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模式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模式研究

陈茗[1]2009年在《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对传统的财务信息披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INTERNET、PDF和HTML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财务信息披露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它们在技术上的一些缺陷,使得财务信息披露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目标。无论是会计界、实务界、监管者、还是网上信息使用者都没有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带来的优越性。1998年诞生的XBRL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XBRL自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法去编制、发布公司财务信息。现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应用XBRL,目前已经进入了规范推广和普及应用的阶段;而随着2008年底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成立,XBRL在中国的开发应用也被提上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信息披露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财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的研究,提出以财务信息元素理论为基础,结合财务信息披露新技术——XBRL,形成一种新的财务信息披露模式是当前最合理的选择这一看法。通过对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分股样本公司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现状的调查以及对财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得出我国目前网络财务报告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结论。结合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披露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现行财务信息披露模式改进的四个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本文构建了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信息披露模式,并详细设计了这一模式的几个组成模块。接下来,通过实例演示了XBRL在网络财务报告层面的应用;并通过深证证券交易所的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演示了XBRL在财务指标分析比较领域的应用;然后,针对第叁章设计的自定义报告和互动平台的思路,通过界面展示了自定义报告和按需定制报告的应用,为相应财务软件的研发和公司披露财务信息网站的设计提供了思路。最后,根据本文设计的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信息披露模式的特点和要求,分别站在立法部门、证监机构和上市公司叁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该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胡文海[2]2012年在《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实时化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环境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本文着重从财务报告的内容,生成与传输两个方面入手,讨论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模式的影响,并且结合这种影响试提出在空间上实现多层界面报告模式,在时间上实现实时财务报告模式,并且将这两种模式进行有效结合,实现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实时化模式。希望对当前由网络主宰的客观环境中的财务报告模式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魏清[3]2004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是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对外报告,包含了财务报表,其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等叁方面的内容。本文研究的财务报告模式,不仅仅包含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结构,还包含实现的方式,手段和工具。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带来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工具,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应该如何去推动财务报告模式的演进?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本文试图理顺现有各种财务报告模式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剖析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模式改进的各方面影响,比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财务报告模式的优劣,从技术层面研究财务报告模式变革的最佳途径。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财务报告模式综述。界定财务报告模式的内涵,阐述其理论基础和目标。 第二章:财务报告模式的演进。阐述了推动财务报告模式演进的技术动因和社会需求动因,并对现有财务报告模式进行了分类描述。 第叁章: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带来的深刻影响,指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发展方向,即实时化和标准化。 第四章:基于扩展标记语言的财务报告模式分析与展望。通过前叁章逐层深入的探讨,本章着重于分析和展望一种最有发展前途的财务报告模式——基于扩展标记语言的财务报告模式,其核心技术就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基于扩展标记语言的财务报告模式很好的解决了财务数据的标准化问题,本文认为,在这种报告模式下,财务报告的使用效率将大幅提高,并且可以由此更好的解决实时化问题,因此是当前财务报告模式变革的发展方向。

赵现明[4]2010年在《XBRL财务报告标准研究:市场反应及标准扩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9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Charlie Hoffman首次将XML语言应用于财务报告领域形成XBRL标准以来,XBRL标准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XBRL标准作为未来的商业报告语言,将会影响整个财务报告信息链。200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强制上市公司在未来叁年内完成基于XBRL标准财务报告的报送工作,随后各国加快了XBRL标准年报的强制披露工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XBRL标准的国家之一,2009年初沪、深两市推出了全新的基于新会计准则的XBRL标准平台系统,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基于XBRL标准的财务报告。因此,XBRL财务报告标准已经成为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进行研究。(1)在我国XBRL标准的财务报告是否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XBRL标准的财务报告是否通过增强数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2)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XBRL标准本身,然而XBRL分类标准就像企业会计准则一样,是连接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纽带,因此XBRL分类标准的发展以及XBRL标准在整个财务信息链中的扩散就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与XBRL标准的发展和扩散建立各种关系的社会网络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我们如何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看待XBRL标准的发展与扩散呢?社会网络中的哪些利益相关者或者因素影响XBRL标准在整个财务信息供应链中被采用?(3)现阶段上市公司被强制采用XBRL标准,从理论上分析,如果要最大化XBRL标准的作用,只有作为整个财务信息供应链中的其它中小企业也同时采用XBRL标准,才能彻底降低信息交互的成本,那么现阶段的中小企业是否有动机采用XBRL标准呢?哪些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引入XBRL标准呢?(4)尽管现阶段XBRL标准财务报告只是对传统财务报告的转换,但是XBRL标准最终将会运用到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中。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当其有动机引入XBRL标准时,XBRL标准将会影响企业已有的财务信息系统。那么XBRL标准到底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XBRL标准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会有哪些有效的改进?上述四个问题,从关注现阶段XBRL标准的市场反应开始,将XBRL标准的扩散和推广作为研究目标,为XBRL标准在全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指导。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和构建模型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了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等其它相关学科的思想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对我国强制上市公司提交基于XBRL标准的财务报告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现阶段,虽然整体来看市场并没有对XBRL年报的披露产生异常波动,并且对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样本而言,XBRL年报的披露并没有能够显着的影响盈余反应系数(ERC);但是对于沪市而言,XBRL年报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盈余反应系数(ERC)。实证检验中通过控制不同的窗口期,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这就说明XBRL标准年报的信息含量已经有所表现,虽然XBRL标准在我国已经被强制采用很多年,但是依然没有得到市场的完全认同。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XBRL分类标准本身的质量需要改进,以更好的满足财务报告披露的要求;其次现阶段仅仅将XBRL标准应用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层面是不够的,应该将其推广至整个财务信息供应链和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中。(2)XBRL标准扩散的理论架构要充分发挥XBRL标准的效用,必须将其应用在整个财务信息供应链中,这就涉及到XBRL标准在企业中的扩散。本文将XBRL标准的扩散和发展置于社会学视角下,对XBRL标准的扩散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基于基础架构的视角和基于开源模式的两个XBRL标准扩散理论框架。从基础架构的视角来看,如何将XBRL标准嵌入企业已有的信息基础架构之中是影响XBRL标准扩散的主要因素,同时与XBRL标准相关联的不同机构组织和个人也是影响标准扩散的因素,包括XBRL标准与会计准则的相互影响,XBRL标准与监管者的关系等;由于XBRL标准由很多子标准组成,目前包括XBRL GL和XBRL FR。不同的标准所描述的财务信息的层面不同,也就是财务信息元素的粒度不同,因此粒度的不同也会影响标准的扩散。从开源模式来看,XBRL是一个开放、免费的标准。通过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了XBRL标准参与者的不同动机和市场结构对标准扩散的影响,并从叁个方面对XBRL标准的扩散进行了分析,即:网络外部性的特性,参与者对标准的支持程度,潜在的采用者对标准的内在价值的评价。最后分析得出现阶段推动XBRL标准发展的主要还是监管者和XBRL国际组织。如果不能有效激励企业主动将XBRL标准应用于信息系统,XBRL标准的内在价值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3)XBRL标准扩散的建模分析现阶段XBRL标准只是被强制运用于上市公司中,那么这些上市公司的上游企业是否有动机采用XBRL标准呢?社会学视角下,在主体企业已经被强制采用XBRL标准后,利益相关者在XBRL标准引入过程的策略选择和均衡结果是什么呢?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由于XBRL标准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上游企业有主动采取XBRL标准的动机,但是由于不同时间点XBRL标准的引入成本和信息的效用不同,导致了企业在引入XBRL标准过程中的差异。因此通过减少企业将XBRL标准引入已有系统的成本,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用,例如完善会计准则,特别是在XBRL分类标准的开发上,要能够充分实现财务信息的标准化,减少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且增加对XBRL数据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扩大XBRL标准宣传的方式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投资者对XBRL数据的认知和利用率等加速XBRL标准的扩散速度。政府也可以通过强制和补贴同时进行的方式提高现阶段XBRL标准的扩散速度。最后借鉴已有的标准扩散研究文献,概括了四个影响XBRL标准扩散的主要方面,包括:技术标准本身的特性、技术标准采用者的特征、技术标准扩散的外部环境以及技术标准扩散的动力。(4)XBRL标准对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影响研究XBRL标准通过对财务信息链的影响,实现效用最大化。那么XBRL标准如何影响财务信息系统,基于XBRL标准的财务信息系统到底有哪些特点?论文的最后研究了XBRL标准对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影响和重构。通过对商业过程主要特点的分析,考察了信息系统工作质量、信息系统用户质量和业务集成的质量叁个方面对商业过程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信息系统在人员的时间、信息系统使用者的时间、基础结构和资本四个方面发生相应的成本,建立了企业信息系统的不同模式:便于使用模式的适应性系统和便于将来升级的适应性系统。上述两种模式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信息系统支持商业过程的适应性上。XBRL标准,特别是XBRL GL标准,能够通过对信息元素扩展的不同限制,实现不同模式下的信息系统。本文通过设计叁种不同的XBRL分类标准扩展规则,实现了不同适应性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不同环境下公司的运营效率。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有:(1)尽管已经有研究实证检验了美国自愿披露计划下XBRL标准的采用是否改善了公司治理状况以及是否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然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制上市公司报送XBRL标准财务报告的中国,却还没有研究实证检验中国的XBRL标准报告是否提高了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本文首次实证检验了XBRL标准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影响,通过对比上市公司披露XBRL标准财务报告前后的盈余反应系数,考察现阶段XBRL标准是否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实证结论为中国当前的XBRL标准实施效果提供了参考。(2)目前已有的研究文献大多关注XBRL标准本身,例如不同国家分类标准之间的协调,分类标准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会计准则和监管的要求等。然而XBRL标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它的扩散和发展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将XBRL标准的发展和扩散置于社会网络中,构建了基于基础架构视角下和基于开源模式下的XBRL标准发展和扩散理论,分别分析了两种视角下影响XBRL标准扩散的主要因素,在基础架构视角下主要考虑网络跟踪和粒度问题,在开源模式下主要考虑标准参与者的动机和市场组织结构,最后分析了现阶段影响XBRL标准扩散的因素和方式。这两个理论的构建,为未来不同利益相关者对XBRL标准扩散和发展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指导。(3)基于本文构建的社会学视角下XBRL标准扩散的理论,通过建模研究了目前阶段上市公司作为主体企业被监管部门强制披露基于XBRL标准的财务报告后,财务信息供应链上的其它利益相关者在主体企业已经采用XBRL标准后所采取的策略行为以及均衡结果。为推动XBRL标准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提供了指导。(4)从财务信息系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了XBRL标准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影响,以及基于XBRL标准的财务信息系统所具有的主要特点;通过构建对XBRL分类标准扩展的不同限制,可以实现不同适应性的财务信息系统,为人们更深刻的认识XBRL标准对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影响提供指导。

蔡苗[5]2008年在《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财务报告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人们也急需一种新的财务报告模式的出现,这种财务报告模式能够为日益全球化的经济决策提供更为及时、全面、便捷的财务信息,而网络财务报告正好具有这些优点。各国企业都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在其网站上披露财务信息,但无论是信息发布者、监管者还是信息需求者都没有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电子与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现行网络财务报告不过是印刷版本的翻版而已(以PDF或HTML格式予以公布),并没有涉及到利用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手段的改革。本文分析了网络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质量特征以及现行网络财务报告所呈现的弊端,论述了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为技术基础、一种迈向财务报告的国际通用语言——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简称XBRL),它不仅能很好地解决目前网络财务报表存在的技术局限性、真实性受到质疑、安全性无法保障等问题,而且能够以灵活的方式,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现有各种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剖析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模式改进的各方面影响,比较在网络环境下各种财务报告模式的优劣,从技术层面研究财务报告模式变革的有效途径——XBRL。通过对网络财务报告相关技术的介绍,分析其运行机理,借鉴事项会计的思想,通过XBRL对网络财务报告进行全方位的数据转换和设计(包括事件层、账户层、报告层),将现有企业内部的系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且通过富士通开发的XWANDBIZ软件验证了数据转换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华菱钢铁的实例对XBRL的优越性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和分析。

陈秀伟[6]2011年在《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研究》文中认为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法去编制、发布公司财务报告的工具。企业利用XBRL可以很方便的将财务信息转换成用户可以接受的PDF文件、HTML页面等格式,较好的解决了过去财务报告编制和传输过程中所存在的报告信息交换复杂,报告生成过程费时费力,相关信息分析挖掘困难等问题,它不仅可以使用户及时、准确地获取到可靠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XBRL的诸多优势引发了业界人士对其研究和应用的热潮,使得XBRL的推广更为迅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于2010年10月份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并拟定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两套标准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以XBRL应用为先导的会计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为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理论和实务推广贡献微薄之力。论文第一章介绍了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研究背景、方法、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研究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分析了网络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XBRL的架构模式,为下一章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构建奠定了基础。第叁章阐述了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遵循以网络财务报告理论为基础,XBRL技术为手段,采集全面经济数据、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为原则,进行了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模式研究,并提出了柔性化的运行机制。第四章介绍了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应用,通过对宁波华翔公司应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分析,得出基于XBRL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是信息化时代财务报告应用的必由之路。最后,对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崔子栋[7]2008年在《基于XBRL的网络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对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INTERNET、PDF和HTML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使会计信息的披露网络化成为可能,基于网络的会计信息披露已经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它们在技术上的一些缺陷,使得会计信息披露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目标。无论是会计界、实务界、监管者、还是网上信息使用者并没有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带来的优越性。2000年诞生的XBRL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XBRL自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现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应用,目前己经进入了规范推广和普及应用的阶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研究了基于XBRL的网络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文章运用了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了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后,认为基于XBRL的网络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是目前最合理的网络会计信息披露模式。XBRL以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优越性引起了会计信息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的巨大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运作原理并总结了XBRL报告的报告流程。最后,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XBRL的应用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证券交易所应用的不足和XBRL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了主要结论:1.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不仅仅包括会计信息的内容和结构两个基本元素,而且还应包含会计信息及其实现的方式,手段和工具。即该模式包括会计信息的内容、结构,以及信息的发布、传输和使用,是贯穿于会计信息生产、加工、发布及使用的整个会计信息供应链全过程。XBRL网络财务报告系统需要借助ERP、数据库、XSLT界面转换中心以及网上帮助中心和反馈中心等才能完成工作。同时与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而言,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2.应用XBRL技术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是当前条件下的最佳选择,同时基于事项法和XBRL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是未来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方向,建立一种“按需互动的实时披露”是会计信息披露最终目标。

方健[8]2008年在《网络环境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自会计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信息披露问题。如何真实、公允、充分地披露会计信息,一直是困扰会计界的重要问题之一。高效的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完善的资本市场也离不开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无论从EDP、AIS、MIS到DSS还是MRP、MRPⅡ到ERP、ERPⅡ,会计作为一信息系统正逐步融入到企业信息系统中来,传统下的会计处理流程发生了巨大改变,作为信息系统直接目的的信息披露,势必受到重大影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此研究,有助于我们厘清网络环境下信息披露的发展脉络,找到制约网络环境下信息披露的相关因素,以期对未来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文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会计信息披露的根源、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的模式及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审计的相关问题,并运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与信息质量的关系,力图构建我国未来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模式。在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中,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工具,首先分析了基于“两权分离”下的信息披露的“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及“产权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使信息具有某种程度的私有属性,具有了成为商品的可能性,并部分缓解了可靠性与有用性的矛盾。接着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网络环境下模式变迁的历程,在从初步到高级信息披露模式中,信息化建设、理论成熟度提高、业绩好的企业的示范作用等内外部动因对信息披露产生了重要影响,政府监管及成本效益因素是对信息披露模式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本文重点对“事项法”进行了分析,虽然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事项法”会逐步取代“价值法”,基于此的信息披露会成为未来主要信息披露模式。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与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对股权特征、审计特征、行业特征、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等变量加以控制的基础之上,得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与信息质量成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为进一步加大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提供了理论支持。最后,本文对未来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进行了展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提供者,信息披露方式多元化,随着自助式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会计信息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监管需进一步加强,其有别于传统的信息披露监管,审计的方式、方法及审计理论都面临重大的变革。

潘东高[9]2003年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理论和方法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繁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以互联网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为本质特征的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对会计行业也已产生了深刻影响。IT引起的变革浪潮正在冲撞着会计的海岸线,它改变了商业运营的方式,信息需求者需要用新的信息模式进行决策,内部会计和对外报告会计都必须改革。创建第叁次浪潮中的会计范例,促成组织上的和行政上的变革以实施这一新的会计范例已成为信息化时代会计理论和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 会计理论和方法博大精深,本文着重于对网络环境下会计理论和方法的部分前沿及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主要有: 第一,网络环境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准则的影响。本文从会计与环境的关系出发,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现代会计概念框架,通过比较“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者会计目标观,指出了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在分析网络经济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会计目标模式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并在分析了会计基本假设的现实窘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修正的观点。本文从纵向历史和横向比较两个角度分析会计准则的适应性问题,在分析美国的安然事件对国际会计准则变革的走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经济是消除各国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制约和桎梏,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强大利器的观点。 第二,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问题。本文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并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构成要素出发,分析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传统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特征及其演进规律,研究了新兴网络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特别是计算网络技术对会计系统组织和会计信息生产的作用,数据库技术和金融电子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影响,信息技术对Intranet/Extranet/Internet及网络财务的影响。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两种发展方向以及基于Intranet/Extranet/Internet的传统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武汉且工大李博士论文:网络环瑰下奋计班婚和矛法若千问趁研究作者:‘东禹2003.5的网架结构;提出了未来会计信息生产模型以及基于新兴网络信息技术的技术平台架构;提出了建立事件驱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第叁,会计软件发展趋势问题。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会计软件是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灵魂。本文对我国会计软件技术特点、功能结构特点和市场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中西方会计软件的差异,提出了会计软件产业应对挑战的策略,指出认清中西方会计软件差异的实质,扬长避短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培育和建设好软件服务业是建立开放、充满活力的软件市场的前提。对网络环境下会计软件的功能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提出了会计披露向会计频道视图功能方向发展,会计决策向专家型智能性方向发展的必然性。 第四,网络环境下审计技术和方法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特征,降低和防范审计风险的策略;根据审计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在现阶段实施并行审计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并行审计技术的相关要求:分析了rr审计的评价技术,指出了我国大力加强rr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第五,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问题。本文分析了信息系统的风险与安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技术,根据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提出了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风险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即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监控机制模型、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预带模型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 本文最后以江汉油田这一大型国有企业为样本,根据笔者主持和参与的《油田企业网络财务实务的研究》和《油田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及网络财务信息系统的研究》两个科研课题的部分成果,以及所参与的江汉油田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历,对基于Intrane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建立适应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会计信息系统原则、方法和步骤,并对当前基于Inirane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实际影响进行了评估,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刘国英[10]2005年在《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是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对外报告,包含了财务报表、其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等叁方面的内容。本文研究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不仅仅包含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结构,还包含财务报告实现的方式、手段和工具。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带来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工具,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应该如何去推动财务报告模式的演进?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本文试图理顺现有各种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剖析信息技术对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改进的各方面影响,比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优劣,从技术层面研究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变革的有效途径。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章:研究综述。主要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网络财务报告概述。界定财务报告和财务报告模式的概念,阐述网络财务报告的内涵及层次、网络财务报告的特征和现有问题,以及网络财务报告对现行财务会计理论产生的影响。 第叁章:网络财务报告现状。阐述网络财务报告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四章: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分析。主要分析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技术支持、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改革的着眼点,并对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改革展开讨论。 第五章:基于扩展标记语言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分析与展望。本章着重分析和展望一种最有发展前途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基于扩展标记语言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其核心技术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基于扩展标记语言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财务数据的标准化问题,本文认为,在这种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下,财务报告的使用效率将大幅提高,并为将来更好地解决实时化问题奠定基础,因此是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 网络财务报告模式重构。本章主要探讨通用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通用财务报告模式的定制化发展——定制化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论证了

参考文献:

[1]. 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D]. 陈茗. 西安理工大学. 2009

[2]. 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实时化模式研究[J]. 胡文海. 财经界(学术版). 2012

[3].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模式研究[D]. 魏清. 武汉大学. 2004

[4]. XBRL财务报告标准研究:市场反应及标准扩散[D]. 赵现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5]. 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研究[D]. 蔡苗. 中南大学. 2008

[6]. 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研究[D]. 陈秀伟. 安徽财经大学. 2011

[7]. 基于XBRL的网络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D]. 崔子栋. 石河子大学. 2008

[8]. 网络环境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 方健. 河南大学. 2008

[9]. 网络环境下会计理论和方法若干问题研究[D]. 潘东高.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10]. 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研究[D]. 刘国英. 山东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