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与观察论文_刘晓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与观察论文_刘晓芳

刘晓芳

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 430000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378.9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18-0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可以多种多样。SLE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病人中,高峰发病年龄为20至40岁,女性与男性比例为9:1,在非洲和亚洲种族中SLE更为常见。一项研究显示红斑狼疮的患病率约为27.7/100 000[1],对于人体危害较重,常常危及人体生命,近年来,笔者参与该病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在工作中有一些体会,对此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相关病例全部来源于我科住院患者,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之间的35个病例,其中女性为33例,男性有2例,年龄在24岁至56岁之间,病程为1个半月至12年之间。有狼疮肾病患者30例,有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等皮损患者12例,有多浆膜腔积液患者10例,均有不同程度血液系统损伤。

1.2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全部患者均使用口服中效激素强的松治疗,早期剂量一般为1mg/(kg?d),早餐后顿服,同时环磷酰胺静滴每2周1次,1次0.4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连续2天,口服改善病情药物来氟米特片或硫酸羟氯喹片等。

其他治疗 根据需要同时使用改善循环类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护胃药物或者营养药物等。

1.3 疗效标准

自拟 显效 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各项指标明显较发病时明显减轻,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正常;有效 症状较入院前减轻,各项检查指标较前有改善,各生命体征稳定;无效 治疗后患者前后对比无明显变化,甚至症状加重,检查指标恶化,以致死亡等。

1.4 治疗效果

全部患者35例中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3例,其他有2人死亡。显效率68.6%,有效率22.8%,无效率8.6%。

2.护理体会与观察

2.1.加强患者的宣传与教育

SLE对人体多系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几乎对所有系统都会形成损害,严重时可以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及家属一旦听说患上该病后,往往极度恐惧,甚至精神崩溃,有的患者甚至拒绝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原因主要是疾病带来的痛苦、影响学习工作、药物的毒副作用、形象改变、医药费用等[2]。这时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对患者加强宣教,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使他们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现代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较前十分透彻,目前本病5年生存率已经超过95%,十年生存率也早已超过85%以上了,而且经过现代医疗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较前提高明显,许多患者继续了工作与生活,并且在医生指导下有了自己的健康的小宝贝。因此要求患者提高治病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系统性红斑狼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患者的关键问题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成功护理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关键[3]。

2.2坚持药物治疗,注意药物作用与副作用

现代医学已经进入到循证医学时代,大量药物必须要经过循证医学的认证才能引入临床使用,因此对于相关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已经较前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对于SLE的治疗用药更是如此。SLE的目前治疗用药物主要为中效激素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改善病情药物环磷酰胺,甲氨碟呤,霉酚酸脂类,硫酸羟氯喹,甚至环孢素等,这些药物对于SLE的治疗经过循证医学的认证认为疗效肯定,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较前有了飞跃的改善。但同时这些药物也是公认的毒副作用较前的,一般认为激素可能对于脂糖代谢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血糖增多,血脂及血压增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更是认为可能出现骨股头坏死,现代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一半是因为长期服用激素所致。

改善病情药物作用明显,副作用也是明显。一般是通过抑制人体血胞免疫或体液免疫以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特别是环磷酰胺(CTX)为临床常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有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肝损害、骨髓抑制、感染等副作用,导致患者治疗无法延续,甚至可能危及生命[4]。也可能会导致出血性膀胱炎,连续使用剂量超过30g以上都可能会出现恶性肿瘤如长服用甲氨碟呤可能会出现肺纤维化,甚至诱发肺肿瘤。

这些激素和改善病情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人的免疫功能严重下降,会诱发各种感染,常见的有细菌和霉菌的感染,感染所致的死亡率更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排名第一。

因为这些药物的种种副作用,就需要我们的患者在服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作用与副作用,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副使用,可能极早的停药,改换药物或者减量使用,以保证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3.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适度加强营养和锻炼

一般来说,SLE患者在平日生活起居中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适度加强营养,可多补充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类食物,这类食物有助于修复受损害的组织器官,减少药物及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急性活动期患者宜进食野菊花、金银花茶、绿豆、赤豆汤、西瓜、冬瓜、新鲜水果汁等清热凉血之品;缓解期患者,进食牛奶、蜂蜜、甲鱼汤、银耳汤以滋阴降火[5]。并且要适度加强锻炼,锻炼可能提高人体的防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利的体内毒素和药物代谢的排出,以利于肌体组织的恢复。生活中要有一定的禁忌,如禁辛辣,烟酒,海鲜,虾蟹,少食菌菇,芹菜等,在夏季要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如果肾功能较差,还要忌豆类和豆制品,如豆浆等。

同时要求患者注意口腔及身体的卫生,保护好口腔卫生,注意勤换内衣,定期洗澡。

参考文献

[1]David P D' Cruz 张卓莉(译).系统性红斑狼疮.英国医学杂志(BMJ)中文版,2006,9(4):236-241

[2]刘启华,张鹤,杨茂.系统性红斑狼疮青年女性病人焦虑抑郁状态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4,19(23):54-55

[3]王志会,崔淑杰,李英棉.23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49-50

[4]吴春林.环磷酰胺不同方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对比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9,11(9):937-938

[5]魏忠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安徽医药,2010,14(8):984-985

论文作者:刘晓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与观察论文_刘晓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