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发展中国经济的思考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邓小平关于发展中国经济的思考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论邓小平发展中国经济的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思路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怎样发展中国经济是邓小平同志长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对如何发展中国经济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对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论述,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思路。这些思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仅从几个主要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以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历史的座标系,捕捉中国经济发展之机遇

18世纪3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生产空前扩大,突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形成了新的市场格局,市场开始国际化;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通讯的革命,加快了商品的运输和信息传递,开拓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使各国的生产和交换具有了世界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本主义完成了从竞争向垄断的过渡,为了攫取垄断利润,垄断组织不仅要在国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且要为大量的“过剩资本”寻找投资场所。生产更加国际化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①“世界各国之间频繁而密切的贸易关系,使得涉及一国居民的每件事不可避免地也对其它所有国家发生影响。”②由于垄断组织在争夺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建立起国际垄断同盟,它们不但从经济上分割世界,而且从领土上把世界瓜分完毕,形成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于是,资本所到之处,冲击和破坏着一切孤立的闭关自守的旧经济形态,使它们无所不从属和就范于资本主义,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加上海洋航线的开辟,以及电报通讯的发展和美、亚、非三大洲的铁路建设,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国内市场汇集成世界市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经济逐步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导致各国经济最终结成一个世界经济整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囊括了五大洲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近48亿人口。

实践已经表明,在这个世界经济总体中,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将自己孤立于总体之外,在封闭的状态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其标志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的终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原来作为新的世界战争根源的美苏争霸已不复存在,使爆发战争的因素进一步减少,同时在客观上使军事的作用相对下降,经济的作用明显上升。各国从冷战及其后果中深切认识到,在当代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而主要是取决于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的状况。为此,一场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为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国民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竞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增强自身经济、科技实力,取得21世纪的主动权,不断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加入国际经济大潮流,从而大大加快了各国经济国际化进程。

邓小平作为无产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长期注视和研究着世界的发展和时代的特征,用他恢宏的视野和眼见卓识,把历史的眼光和现代化意识结合起来,对时代主题和新的世界形势作出科学的洞察和缜密的分析,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他说:“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③这一相对和平的环境为我们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和机遇,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我们面临着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遇,我们应该不顾一切地抓住这个好机遇,把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座标系上,从中捕捉发展中国,争当“世界公民”之机遇。邓小平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过去固守陈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错过了许多宝贵的时机,结果“耽误太多”,“很长时间处于停止的状态”。④他认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⑤他非常明确地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⑥从而提出了中国在80年代,90年代的三大任务:“第一件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件是实现我们国家的和平统一,具体讲就是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第三件是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中国发展起来。”他说:“这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条件。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⑦为此,邓小平把是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搞现代化建设,提高到党的政治路线上来认识。他多次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许多问题,不搞现代化解决不了。”⑧政治、文化、教育、国防等的发展都有赖于这个基础。正是在这个政治路线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十几年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在视察南方时又一再强调: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⑨他说:“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⑩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应在扎扎实实、讲究效益的基础上稳步协调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经济独辟西径,日新月异,成果辉煌,令世界瞩目。

二、以国情为出发点,探讨“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邓小平同志在探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过程中,一向认为,要使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有较大的发展,关键在于社会主义与中国特点的结合。“自50年代以来,我们党就开始进行这一艰巨探索,其间历经磨难,有成功的经验,有错误的教训,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这个重要阶段,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1)很清楚,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就是指中国的国情,只有掌握中国的国情,才能形成一整套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方针政策,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地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12)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3)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的实际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4)它所包括的含义是:第一,必须根据本国实际,不能对马克思主义作教条式的理解,即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为指导,又不能拘于马列精典著作中的个别结论;即要学习外国的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即要重视自己的经验,又要敢于突破,开拓创新。第二,必须从现有的条件出发,不能急于求成,社会主义是几代人的宏伟事业,在今后漫长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前所未遇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幻想在短期内出现什么奇迹。第三,要深刻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从这个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是我国整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认为,中国是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是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在全国人口中80%是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按人口计算人均耕地只有1.3亩。地下虽然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人均占有量却很低;中国曾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上百年的搜刮,极其贫穷落后。我们的社会主义又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中国在“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措施”时,(15)必须根据这个特点,从现有的条件出发。首先,根据我国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特点,确立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树立平衡发展的思想,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依靠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耗和劳动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其次,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革除原有经济体制中的种种弊端,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第三,根据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大国的特点,确定长期的对外开放的方针,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引进外国资金,搞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以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第四,根据我国的贫穷落后状况,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我们对于艰苦创业,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很快。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16)所以,我们搞四化,还要有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三、以发展生产力为主线,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在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时,始终抓住一条主线,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一贯的主张和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他之所以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最根本的是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系体和社会主义的含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认识。首先,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他多次讲道:“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如果不重视发展生产力,“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17)其次,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科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时,邓小平否定了传统观念即只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来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而忽略了发展生产力的片面性。邓小平认为,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使我们吃了一个大亏,在很长一个时间忽略了发展生产力,使本来就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经济更加远远地落在了近代工业文明后面。他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汲取了建国后前30年所经历的曲折的巨大代价,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18)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9)“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所以,他给社会主义的本质下了新的定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的概括包括两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邓小平明确而又深刻地告诉人们:“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20)但是解放和发展共产力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和条件。社会主义不是贫穷,社会主义也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和经济关系最本质的规定,它将社会主义和以往一切社会都区别开来。再次,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最主要标志。他说:“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扯牛也没有用。”(21)“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22)所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23)最后,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目前时期主要矛盾的需要。他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作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4)它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基于上述认识,邓小平同志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起点,为了发展生产力,他认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围绕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为了使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个基本原理出发,提出必须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搞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他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为了促进我国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他又提出对外开放的方针,积极推进对外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以便更好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实践中他坚持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并且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出,根据现代国际政治经济新情况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揭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科技和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他认为社会主义事业千头万结绪,影响全局的重要环节是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他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想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25)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能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现代化才能蓬蓬勃勃向前推进。

总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这条主线,系统阐述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方法、措施,并且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抓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制定“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总是由低到高不断向前发展的。但它不是脱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孤立存在的。因此,揭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确定符合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对我国经济迅速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纵观几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理想。新中国刚建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并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了有益的探索。建国几十年来,在这条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公认的。但是,由于在以往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行过程中,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指导思想上“左”的偏差,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急于求纯,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加上建国初期,又面临战争的威胁,这种险恶的环境决定了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经济建设,由此而形成了盲目的、冒进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战略。其结果不仅没有实现“十五年赶英超美”,反而由于重视数量轻视质量,重视速度轻视效益,经济发展大起大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造成了对生产力的极大浪费和破坏。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凭借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局势的深刻把握,对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科学总结,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26)他反复强调我国的国情特点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规定与制约。指出在中国现有国情条件下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既不能以追求高速度增长为目标,也不能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而只能是建立在长期艰苦创业的思想基础上,积极、稳健、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在80年代,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第二步,在90年代,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加强农业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使经济发展转轨,即由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轨道,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既是一个宏伟目标,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国家发展规划,是中国经济跨世纪的发展战略,一位外国评论家指出,中国提出70年的发展战略,这样长期的目标,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的综合国力将大大增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及其它事业都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将有显著提高,我国将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邓小平说,中国实现“三步走”的伟大战略目标意义重大,“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7)

五、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手段,加速中国经济发展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并以此为手段,加速中国经济发展,邓小平认为:

第一,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基本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计划体制。这种体制基本是从苏联照搬过来的并沿袭有战争年代供给制的一些做法,其特点是高度集中统一,以行政管理为主,过份依赖国家权力这种过份集中的计划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起过较好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逐步暴露出不少缺陷和弊端,造成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企业失去活力,平均主义严重,违背价值规律,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作用。因此,改革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就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多次阐述了改革现行体制的必要性、迫切性和改革的伟大意义。他指出:“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空气往往淹没一切。这不是哪一个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8)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1.改革的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3.改革的对象是旧体制,其根本目的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4.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衡量一切改革措施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5)、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6)、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立足国情,大胆实验,并吸收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

第二,对外开放是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全面阐述了对外开放的思想,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封闭状态。邓小平认为:“中国长期处于停止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9)因此,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契机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为了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1.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广泛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即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国家开放。一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可以交往,做生意,搞技术合作,技术改造,甚至合资经营;三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放,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可以互相借鉴。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同时还包括对内开放,主要是打破封建割剧,搞活流通,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开展经济技术协作等。目的是通过两个开放来利用、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2.对外开放的战略措施:一是建立经济特区。邓小平认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二是开放沿海城市,沿海地区,沿边地区,开放全国各省省会城市。3.对外开放的主要途径:一是扩大国际贸易,利用国际市场,引进技术设备,进口必要原材料,同时增加出创汇能力,让更多的技术和产品进入世界市场;二是广泛利用外资,扩大生产规模;三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科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经济实力;四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国际交往,加强国际合作。4.对外开放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对外开放不行,在对外开放中不坚持正确的方向也不行。讲开放必须保持国内安定和社会稳定,讲开放不要忽视国家机器的作用。他强调,在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它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和各种丑恶的东西。5.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是进入和利用国际市场体系的立足点。发展对外经济最终是增强本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邓小平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30)

第三、市场经济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强大推动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邓小平对发展中国经济所作的战略性考虑。长期以来,传统理论认为,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这种认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处在高度的计划体制之中,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他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他指出:“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31)针对多年来把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时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引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才逐渐摆脱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传统观念,形成新的认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这种认识不断深化。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主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特别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视察南方时发表了重要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3)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四大实现了认识上的巨大飞跃,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定。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根本性变革阶段。党的十四大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高度社会化、市场化和完整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它要求做到一切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一切经济活动以市场为中心,一切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本手段,一切企业以市场为依托而生存。通过供求、竞争、价格波动来调节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实践证明,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我们深信,沿着邓小平发展中国经济的思路走下去,中国将有能力迎接21世纪的挑战。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315页

(11)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⑥⑦⑧(12)(15)(16)(17)(21)(22)(24)(25)(28)(3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2、339-240、276、163、141、259、163、251、128、182、40、150、236页

③④⑤⑨⑩(13)(14)(18)(19)(20)(23)(26)(27)(29)(30)(31)(3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3、223、375、370、375、2-3、68、63、116、137、63、252、224、78、3、148、373页

标签:;  ;  ;  ;  ;  ;  ;  ;  ;  ;  ;  ;  ;  

邓小平关于发展中国经济的思考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