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信息检索课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地方高校信息检索课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地方高校信息检索课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

伍芳芳

(四川工商学院图书馆,四川成都)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信息检索课程应用型教学实践活动,从信息检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更新、课外实践方式、课程考核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旨在为同类院校开展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信息检索;教学改革;地方高校

一 背景分析

信息检索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如何科学地检索、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一门实用技术课程,它能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结构与产业对接,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若缺失了信息素养教育就脱离了时代发展,因此,积极进行信息检索课应用型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实现应用型人才信息素养教育目标成为多数应用型大学共同面临的课题。因此,在高校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下,把握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现状,探索信息检索课教学规律,改革和创新信息检索教学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二 应用型高校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体系

国内高校信息检索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图书馆开设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第二类是学校根据各专业需求开设的“文献检索”“情报检索”课;第三类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文献检索”“情报检索”“信息检索”专业课。

大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信息检索课程体系为第一类:图书馆开设的“文献、信息检索课”。

(二)课程性质和学时安排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信息检索课程的总学时为16,课程性质为选修课。有些工科类的高校课程总学时为32,课程性质为必修。该课程的学时和课程性质主要根据学校的专业要求来自主选择。

(三)教学方式

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为:理论授课+上机实践。

关于未来自由王国的人类自由劳动,马克思有过一段相当著名的论述,在那段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论述中,马克思强调真正自由王国的自由劳动开始于必然王国的彼岸。但是,他使用“王国”、“此岸”和“彼岸”这种类比的描述并没有带给人们关于自由劳动概念的更清晰的理解,反而引发了理解上的争议。

(四)授课内容

该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包括了: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信息检索方法与技术、信息检索工具与数据库、网络检索、论文写作、特种文献检索等。

也可借鉴当前盛行的慕课教学模式。由于地方高校的信息检索课时有限,课上有很多内容无法给同学们做一一讲解,因此,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通过网上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解答问题。

(五)授课教师

目前该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由图书馆的老师担任,而且大多数都是兼职教师。

三 应用型高校信息检索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未开设本门课程

其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学时的安排上,可让实践学时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实践课内容上可围绕学生专业知识和地方科研选题进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专业和学科实际,优选实习课题。实习过程必须密切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如毕业设计、学科前沿动态等,使学生在实习中能够检索到大量本学科专业信息,以利于其专业论文的撰写。另外,教师要做好实习课题检索失败或结果不精准的教学预案,教会学生如何寻找出错的原因,怎样调整与改进检索策略,从而汲取教训,避免误检与漏检。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实用的。

(二)理论知识过多,实用知识较少

首先表现在学时分配上,据统计,在总学时中,大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实践课学时只占了1/3。其次在授课内容组织上,教师理论性知识介绍过多,课堂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和生活信息联系过少,从而导致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不大。

(三)缺少互动,课堂气氛欠活跃

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方法课和技术课,有很强的教学互动要求。通过教学互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对其学习生活和今后就业的重要性,以此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而大部分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信息检索课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当前应用型高校信息检索课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领导转变理念

长期以来,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领导对信息检索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该课程在学校中不受重视。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首先领导要转变观念,深知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可将信息检索课定为学校的必修课。

(二)重构教学体系

时代在发展,产业在不断进步,应用型高校必须努力适应地方社会的发展水平,适应行业(企事业)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应用型高校的信息检索课,也要紧随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重新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因为培养信息素养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信息检索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应实现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质型的转变;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应用性教学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求授课内容能最大程度地契合学生学习、生活、今后就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要紧跟学生、高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应大胆改革。首先要精简理论性知识,凸显技术技能型特征,教学内容要突显信息素质标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检索技术、信息评价、信息安全、信息伦理提升方法。教育学生不用死记硬背概念术语,重在掌握检索技术,包括布尔逻辑、截词、字段限制等。熟练掌握常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网络信息检索(搜索引擎技巧)、中文数据库检索、特种文献检索和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方法。

1.理论课上增加现场检索演示

可在信息检索课的理论课堂上增加学生现场检索演示环节,通过学生的演示,能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引入慕课教学

若将GMDSS初级现代化理解为以吸纳新技术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则可认为GMDSS准现代化是筛选及设立门槛的过程,应以面向未来开展通信需求研究为主要工作任务,即保留并发展能够支撑E-Navigation战略的先进技术,逐步摒除初级现代化阶段中与海事安全需求不符的技术。

也可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进行专题讲述,然后小组讨论,教师最后来答疑解惑,该模式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自主学习。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得复制的艺术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同,因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其再造才是更好的出路。再造不是直接抛弃过去的所有,而是将自身发展,甚至到极致。艺术作品在每个阶段都会有那个阶段的文化特征,而现代青花瓷艺术特征正是无数个陶艺家汇聚的总和,在众多的个性中存在着共性,是当今社会的物质文化产物。但是在创作的同时又不能完全摆脱传统、与过去断层,因此在进行现代青花创作时必要的需要吸取传统青花文化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深作品的文化内涵才能使现代青花艺术瓷加深印象深入人心。

据了解,湖南科技学院的《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采用专题讲座、合作开课的形式,由各学科老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比如,A 老师负责讲解文献检索基础知识;B 老师负责讲解论文写作规范与格式常识;C 老师负责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应用能力也得到了实际锻炼。因此,地方高校开展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借鉴采用。

4.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合作开课

人工繁育恒河猴CCR5全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人和部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异同…………………………………………………………………………… 王培智,等(6):646

(四)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当前,大多数信息检索课教师一直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尽管这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的是“教”,而不是“学”。该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激发学生“我要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应用型本科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此,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转变为师生、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与启迪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乐于实践。

当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程。

(五)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信息检索考试方法主要是书面测试,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判断、简答和论述等题型。这种基于书面知识的应试考试方式,不能如实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为了适应应用型教学改革发展需求,应积极探讨多元化的期末考试方式,如上机操作、完成课题检索报告、实习作业、采用无纸化考试系统等。同时,合理分配课程考核比例,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在平时考核中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表现,比如出勤情况、课堂表现、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等。任课教师还应积极探讨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

近年来,美国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呈现出的一个明显趋势是跨越地理区域、跨越行政区域、跨越多部门的开放互通管理。美国东部地区的I-95号州际高速公路形成了I-95通道联盟,通道联盟的目标是区域网络之间无障碍互通互联,形成更加安全、开放、友好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通过跨管辖区域、跨交通模式的部署和管理来达到信息资源的无缝衔接。这体现了未来高速公路网络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猪肝中富含铁和维生素A、维生素B2等。维生素A对于老年人预防干眼症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韭菜性温,味辛,具有补肾起阳作用。韭菜中所含的硫化物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韭菜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对增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有一定作用。

(六)编写应用型信息检索教材

据调查,目前国内共有两百多种文献检索课教材,但大部分教材适用于学术型高校学生使用,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教材较少。有的教材缺乏针对性,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信息资源的分布现状较少提及;有的教材则侧重于学术研究型文献检索,忽视实际应用型文献信息资源如市场信息、经济信息与政策法规信息等的推介;很多教材缺乏例题与习题,或者例题与习题的选择不够合理,实践性差。这对于绝大部分正在进行应用型转型改革的高校来说,不适合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地方高校在开展信息检索课应用型教学改革时可以把教材的编写作为转型改革的着力点。

在1∶2 000公路地形图测量中往往需要进行修补测工作,需要补测的区域分布在测区的不同地方,且基本都是远离居住区的简单区域,测量难度不高,但是由于补测工作基本是在项目作业结束后根据业主要求再次进行补充测量的,这时人员和仪器设备都已经撤离,从成本角度考虑,如果使用GNSS-RTK、全站仪进行补测成本是极其高的;从技术角度上考虑,边缘区域的地形图基本涉及不到施工,此项工作往往是为了满足设计出图美观和保证出图面积的需求而进行的,利用GoodyGIS卫星影像数据制作的地形图恰好能够满足此要求。

有水开门与有水关门工况下卧倒门受到的载荷基本相同,因此有水开门工况下卧倒门的力矩平衡方程亦为式(5)所示。开门初始时分别按最大水位降为0.8,0.5,0.3 m进行试算。因篇幅限制,亦不再详细列出。

由四川工商学院图书馆馆长吴章贵教授主编的《应用型信息检索与利用》教材,是多年信息检索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学校整体转型首批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成果之一。与现有的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在下面几个方面做了较大的改革。第一,教材以应用型教学改革为主线,贯穿始终。教材内容从“普遍性”转变为专业性、行业性。我们力求做到与社会发展和地区发展、教育对象相对应,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要求,做到传授的东西有用处,不是空泛的理论、滞后的知识、虚幻的技能。第二,教材坚持以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信息知识、信息文化培养相统一的原则。以信息知识为载体,重在培养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技能,懂得信息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全书以信息素养篇、信息资源篇、检索实训篇、信息获取篇、信息管理篇、信息评价篇为主要内容,贯穿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红线。第三,教材摒弃了传统教材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讲授轻自学的倾向,注重学生自学。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注重指导为主要方式,以基础知识+ 案例教学+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实训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

五 结语

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资源检索能力(检索方法、检索技巧等)、拓宽学生资源获取途径、帮助学生掌握和利用工作、生活、学习中基本检索工具,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素养的有关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的实践能力,让信息素养成为推动学生专业化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工具,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检索课任课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张津.适应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信息检索课改革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02):172-173+178.

[2]吴章贵.高校应用型转变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17(03):1-3+8.

[3]廖文果.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7(06):117-119.

[4]段昌华.应用型本科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J].图书情报导刊,2016,1(01):130-132.

[5]刘雅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信息检索》课程改革初探[J].陕西教育(高教),2016(07):41-42.

本文引用格式: 伍芳芳.地方高校信息检索课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7):71-72,85.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19 年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民办高校信息检索课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MBXH19YB177。

作者简介: 伍芳芳,女,四川德阳人,馆员,学士,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学。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87.025

标签:;  ;  ;  ;  

地方高校信息检索课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