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人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_李海平

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观察在接受麻醉的老年患者当中,接受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其术后炎性因子以及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麻醉诱导前需接受常规处理,分析组患者则需接受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认知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分析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要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接受对比后提示有差异存在(P<0.05)。结论:针对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镇痛处理,给予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身麻醉;帕瑞昔布钠;炎性因子;认知功能;老年人;超前镇痛

手术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较为强烈的应激性反应,会导致患者身体多项功能以及代谢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应激反应会导致患者手术进程不利,也会给其术后康复带来不利影响[1]。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身体机能较差,且多合并有基础性疾病,所以会出现残余麻醉药物不耐受情况,这会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增加手术风险。一些老年患者会在手术麻醉后几天内出现可逆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即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2]。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多表现为记忆力受损以及精神错乱等,老年患者为高发人群[3]。对于老年手术患者,预防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炎性反应较为关键,这就需要医生做好超前镇痛处理[4]。我院为这类患者选择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中选择104例老年对象进行观察,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所有患者的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纳入标准为:手术指征明确、个人资料完整、有家属监护。我院将如下对象排除在外:精神功能障碍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对象、长期接受影响神经系统药物治疗患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水电解质紊乱患者、临床资料不全对象、无家属监护患者。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对照组与分析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61—77岁;分析组患者中男性为28例,女性为24例,年龄为62—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被送入手术室之后均需接受静脉通道开放,医护人员对其各项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在麻醉诱导前30min,对照组患者接受40mg0.9%氯化钠液静脉注射,而分析组患者则需接受40mg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5]。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分别为1.5mg/kg丙泊酚、0.4μg/kg舒芬太尼以及0.12mg/kg维库溴铵,患者的意识消失之后,需要让其接受加压给氧与气管插管,两组患者麻醉维持需要接受3—6mg/(kg•h)异丙酚以及0.1—0.2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注射,并且为患者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保持患者的肌松,等到患者手术切口关闭的时候停止给药。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处理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L-6、IL-1β以及TNF-α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情况,利用MMSE量表进行观察,量表满分为30分,分值越高,且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轻。

根据上表2显示数据可知,分析组对象术后的MMSE量表分值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当中,由于受到麻醉药物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障碍情况,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表现出痴呆症状,这会导致患者康复进程较慢、并发症也会较多,从而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为严重的负担[6]。如果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无法接受科学、有效的麻醉药物干预,其预后情况也会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当中选择科学的镇痛药物以及镇痛方案十分关键。

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带来的创伤会导致其体内环氧合酶COX-2表达以及前列腺素大量释放,从而激活患者外周伤害感受器当中存在的前列腺素受体,患者会出现痛觉过敏情况。且前列腺素大量释放,会导致患者炎症细胞当中环磷酸腺苷的浓度出现升高,造成其体内炎性因子生成不断增加。我院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当中选择利用帕瑞昔布钠进行超前镇痛处理,帕瑞昔布钠对于COX-2的抑制效果很强,医护人员将其经患者静脉注入体内之后,会水解为伐地昔布,进而对COX-2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从而发挥自身的镇痛效果以及抗炎作用。患者接受帕瑞昔布钠单次静脉注射之后,起效时间会较快,且药物在注射2小时之后可以达到峰效应,镇痛的持续时间也会在6—12小时之间。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方式的药物处理,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分析组对象术后不同时间点的MMSE量表分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分析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也要更低,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从这一结果可以明确看出,帕瑞昔布钠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而言存在极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结语:

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在其手术麻醉中应用帕瑞昔布钠进行超前镇痛处理可以避免其出现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并且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洋,张新星,赵径,庞小翼.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8,31(09):42-46.

[2]赛肯•哈森巴依.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77.

[3]李俊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6):3772-3773.

[4]马国才,元春梅,王远胜.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08):81-82.

[5]孙成飞.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02):204-206.

[6]庞希友.预注帕瑞昔布钠对高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9):1596-1598.

论文作者:李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人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_李海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