机制的缺乏是企业普遍亏损的原因之一。
3、外贸公司经营方式单一。虽然实业化、 科工贸一体化等提倡了多年,但是由于外贸公司负债率高,自有资金少,人员结构失调,人才外流严重,再加上一些行业政策限制和观念跟不上形势,大部分外贸企业目前仍然以收购式的经营方式为主。
4、 外贸国有资产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条条块块的配置格局,各地方外贸公司分属不同的上级机关管辖,即使经营不好也不会被淘汰出局。同时由于外贸公司拥有很大程度的垄断权,在这种情况公司之间尽管竞争激烈,但是这种竞争是在垄断保护下的非市场经济的竞争,因此并不能产生优胜劣汰、资源合理配置的结果。
不利于外贸发展的因素除了企业内部因素外还包括下列因素。
1、缺乏与外贸公司改革相配套的措施。 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建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改革明显脱节,企业无法按照公司法的规范重塑法人治理结构。此外,在外贸体制改革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实行破产、兼并等国有资产重组行为难以进行。
2、由于国内产业结构落后、大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 因此出口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出口商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3、外贸行业缺乏自律,经营秩序混乱,低价竞销、 削价竞标现象普遍存在。
4、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今年的出口面临压力。 首先作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日本、韩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萧条,使其进口能力下降,市场需求缩小,造成我国向这些国家的出口不利。此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出口产品结构类似,均以纤维制品、机械、电器为主要出口产品,出口的目标市场也大多集中于日本、美国、英国、 德国及东盟国家。 这些国家以40%和更大幅度的贬值会使发达国家的进口商从中国转向这些国家。
5、从整个国际环境看, 东南亚金融危机将使今年的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慢,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也将减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设置的种种针对性的非关税壁垒限制了我国的外贸出口。
面临的机遇
1、从政府方面看, 今年国家将以经济手段和一些国际通行的做法大力支持出口,通过增加和保障对出口的信贷资金、完善和改进退税机制,加快退税速度来促进我国出口的发展。
2、从1997年10月1日开始,我国再一次大幅降低关税水平,同时我国人民币汇率在一定时期内不贬值,进口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刺激,有利于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一些优势产品的生产能力。
3、我国是加工贸易大国, 而近年来世界市场的原材料价格以及中间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这有利于降低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生产成本,推动加工贸易的发展。
4、由于周边国家经济下滑、需求减少, 对我国的进口需求降低以及国内需求不足,造成国内进口需求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外贸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将加速改革步伐,积极进行资产重组。
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外贸企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由于受行业特点的影响,经过最初的规模扩张后,其原有的政策性、垄断性优势反而成为一种扩张的阻力。在旧体制的保护下,外贸行业普遍存在着吃国家的大锅饭、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单一,经营业绩差的现象。同时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外贸经营权的下放,外贸行业的垄断权开始逐步地瓦解,既有的优势开始逐渐丧失。外贸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改革势在必行。外贸行业中的上市公司,比较充分地发挥了资金优势、政策优势,经过资产重组和改变经营战略,许多公司已经从原来的单一经营方式转向了多元化、集团化、实业化的经营方式。
综合国内外的经验,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外贸企业应选择的发展战略是:
1、加快改革步伐,进行资产重组,走集团化、实业化、多元化、 国际化之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行多元化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盲目投身自己所不熟悉的行业,风险将随之加大。
外贸企业在进行战略性改组时所采取的模式包括建立企业集团、综合商社、综合性国际集团公司。企业集团模式以日本六大企业集团为代表,由核心企业、子公司、关联公司、协作公司组成法人联合体;综合商社以日本的九大商社为代表,经营活动以贸易为主;综合性国际集团公司以韩国的大宇、三星集团为代表,是拥有多个主业的综合性企业。目前我国外经贸系统中有外贸企业集团近100个,其中化工、五矿、 技术、纺织、工艺、粮油、外运七个总公司已经列入国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名单。一些外贸行业上市公司抓住机遇,通过资产重组大大提高了竞争力。中大股份投资稀土镍氢电池、公路建设,参股非银行金融机构,初步形成了外贸内贸、工业、贸易集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兰生股份通过增资箱包厂、毛绒厂和投资制鞋厂实现了工贸结合;江苏工艺新建、扩建出口基地,参股生产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芳樟醇的企业;九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综合商社之后积极拓展经营范围,兼并了11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控股厦门农行信托投资公司,形成了以贸易为龙头、实业为基础、金融为纽带的综合性商社的雏形,这将使公司成为福建省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辽宁成大实行实业化、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经营战略,根据需要投资控股了辽宁成大实业有限公司、大连万富大厦。向上游产业、相关领域的扩展不仅降低了公司的主业风险,而且也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辽宁成大已经由上市前经营单一的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外贸主业突出、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当然外贸上市公司参与别的行业也会有风险,辽宁成大并购大连万富大厦的项目,就没有给公司带来预期的收益。
2、 外贸上市公司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母公司已有的优势。我国外贸上市公司多是以大型外贸集团公司为依托,因此,在进行资产重组时,母公司往往会将优质资产注入到股份公司。辽宁成大购入的大连万富大厦就是原来由辽宁成大集团所投资的;五矿发展收购中国五矿所拥有的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的股权以及“矿虹轮”,不仅将为公司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改变了公司单一的进出口贸易的经营格局,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上市外贸公司应积极拓宽进出口市场, 实现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有利于增强公司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1997年,辽宁成大业务市场的绝大部分分布在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有较高的抵抗能力。
4、 外贸上市公司还要争取利用国家对外贸企业所专有的优惠政策,扩张实力。
5、外贸上市公司应该增加产品中的高科技含量, 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上市公司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受市场影响大。川长江仅对俄罗斯出口猪肉一项就损失1.5亿元。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于市场在欧美拥有配额的上市公司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大多数的、东南亚业务比重较高的外贸企业来说,其造成的影响不容轻视。许多上市公司利用自身资金、机制、政策优势,纷纷投资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如厦门国贸,其对生物工程的涉足将成为公司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在深沪两地外贸类上市公司共有11家。其中经营针织品进出口的有辽宁成大、浙江东方两家;经营纺织品进出口的有中大股份一家;经营矿产品进出口的有五矿发展一家;经营轻工产品进出口的有兰生股份一家;经营工艺品进出口的有江苏工艺一家;经营技术进出口的有中技贸易一家;综合类的包括厦门国贸、九州股份、川长江、西藏金珠四家。
从年报看,外贸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较优。从收益水平上看,外贸行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较高,大部分都在0.4元以上, 平均业绩水平高于上市公司总体0.24元的业绩水平。辽宁成大每股收益达到0.91元。业绩较差的九州股份也有每股0.185元的业绩。 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外贸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上市公司的总体平均水平。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最突出的是中大股份和厦门国贸,同比增长也只能分别达到46.6%和32.85%;下降最多的是川长江,同比下滑60.45%。从净利润来看,同比增长率除了辽宁成大为67.53%外, 其余普遍都比较低。从每股净资产来看,外贸行业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普遍比较高,基本上都在上市公司总体平均水平2.47元以上,其中浙江东方以每股净资产5.485元名列上市公司第一名。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 外贸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0.13%的总体平均水平, 厦门国贸和辽宁成大分别为21.53%和21.14%,居外贸行业上市公司的前列。
从股本扩张能力看,外贸行业公司上市之初股本规模基本上都很小,业绩优良、公积金丰厚使得大部分外贸公司在上市的两年之内进行了大比例的配送。其中五矿发展、浙江东方、江苏工艺、中大、辽宁成大、兰生股份在扩股后每股收益依然保持增长,川长江、中技贸易、西藏金珠每股收益略有稀释,九州股份和厦门国贸稀释较大。在大部分上市公司经过大比例的配送过后,今年的分配预案中有4家不分红, 派现金的两家。去年没有配送的川长江今年配送比例较高,中大股份配送比例最高。今年外贸上市公司降低配送的原因大致如下:前几年已经经过了高配送;规模扩张速度受制于收益的增加,而今年企业效益将受到一定程度的考验;可以投资的项目资金比较充裕,无须增加太多资金投入;企业不愿意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冒风险扩大规模。不但外贸企业配送比例降低,上市公司整体配送比前几年都有所下降。预计外贸公司1998年的平均配送比例将依然保持1997年的水平上,而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从财务状况看,大部分公司主营业绩鲜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处于合理水平。辽宁成大的财务指标在外贸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贷周转率明显好于其他公司。由于行业特有的原因,一般来说外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质地较好的厦门国贸资产负债率为69.1%,期末应收帐款比期初增加55%。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公司如西藏金珠,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占应收帐款总额的33%。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应该降低负债比率,加强回款,增加资金的流动性。
通过上述分析,总的来说外贸上市公司不会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而出现效益大滑坡的现象。当然不排除个别公司业绩的变坏。优良的业绩、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政策性的垄断利润依旧会使外贸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在总体上处于稳定的上升通道之中。
外贸行业上市公司九七年报摘要一览表
证券名称证券代码
总股本
流通股
主营收入增长率
(万股)
(万股)
(万元)
%
川长江
0586 138003600 32666
-60.45
九州股份 0653 259846496 136532
-19.4
中色建设 0758 224009600 3146639.04
中技贸易 600056120003000 195692 -13.97
五矿发展 600058300007500 217430 -21.30
浙江东方 6001205000 1250 1377385.56
江苏工艺 600128116493500 107568
17.95
中大股份 600704171441200 22579546.6
辽宁成大 6007398060 2015 1096947.54
厦门国贸 600755174724480 322021
32.85
西藏金珠 6007738412 2436 8887-42.78
兰生股份 600826280437209 163664
0.32
证券名称 证券代码 主营利润 增长率 净利润 增长率 投资收益
(万元) % (万元)
% (万元)
川长江 0586 2371 -31.44
2787
-29.45
488
九州股份
0653 5404 -0.8 4814
-7.46648
中色建设
0758 7039 -4.519265
中技贸易
6000563944 36.896185
31.882662
五矿发展
6000581685522.1215938 38.02801
浙江东方
6001204212 11.344261
71.06213
江苏工艺
6001284669 0.96 65246.95652
中大股份
6007044983 24.8 7154
44.152157
辽宁成大
6007397263 60.557331
67.53940
厦门国贸
6007556222 63.1410503 22.9 3809
西藏金珠
6007731521 -11.26
1827
7.66 200
兰生股份
6008269554 -5.7810272 32.262705
证券名称 证券代码 增长率 每股收益 每股净
每股资 净资产
%
(元)
资产(元) 本公积 收益率
川长江 0586 -13.78
0.2022.9651.033
6.81
九州股份
0653 145.46
0.1851.73 0.197
10.71
中色建设
0758
中技贸易
6000560.5153.2181.703
16.015
五矿发展
600058
16.430.5313.77 2.239
14.09
浙江东方
600120
309.60.8525.4852.9415.54
江苏工艺
600128
9.08 0.4103.49 1.675
11.89
中大股份
600704
181.60.42 3.98 1.946
10.47
辽宁成大
600739
1302.98 0.91 4.31 1.5121.14
厦门国贸
600755
-20.02
0.6012.79 0.7021.53
西藏金珠
600773
100 0.22 1.98 0.661
10.97
兰生股份
600826
111.99
0.3662.34 0.907
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