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中药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疗效观察论文_陈翔

陈翔

河南省中医院生殖与男科诊疗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择取我院90例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一组采用针灸治疗(针灸组,30例),一组采用中药治疗(中药组,30例),最后一组采用针灸及中药联合治疗(联合组,30例)。结果:联合组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力a级均明显优于针灸组及中药组(P<0.05)。结论: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液质量,值得推广及采纳。

【关键词】针灸;中药;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疗效

男性不育发病率约为10%-15%,临床上将男性不育分为绝对性不育和相对性不育两类,而后者包括少精子症及弱精子症等。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男性不育的诊断及治疗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医药在治疗男性不育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临床上对其疗效标准评判不统一,影响了中医药在临床上的运用[1]。为此,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随机择取我院90例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择取年限在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患者),分别为针灸组、中药组及联合组。

针灸组: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31.25±0.21)岁,精子密度为(19.35±2.34)X 106/ml。

中药组: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31.52±0.18)岁,精子密度为(19.54±2.35)X 106/ml。

联合组:年龄最大的41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31.86±0.25)岁,精子密度为(19.33±2.43)X 106/ml。

三组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针灸组:采用单一针灸治疗,选取气海、关元、太溪、足三里为一组,再选取三阴交、肾俞、命门为一组,两组交替使用。留针30分钟,每天针灸一次。

中药组:采用中成药治疗,给予患者由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生产的中药制剂五子衍宗丸进行口服,每天2次,每次服用9g。

联合组:同时采用上述针灸和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将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三组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力a级值进行对比分析。

治疗总有效率划分——

显效:经过治疗后,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力恢复至正常值,或配偶怀孕。

有效:治疗6个月后,精子密度>20 X 106/ml,精子活力a级>25%。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指标无变化。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力a级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中处理,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力a级值明显优于针灸组及中药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21/30),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9例;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8例;而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

由此可知,针灸组及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低于联合组(P<0.05)。

3讨论

精子的受精能力主要由精子的运动能力及精卵结合能力决定,在受精的过程中,顶体酶的作用主要以透明质酸酶及顶体蛋白酶的作用最为重要。当精子和卵子相遇后,这些酶会被释放,将卵子周围的透明带及放射冠进行分解,使精子进入卵子中。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测定这些酶的活性,从而有效预测精子受精潜能。临床上多项研究表明,顶体酶的活性与精子密度、a级精子活力之间呈正相关,当顶体酶越高时,精子密度越高,a级活力精子率也就越高[2]。

中医认为,精子的生长发育与肾精亏虚有关,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则精少,精少而生殖机能减退。中医认为男性不育主要是因肾气虚弱、精血不足所致[3]。针灸治疗不育症时主要治发补肾填精。在现代研究中发现,补肾填精疗法能够改善内分泌及精子的质量,调节不育患者的生殖机能,具有促性激素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和增强睾丸的生精功能。五子衍宗丸是治疗男性不育的古方,是临床上治疗肾精不足的良方[4]。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力a级值均明显优于采用单一针灸治疗及单一中药治疗的针灸组和中药组(P<0.05)。由此可证实针灸及中药联合治疗的有效性较高。

总而言之,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液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军,王福,张强等.3种不同中医治则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9):1170-1173.

[2]韩文均,孙建明,叶玉妹等.少弱精子症的中西医治疗近况[J].西部中医药,2013,26(3):124-126.

[3]袁卓珺,袁安,刘冰等.益肾活血方对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精子质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5,56(22):1958-1960.

[4]余光菊,谭华儒.九子生精汤治疗肾精亏虚型少弱精子症40例临床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3,26(1):86-88.

论文作者:陈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针灸与中药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疗效观察论文_陈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