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疗效初步观察及护理论文_张燕芬

(常州解放军102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54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7)与研究组(27),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高压氧治疗,均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物质条件、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并给予相应护理,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压氧一氧化碳迟发脑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82-02

一氧化碳中毒是因含碳物质燃烧不全时,患者吸入后,造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碳氧血红蛋白,影响血红蛋白携氧作用与携氧能力。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通过有效抢救,均可好转,但部分患者会再次出现脑功能障碍,即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具有较高死亡率。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有效方法,可增加血液氧分压,加快排出一氧化碳[1-2]。本文主要分析高压氧治疗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54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54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7)与研究组(27)。本组患者均符合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相关诊断标准[3]。将精神疾病、滥用药物、大量饮酒、认知障碍等患者排除。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见表1。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内压力为2.0ATA,持续110min治疗,包含减压20min、高压治疗70min、加压20min;在舱内压力达到预计值,经面罩给予100%纯氧,持续20min,间隔5min,然后给予20min纯氧,间隔min,反复直至70min;每天1次~2次,一个疗程为12次。

1.2.2护理方法 在患者入舱以前,对急救物品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嘱咐患者,需排空二便。指导患者学会吸氧正确方式,在氧疗过程中,全程由护理人员陪同。进舱以后,在加压期间,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加压由慢至快,循序渐进。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对节舱内温度进行调整,如果患者发生休克或者是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通知有关操作人员。舱内压力处于稳定状态,且维持稳定吸氧,帮助患者加面罩扣紧;减压时,将引流管打开,并给予均速减压,向患者说明应闭气,避免发生气压病。出舱以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同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并说明再次高压氧治疗的具体时间。多鼓励患者家属,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价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包含物质条件、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四个维度,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疗效评价

临床体征、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恢复正常日常生活以及劳动能力,即为治愈;临床体征、症状有所改善,随访显示,患者病情稳定,且部分生活可自理,即为显效;临床体征、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物质条件、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见表2。

3.讨论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主要是指一氧化碳急性中毒者通过急救治疗,度过2d~60d假愈期,发生以锥体外系症状、痴呆为主脑功能障碍。目前,关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自由基学说、再灌注损伤、细胞毒性机制、缺血缺氧机制有关[4-5]。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一些患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患者死亡。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较为有效方式,处于高压氧状态,患者机体中血红蛋白解离率以及血氧含量明显增加,促进碳氧血红蛋白以及一氧化碳排出,有效纠正患者组织缺氧,有助于恢复患者大脑神经细胞功能以及结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高压氧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采取高压氧治疗,能促进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恢复,同时能降低颅内压,预防发生脑水肿症状,对水肿恶性循环、大脑缺氧产生阻断,有效恢复患者脑功能。高压氧治疗对于在患者急救中有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并在治疗同时给予适当心理疏导,多与患者交流、沟通,防止患者心理压力过大而影响高压氧疗效。本组研究发现,研究组物质条件、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高压氧治疗同时采取相应护理,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总而言之,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并给予相应护理,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爱月,郭素辰,褚彦军,王英彩,张丽华,张栋梁.优质护理服务防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804-1805.

[2]李俊香.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21例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57-725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15-17.

[4]栗娜,付爽.高压氧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13(07):100-102.

[5]张云芳.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07):89-90.

论文作者:张燕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疗效初步观察及护理论文_张燕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