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公众期望研究论文

供给侧改革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公众期望研究论文

供给侧改革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公众期望研究

范博容

(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237)

摘 要: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日益高涨,人们愿意在体育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逐渐增多,如何更好满足公众的运动需求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而近几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为我国的体育服务提供了一个新动力,本文即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以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期望为研究对象,通过期望研究需求,以期为政府提供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为政府决策如何选择适合当代公众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公众期望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名词,其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更好地符合与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我国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新动力。体育作为增强国民体质和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其供给侧改革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内写到要放宽市场准入,不断地丰富我国体育服务的供给方式。这为在体育领域内进行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刘鹏曾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我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要在这一期间进一步推进供给的多元化和法制化。同时,《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发布对全民健身提出了新目标,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提出,我国对全民健身的理解、认识和定位逐渐从单纯的体育系统或行为转变为社会范畴,因此,目前推动它的方式也要通过体育融合各类社会要素共同发展。

手术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保证满意的麻醉状况下进行关腹,动作要轻柔,避免腹壁组织的撕裂;同时,要选择合适的缝合材料,达到彻底止血,再逐层细致缝合;做好患者切口的保护措施,预防切口感染发生。

在我国对于全民健身的理解越来越深入的同时,近年来的研究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激化了公众体育需求的增长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供给需要解决新时代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类别下的多元化需求。而我国目前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还无法满足公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因为公众是需求表达的主体也是直接利益相关者,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优化离不开公众的介入,只有准确地了解公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优化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1-4]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群众对于体育健身的要求日益增长,政府对于民众不同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视,开始着手于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与分类,在各个维度发展运动项目,以此来建立更加完整与多样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为满足新时代公众的期望,从公众需求角度出发来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已迫在眉睫。

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公众期望调查

根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特征,本文选取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场地、设施、指导、活动、信息、检测、反馈这7项,调查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期望,以期通过期望分析需求。

1.1 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场地的期望

综上所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应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公众的需求,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相关内容,为公众提供最适合的服务,就此,本文在供给侧改革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以下优化对策。

1.2 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的期望

公众认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指导员数量多、水平高都是超出预期的,而公众对于较专业的志愿者期望度大于有证书的职业指导员,这表明了公众虽然具有体育指导与防护的需要,但并不了解体育指导员,从而将期望寄托在离他们更近的较专业的志愿者身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目前我国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投放还不够。

1.3 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指导的期望

公众对于设施多样的符合期望率最高,而但设施形式单一时,符合期望率下降许多、不能接受率上升许多,说明了体育设施的多样性是人们所希望的,这可能是因为随着人们对运动的重视,对运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需要不同的设施来满足自己差异化的需求,维修方面,最符合人们期望的并不是高频率的维修,反而是偶尔的维修,这可能是因为公众认为对于设施,并不需要费时费力费财地不断维修,应该在其需要的时候再进行维修,这就要求了要加强对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对设施进行及时的检修。

1.4 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活动的期望

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活动,群众对于不同级别的活动的期望程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对于活动的数量而言,相对来看,现阶段,时刻可以参与的活动超出了人们的期望,每隔一段时间有机会参与体育活动更符合目前人们的期望,这可能是因为当代人们生活节奏较快,没有时刻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同时,无论活动形式如何,他们较希望能在自己有空闲的时间参与自己能参与的活动。

对于反馈机制,最接近人们期望的是以抽查形式进行的询问,这可能是因为公众比起自行提交,更愿意选择便捷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同时又认为过于高频的反馈调查会打扰到自己。

1.5 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的期望

对于解决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便捷性的需求,场地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在短时间内在各个地区都建设大量场地显然不可行,那么,对于已有场地的多重利用就成了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如果能成功将目前各地的学校场地、各单位场地有序地开放,就能迅速加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场地的覆盖面积,满足公众最基本的需求。

1.6 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监测的期望

(3)从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反馈的期望可以看出,目前公众对于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参与度还不够高,对于意见反馈这一行为,不愿意费时费力,只能接受偶尔的被动反馈,在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反馈优化和改良的同时公众的参与意识也应该被提高。

1.7 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反馈的期望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关键在学校,因此,首先要加强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制度,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温暖。学校应将留守儿童的教育机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选派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提高学习热情。

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公众期望思考

根据上文对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公众期望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1)从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场地、活动、信息、反馈的期望可以得出,对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公众希望获得便捷的服务,在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中,人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当他们想进行体育健身时,他们希望能用最快的时间、最方便的方式进行运动。

(2)从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场地、设施的期望可以得出,公众希望获得有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当代公众的体育健身意识上升了,对体育运动的要求也就提高了,他们希望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为实现这一点,有时他们并不介意付出一些成本。

对于体检监测,频率上,人们更期望于定时定点的检查,内容上,全面的监测内容相对超出预期,基本的监测内容更符合人们目前的希望。同时,公众认为内容简单的体检服务仍超出预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监测的实际供给与人们的期望不匹配,即使是最简单的监测未能够全面铺开,导致人们面对最简单的监测内容也抱有很大的期望。

(4)从公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指导、检测的期望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确实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例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投放不够、体质健康测试的监测服务不够、未能满足公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求,这些不足之处仍需提高与优化。

Point collection Oais assumed to store the intermediate points of the original trajectory searched by the traditional

3 基于公众期望的供给优化对策

公众对于运动场馆的距离期望与对场馆的收费期望都随条件优化而提高,说明了公众对体育场馆的距离和收费,基本希望越近越好,越便宜越好,相比而言,人们对距离的期望要高于收费,场地距离远是公众不能忍受率最高的,而场地为了盈利而收费相对可接受度较高,这可能是因为目前人们生活水平高了,运动锻炼的意识也高了,人们希望便捷地享受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品牌类型主要是指自创品牌、加盟品牌,或者两者的综合。比如有些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可以加盟到一些成熟的品牌中,如上海的“阅读马拉松”,这样既可以吸收加盟品牌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也可以直接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另外,图书馆也可以创建自己的品牌,或者区域内图书馆联合创建统一的阅读推广品牌。因而,各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以及内外环境决定品牌的类型。

3.1 完善相关机制体制

要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有健全的机制与体制是必须的,只有在有效的管理下,各个部门、整个社会才能将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优化升级共同努力。

3.2 加强场地开放力度

目前公众对于获取公共体育的方式比起传统的信息传递方法,更倾向于使用手机、电脑这一类的电子产品。这能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如今,便捷的移动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相关部门在发布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时也应该考虑到信息的网络平台建设。

3.3 充分运用社会力量

要满足全国人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求,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解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借用各界社会力量,给予相关企业一定补贴、让专业的体育服务企业提供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的服务来满足公众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求。

3.4 加快相关人才培养

随着人们对体育需求的上升,相关人才的短缺也成了一个大问题,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体育监测人员不够都是由于人才短缺所造成的,在这样一个困境下,应该加强对相关体育人才的培养,设立专门的相关人才培养机构,增加相关人才的薪酬待遇,尽快培养出一批高水平、能为社会服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人才。

3.5 建立健全信息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改变了公众的生活,当代社会的信息获取几乎全都依靠网络,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能让公众方便、快捷地了解相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平台也是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重要点,只有当公众可以获取最充分信息的条件下,所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配置才能被最有效的利用,解决可能发生的配置浪费问题。

一次,我和一个同学谈话的时候,他说“二模”考试坐在讲台第一排的位置尤其紧张。我告诉他这与坐在哪里无关,而与你对于考试的把握大小有关。如果一味纠结位置,会给高考带来困扰。因此,技术过硬可以带来心理的稳定。

3.6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受众是公众、如何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终究要通过了解公众的需求来进行改进与发展。有了公众对自己意愿的表达,才能了解发展的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就要加强公众对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参与意识,让公众愿意说、主动说,这样才能调动整个社会重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一同为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实现全民健身而奋斗。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水泥熟料的生产过程可以有效固化废弃物中的重金属物质,同时水泥具有一定的阻绝效果,可以有效减少重金属、有机物质等进入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文献

[1] 来博.多元供给模式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1):34-37.

[2] 赵慧娣.新时代背景下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结构优化路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8,39(2):20-26.

[3] 王松,张凤彪,崔佳琦.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2):38-42.

[4] 王占坤.发达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7,37(5):32-47.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people's demands for healthy living are increasing.People are willing to spend more time and energy on sports.How to better meet the public's sports needs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has to be solved.The supply-side reform propos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rovided a new impetus to China's sports services.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aking the public's expect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servic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pecting research needs, with a view to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ptimizing public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general public, and provides reference and advi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decide how to choose a public health service suitable for the contemporary public.

Key Words: Supply side reform; National Fitness Public Service; Public expectation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10(b)-0014-0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9.014

①作者简介: 范博容(1995,5—),男,汉族,上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标签:;  ;  ;  ;  

供给侧改革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公众期望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