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与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比较研究_经济论文

深圳与全国其他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经济发展水平论文,城市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深圳确实发展神速,成绩非凡。但是,通过客观的横向比较,我们看到:相对于国内一些大中城市而言,深圳经济仍有一定差距。特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赶超战略,无疑将是一次新的挑战

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所处的位置如何?是目前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而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用许多指标来反映,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等,但每一个指标往往只能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难作出全面又综合的评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主成份分析法,即是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模型,找出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将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多项指标综合起来,从而达到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

一、选择的城市及选取的指标

基于深圳是一个具有近300万人口的城市,又是经济特区,因此我们选择了12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等来作比较,它们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苏州、杭州、青岛、宁波、大连、珠海、厦门、汕头。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含义,并基于现有的统计指标,我们选取了以下八个指标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工业总产值;

(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4)财政收入;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6)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7)出口总额;

(8)银行各项贷款余额。

二、评价

主成份分析法的含义是,设有M个指标来描述某一事物的总体特征,这M个指标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关系,主成份分析法就是要找到N个综合指标(主成份),它们能够最大可能地包含原来M个指标所蕴含的信息,且彼此不相关,然后根据各样本单位在这种综合指标上的值来分析它们的属性和相互关系。

我们把上述12个城市和深圳1993年的八项指标放在一起,运用主成份分析法,首先得到各个主成份的特征值及其贡献率(见表一)。

表一:特征值及其贡献率

主成份F特征值λ 贡献率(%)累计贡献率(%)

1

6.20

77.5

77.5

2

1.01

12.6

90.1

3

0.43

5.495.5

4

0.24

3.098.5

5

0.07

0.999.4

6

0.03

0.399.7

7

0.02

0.3100.0

8

0

0 100.0

由表一可知,前两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达90.1%。它基本上描述了原来八个变量的特性,所以我们选取前两个主成份作为分析的对象就足够了。而且第一主成份的贡献率达77.5%,这说明第一主成份综合能力很强。由此我们得到前两个主成份相应的特征向量,结果见表二。

表二:前两个特征值相应的特征向量

从表二可以看出,对于第一主成份F[,1],共有六个指标组成,且得分系数相差不算太大,其最高值为0.254,次高值为0.215,这一主成份代表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主要方面;对于第二主成份,有两个比较突出的值,其对应的指标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和出口总额,由此判断,这一主成份代表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可称外向型因子。

三、结果

由于我们得到两个主成份,根据多元分析原理,通过这两个主成份可得出两组得分,然后再按照贡献率的大小对这两个主成份进行加权,就可以得到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总得分(见表三)。

表三: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排序

城市名称总得分

名次

第一主成份得分名次 第二主成份得分名次

上海1257 1

1547 1

457 2

北京 657 2

826 2

126 7

天津 489 3

608 3

135 6

广州 486 4

586 5

249 3

苏州 480 5

592 4

167 4

杭州 349 6

369 6

494 1

大连 292 8

353 8

139 5

青岛 267 9

330 986 11

宁波 242 10 299 10

82 13

厦门 104 11 115 11

113 9

珠海 98

12 112 1286 12

汕头 96

13 104 13

125 8

从表三可以看出,深圳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位置,在13个城市中排名第六,但与第一名上海相比,得分只有上海的1/4强,差距很大。

还可以看出,在外向型因子(第二主成份)得分中,深圳充分显示出其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其得分排名第一,这是因为其出口总额在13个城市中排名第一,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也名列前茅;上海紧随其后,排名第二。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苏州的投入产出比遥遥领先,其总得分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比为4.3,其他城市的值均在3.0以下,其中深圳为1.8,处于下游水平,上海为2.3,处于中间水平。这说明苏州的宏观经济效益较好,深圳的宏观经济效益则不甚理想。

分具体指标来看,1993年深圳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13.5亿元,在13个城市中居第六位,与总得分相同,但明显低于上海(1509.0亿元),也低于第五位苏州(499.4亿元);从工业产值来看,深圳明显落后于大多数城市,在13个城市中排名第十(487.7亿元),仅高于珠海、厦门、汕头,与上海相差很大(3272.0亿元),并且低于总得分排名靠后的宁波(707.0亿元)、青岛(729.0亿元)。等。这个指标是深圳在所有指标中排名最差的一个,这与深圳工业底子薄,发展时间短有很大关系,其他指标的位次参见表四。

表四:各城市主要指标位次排序

城市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总产值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财政收入 出口总额

上海 1 111 2

北京 2 322 5

广州 3 535 3

天津 4 443 4

苏州 5 259 8

深圳 6 1064 1

杭州 7 678 9

青岛 8 710

7 13

大连 9 986 7

宁波 108 910 10

珠海 111113

12 11

汕头 121311

13 6

厦门 131212

11 12

经过聚类分析,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四个层次(见表五)。

表五:经济发展水平分类

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上海北京 天津深圳 杭州厦门 珠海

广州 苏州大连 青岛 汕头

宁波

上海一枝独秀,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比第二位(北京)高出近1倍,是最后一位(汕头)的13倍。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苏州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很快,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38.8%,远远高于其他12个城市的平均水平,从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来看,直逼广州、天津,只比广州少6分(占1%),比天津少9分(占2%)。从第一主成份得分来看,其排列顺序基本上与总得分相同,只有广州与苏州的位置颠倒一下,这基本上证实第一主成份可代表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主要方面。

经过比较,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只处于第三层次,与第二层次尚有相当大差距,且经济效益不高。另外,还表明深圳的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故而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跨国集团和大财团来深投资,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提高深圳产业结构的层次,提高经济效益,为实现下世纪初赶超亚洲“四小龙”打下扎实的基础。

标签:;  ;  ;  

深圳与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比较研究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