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论文_梁云1 李艳梅2

梁云1 李艳梅2(1.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人民医院; 2.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胎头旋转法用于枕后位难产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 年11 月~ 2015 年11 月我院接收的60 例枕后位难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共30 例,胎头旋转法治疗)和对照组(共30 例,常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顺产率与新生儿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伤率和产后出血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枕后位难产患者应用胎头旋转法治疗效果理想,产伤与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顺产率与新生儿评分高,对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有积极作用,推荐应用。

【关键词】胎头旋转法;枕后位难产;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28-02【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etal head rotation method used for pillow after a difficult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Methods select in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5 of our hospital to receive 60 patients with pillow after a difficult labor, were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 total of 30 cases of fetal head rotation method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therapeutic effect. ShunChanLv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ith neonatalscore a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rates of birth trauma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fetalhead pillow after a difficult patients study.this method treatment effect is ideal, birth trauma and lower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bleeding complications, ShunChanLv and neonatal score is high, the positive role for maternal and neonatal life safety, recommend theapplication.【 key words 】 fetal head rotation method; Pillow after childbirth; The effect

前言持续性枕后位难产近年来的发生率有持续升高的现象,对胎儿体质量有极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促进母儿安全的关键[1]。我院观察分析胎头旋转法用于枕后位难产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11 月~ 2015 年11 月我院接收的60 例枕后位难产产妇,随机分成2 组,对照组30 例,年龄23 ~ 36 岁,平均年龄27.16±2.54 岁,孕周37 ~ 40 周,平均孕周38.69±1.07 周,经产妇12 例,初产妇18 例。观察组30 例,年龄23 ~ 35 岁,平均年龄27.04±2.31 岁,孕周38 ~ 40 周,平均孕周38.82±1.05 周,经产妇13 例,初产妇17 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别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经诊断发现胎头位置有异常后,不实施胎头旋转术,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保持宫缩有效,顺产程行自然旋转,如产力不足则使用催产素,如有必要则行剖宫产术。

观察组使用胎头旋转法:行外阴部、阴道的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检查头盘、胎儿大小及方位、宫口扩张等,宫缩正常,于2 次宫缩的间隔空隙将食指与中指置入阴道,并控制好力度,贴近胎头。

如为左枕后位,需手心朝上,将胎头握稳后行逆时针旋转,在旋转的同时往上推至枕前位。如为右枕后位则需手朝下,旋转方式为顺时针,旋转的同时调整至枕前位。完成转位后,将胎头轻握住,宫缩3 次后把胎头固定好在枕前位,并继续观察胎头衔接、胎心,如首次转位未成功则经30min 后重复转位,但不可超过3 次,如胎头旋转术失败可行剖宫产术。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包括顺产率、产伤率和产后出血率,比较两组新生儿的Apgar 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处理工具为SPSS19.0 软件,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 表示,并分别以卡方值与t 检验,P<0.05 表示组间数据比较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比较2 组分娩情况观察组顺产率为70.00%,较对照组的40.00% 高,P<0.05;观察组产伤率与产后出血率分别为6.67% 和3.33%,对照组产伤率和产后出血率分别为30.00% 和20.00%,观察组产伤率与产后出血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以上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1 2 组分娩情况比较(n/%)

2.2 比较2 组Apgar 评分观察组新生儿总数为30 例,平均Apgar 评分为8.78±0.61 分,对照组新生儿总数为30 例,平均Apgar 评分为7.31±1.12 分,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更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产妇在生产时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难产现象,包括胎儿因素、产道因素、产力因素以及产妇的心理和精神因素等,对母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近年来,由于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展开,胎位性难产的发生率有较明显的降低[2-3]。然而因为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提高、产妇卧位待产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胎儿的体质量有所提高、胎儿受重力影响发生背侧往放旋转等情况,从而容易导致头盆不称、枕后位难产现象,头位难产发生率呈增加趋势。枕后位难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①胎儿因素,主要有胎儿附属物异常、巨大胎儿、胎头位置异常等[4]。其中胎儿位置异常大多伴随头盆不称现象发生,使胎头至枕前位旋转、调整的过程受到阻碍,从而引起胎头高直位、额先露、面先露、横枕位、持续性枕后位等影响正常分娩的现象。②产力因素,主要是宫缩乏力等产力异常情况导致产妇产力不足引起的,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两种。③产道因素,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骨盆狭窄为主的骨产道异常情况,比如漏斗形骨盆、扁平骨盆、畸形骨盆等;另一种为包括阴道肿物、宫颈肌瘤等软产道异常情况。④产妇的精神即心理因素,产妇在临产期极易出现较强的心理应激反应,比如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抑郁、不安等,这些心理应激反应导致产妇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影响产力,从而增加了难产的风险。

在正常情况下,产妇产力足且为发生头盆不对称时,横枕位、枕后位大多可调整为枕前位,使产妇能够自然分娩。孕妇在妊娠期应加强产检,以及时发现胎位不正等异常情况,并采取调整胎头位置等措施进行头位难产的预防。如在临产期发现胎头异常可使用胎头旋转法调整胎头从而促进自然分娩。在行胎头旋转术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规定进行操作,把握好力度,禁止粗暴操作。同时,在调整操作过程中要严密地监控胎心的变化情况,如发生胎心异常情况应立即中止操作,待胎心恢复正常才可继续施术[5]。如果首次转位不成功可于30min 后重复操作,但是转位次数不可超过3 次。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30 例产妇均行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对照组则行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为70.00%,对照组为40.00%,前者顺产率更高,P<0.05;观察组产伤率和产后出血率分别为6.67% 和3.33%,对照组分别为30.00% 和20.00%,前者产伤率与产后出血率均更低,P<0.05;这说明使用胎头旋转法可有效地调整胎头位置,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并减少产伤、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观察组新生儿评分为8.78±0.61分,高于对照组的7.31±1.12 分,P<0.05,说明使用胎头旋转法对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均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枕后位难产患者应用胎头旋转法治疗效果理想,产伤率与产后出血率低,顺产率与新生儿评分高,对母婴的安全有积极作用,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1] 高坤.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5,21(28):25-26.[2] 张艳蕾. 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5):35-37.[3] 包春燕. 探究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0):271-272.[4]Martin JA,Hamilton BE,Ventura SJ,et al.Births:final data for2013.[J].Natl Vital Stat Rep,2015,640(1):1-65.[5] 王新荣. 应用胎头旋转法处理枕后位难产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4):44.

论文作者:梁云1 李艳梅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观察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论文_梁云1 李艳梅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