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风筝产业化发展探讨论文_曹龙骋

潍坊风筝产业化发展探讨论文_曹龙骋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摘 要:风筝是我国传统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的今天,潍坊风筝通过走产业化道路开辟了传承发展的新空间,不仅创造出风筝文化的经济效益,而且把产业化的形式作为新时期对风筝文化传承的手段,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相辅相成,成为我国传统艺术传承的典型,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本文在对潍坊风筝的起源、历史、艺术价值整体了解的前提下,探讨其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着重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以此指引其他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潍坊风筝;产业化;文化传承

一、潍坊风筝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风筝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关于风筝的记录大多流传于民间传说之中,所以至今没有一种说法有充分的论据来论证风筝的起源。关于风筝起源的说法比较有信服力的是“巫术说”,纵观我国的民俗史,古代民俗的产生大多起源于群众对神灵的自然崇拜。人们通过放飞风筝这一活动来表达对于神灵的敬畏,并寻求神灵的庇护。

任何一种民俗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区域的文化环境,民俗文化在特定的民族、地域中不断形成和传承,蕴育于特定地域的文化环境之中。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根基深厚,是一座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手工艺人之乡。正是潍坊重视手工艺的文化传统才使得潍坊风筝得以成为中国风筝的鼻祖。

二、潍坊风筝产业化现状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民间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边缘化,这就要求我们探索一条新的道路来保护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产业化道路不仅能够传承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实现文化的经济效益,发展文化经济。潍坊风筝产业化发展自1984年首届国际风筝节开始,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目前,潍坊风筝的产业化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风筝的选材、制作、销售逐渐形成一体,呈链式发展,并且涌现出了杨家埠、永成、天成等一批大型风筝制造企业。

三、潍坊风筝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潍坊风筝产业化程度低,风筝生产规模小

潍坊风筝的产业化发展虽然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势头,但总体上仍然是小作坊生产占多数,只有十几家大型的风筝生产企业。据统计,全市风筝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不足20家,仅占全市风筝生产企业的5%。小作坊式的生产效率低下,必然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利用,资源的浪费,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且,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不便于行业的统一管理,导致行业秩序混乱。

2、潍坊风筝宣传力度低

潍坊风筝享誉全球,但知名的潍坊风筝制造企业却鲜为人知,品牌企业不仅能够带动行业的发展,并且品牌自身的知名度是对企业最好的宣传。要想壮大潍坊风筝产业化发展,实现风筝经济,必须要建设能够带动整个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企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产业化过程中对传统技艺保护不够

潍坊的风筝制作技艺精湛,扎糊绘放技艺在风筝文化传承中不断革新,独成一派,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但当前的产业化生产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缺少了对传统的风筝技艺的重视,潍坊风筝产业在赚得满盆同时,风筝文化的文化意蕴,风筝的制作工艺是否还能继续传承?在风筝流水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中,传统“十一世家”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也逐渐失传。

4、风筝文化的社会氛围营造不够

从风筝的销售对象中我们可以看出,风筝的出口占很大比重,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诚然,在世界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外国人对我们的文化感兴趣是正常的,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缺少关注也是事实。现在过洋节,吃西餐越来越主流化,我们传统文化却逐渐边缘化。对比一下西方的“情人节”与我们自己的“七夕节”的受欢迎程度就能看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处境。风筝在古代是一项很受欢迎的民俗艺术,到如今却是在国外更受重视,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四、针对产业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

1、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

潍坊风筝文化盛名在外,但潍坊的风筝制造企业还没有形成整体的产业链条,企业规模小,生产零散,市场混乱,不当竞争等问题充斥于潍坊风筝的制造企业。针对潍坊风筝制造业小作坊生产泛滥的情况,单纯的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效果,应该适当的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通过政府的干预来整治潍坊的风筝制造业。

2、通过自身品牌建设和借助传媒手段宣传潍坊风筝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流通。企业要建立现代营销理念,一个企业的知名度对其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宣传才能创出企业的知名度,才能调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企业的宣传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通过宣传,消费者才能了解企业的信息。

3、储备风筝制作人才,重视传统手工艺人

实现产业化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产业化的方式保护传统文化,二是发展文化经济,前者凌驾于后者之上。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风筝制造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产业化初衷相悖。当前,对于风筝艺术的产业化开发没有充分挖掘出风筝文化的文化价值,没有充分重视风筝文化的在风筝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没有对风筝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导致风筝文化内涵缺失。

4、通过政府的引导来实现社会对于风筝文化的重视

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积极发挥指引作用,风筝作为我国传统的娱乐项目,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越来越边缘化,这就需要加强国家的干预指导,例如政府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全国各地就兴起了“民俗旅游”的热潮。

结语:

潍坊风筝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相较于其他民俗文化,潍坊风筝较早的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并且在保护风筝文化和创造风筝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潍坊风筝的产业化程度处于较低阶段,产业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我们应当妥善解决潍坊风筝在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大产业化的力度,实现潍坊风筝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并且积极的总结归纳其在产业化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立荣:《潍坊风筝》,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2.柴茂智:《风筝的制作与放飞》,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论文作者:曹龙骋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潍坊风筝产业化发展探讨论文_曹龙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