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运维风险隐患发生机制及预防分析论文_张荣峰

电网运维风险隐患发生机制及预防分析论文_张荣峰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535000)

摘要:工业生产用电需求量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持续增长,居民生活对电力资源的依赖度也逐渐增加。500kV变电站在电力传输工作中起着枢纽性作用,在工程建设和电网运行过程中,为了保障电力枢纽的稳定运行,继而向用户提供质量高的电力资源和供电服务,必须要仔细研究变电网运维中各类风险隐患的诱发机制,并采取及时的预防新措施,最大限度上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网运维;风险;预防

一、电网运维特点分析

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首先包含了设备的定期巡检以及其安置场所的环境卫生、养护等,同时还包括临时抢修、设备隐患点消除、预防性试验等工作。所以,电网运维工作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既包含了直接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同时还涉及到相关规范、章程的编制、执行与完善以及运维设备、人员队伍建设等。其次,输变电线路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到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运维人员的作业环境往往较差,运维工作复杂性程度高。再者,电力故障风险隐患的处理通常需要多个部门、多组技术人员的协调配合,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通常会造成整个处置过程不畅,因此需注重运维的流程性和规范化。

总结来看,电网运维具有工作量大、作业环境差、规范化程度高三大主要特点,伴随着电力故障监测与处理技术的进步,自动化与智能化风险控制系统的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运维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二、电网运维风险隐患点

(一)自然因素诱发的风险隐患

就现有的气象预测及地质灾害预测手段来讲,自然灾害具体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是无法直接预测的,而对于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电网线路,可通过防雷设备的安装来提高输变电线路的防雷水平。对于突然电阻率较高的区域,塔杆接地电阻较高,比较容易诱发雷击跳闸事故,而山地地区的输变电塔杆则增大了暴露在受雷击环境中的概率,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面临不同情况的线路运行环境,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除雷击外,线路受覆冰的危害也较多,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山区,线路极易遭覆冰破坏,另外,线路位置设置不当、冬季对线路巡检工作不到位等也是覆冰问题频发的原因。

(二)人为因素诱发的风险隐患

人为因素诱发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由于电网运维工作量大的特点,作业人员通常要在较差的环境下连续作业,过度疲劳诱发的安全隐患长期存在于运维工作中,不仅影响到运维效率,还会威胁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②输变电线路搭建与当地基建工程施工冲突时,常出现线路被大型机械刮断的情况,进而诱发断电事故,影响到工程施工和电网安全;③农村地区的电网运维中,由于长期存在的焚烧秸秆及农业活动等会影响电网线路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安全知识教育;④由于线路的日常巡检工作不到位、监督管理漏洞等工作性质的失职诱发的风险隐患也是电网运维工作常遇到的问题,必须要加强管理;⑤高压线路附近娱乐活动的开展(如游泳、钓鱼、儿童嬉戏等)会诱发人身安全事故。

三、电网运维风险处置原则

为更好地应对电网运维管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必须建立科学的指导体系和处置原则,实现风险管控的全覆盖和高协同,通过风险的识别、分级、监视和控制来掌握和化解电网运维风险。

(一)强化识别

运维风险隐患的识别是实现对其控制的先行工作,企业中的运维管理部门和电力调度部门需要协调好运维风险识别工作的职责范围,同时电力用户也需要协助电力企业和调度机构做好此项工作。运维风险的识别对于后续防控工作是决定性的,高质量的风险识别工作有助于尽快明确电力故障级别并做出决策,需要从内在风险(电网设备本身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外在风险(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诱发)两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明确分级

风险隐患的分级别管理目的是在对运维可能引发的事故分级的基础上高效率调度人力和物力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根本上讲是根据风险潜在的诱发后果来分级,在分级调配资源的场景下实现多风险的并行处置。在运维风险分级的基础上,将其与责任机制挂钩,充分调动运维队伍地有效资源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

(三)密切监视

开展对运维风险隐患监视工作的目的在于密切追踪风险点的动向,以便于采用动态分级管理,电网运维中的风险隐患监视工作当遵循“分区、分级”的原则。分区即将运维队伍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分配到输变电线路的不同区段中,由上级部门统一管理和调度;分级即在风险分级的基础上落实好监视工作,同时做好运维队伍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四)精准控制

为将运维风险可能引发的后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必须要遵循精准控制的原则,而且在风险处置过程中要与用电用户保持沟通,确保风控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企业应对运维风险的精准控制能力。精准控制还应当以多方案评估和实际效果评估为依据,不断优化、调整风险预防方案及对策,提高运维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

四、电网运维风险防控机制

(一)建立运维风险隐患防控体系

在对运维风险隐患点和风险处置原则分析的基础上,各电力供应企业要根据所在辖区电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下简历风险隐患防控体制,重点强化风险隐患的识别和分级机制,具体可通过成立专门的隐患排查专项小组、利用专业化设备提高运维检修效率等措施落实。

(二)确立分级防控和协调布控机制

上文叙述了风险处置原则中分级防控的具体含义和重要性,在实际落实工作中,首先要确定好不同部门所负责的运维区块,建立部门责任制和组长责任制,将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分配到确切的部门、小组和工作人员上,协调好不同部门间的联防联控机制,将运维流程中所有可能引发风险隐患的地方排除、处理完毕。

(三)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助力风险防控

对于雷击、覆冰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对电网造成的危害,应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来突破这一瓶颈。例如,研制效能更强的避雷器、科学设计架设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能力或采用不平衡绝缘等方式,有效避免线路受雷击闪络情况的发生。所以,电力企业要多与科研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加快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风险可控性。

(四)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工作

正所谓“谋事在人”,因此电网运维重在运维队伍建设。在电网生产活动中,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首先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而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

五、结语

电网运行稳定与安全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用电,同时,伴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其安全性与稳定性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这样的生产背景和市场背景下,运维工作是保障电网可靠性的必需工作,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输变电线路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提升运维效率和质量,维护线路可靠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洪福添.刍议500kV电网输变电线路运行与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200.

[2]罗贤钦.500kV电网输变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J].低碳世界, 2013(22):46-47.

论文作者:张荣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  ;  ;  ;  ;  ;  ;  ;  

电网运维风险隐患发生机制及预防分析论文_张荣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