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远程稽核的创新实践论文_张欣强,邱进煊

(国网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供电有限公司)

摘要:安全为天,质量是本。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影响工程质量因素也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何才能把施工质量实现全过程管控?本文阐述了一种通过“互联网+”技术,创建了配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远程稽核的新模式,它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工作票为管理单元,按工作票所列任务票票进行质量远程跟踪稽核,实现工程完工、质检完成、整改完毕,工程竣工即可零缺陷投产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速度和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配电线路;施工质量;远程稽核;新模式;实践

安全为天,质量是本!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影响工程质量因素也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怎样才能把施工质量真正实现全过程管控好?我们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了配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远程稽核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为模型,以规范设计资料为基础,以标准建设规范及施工工艺为准绳,以工程项目为管理主线,以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票为管理单元,将配电线路工程的杆塔基础及组立、横担及绝缘子安装、拉线安装、线路架设、柱上设备安装、接地装置安装、变压器台架及设备安装等环节,列入计算机的质量稽核流程,由现场安质员通过手机APP终端,将现场施工工艺照片和测量、测试数据实时上传到质量稽核中心,中心的远程安质员审阅上传的施工工艺和测量测试数据,核实并填写实际使用的设备材料数量,完成远程质量稽核,实现工程完工、质检完成、整改完毕,工程竣工即可零缺陷投产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速度和效率。

1 研究施工质量远程稽核的背景

一是为适应国网公司强化质量管理,防止和减少质量事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现在正是国网公司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攻坚期,与之前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注重品质的要求,国网公司已向国务院立了军令状,要打造“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做到投资精准、措施精准、管理精准,确保效率效益和工程质量,必须强化工程验收、签证、竣工结算资料准确性等重点环节的管理,避免工程虚假验收、虚假签证、虚假结算的发生,杜绝工程把关不严、审核不认真等造成经济损失和施工质量差的现象发生,全面实行施工过程质量监督和管控,实现“零缺陷”移交,保证投产后不发生因工程质量原因造成的电力生产事故,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二是国网公司大力推行设计典型化、标准化、模块化,全面执行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全面应用标准物料,按照标准化工艺进行施工。国网公司于2016年3月发布了2016年版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架空线路分册和10kV配电变台分册。

三是施工质量差严重影响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据不完成统计,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公司配网工程项目数为101个,因配电网施工质量引起的设备故障事件就多达75起。其中,造成倒杆断线的就有19起,造成配网跳闸停电36次,累计损失电量达293.76万kWh,抢修人工570人次,抢修费用26.46万元,抢修耗时最长22.82h,而且呈现递增的态势。

2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国家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国网公司也加大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力度。2016年,公司就有各类工程108项,投资总额达8700多万元,其中,配网改造和大修就有79项,投资3600万元。由于配电工程点多、面广、任务重、送电急,施工质量存在较多管控不到位的现象,造成施工过程中或投运后发生故障影响电网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纠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设计力量薄弱,设计人员专业水平差,设计深度不到位,设计不严谨,设计变更不及时等。大部分挂靠的设计公司,设计人员少,设计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承接的设计项目又多,为了赶任务,往往没到现场开展深度的设计勘察,简单套用典设图纸,造成施工时材料不适用、设计变更多,设计变更和提供设计图纸和资料不及时,设计错误和漏洞较多等。

二是施工队伍质量意识差,盲目追求进度,施工队伍只凭经验做,不熟悉新技术新工艺,施工缺乏质量监督与管控,偷工减料现象严重。

三是监理力量薄弱,现场监理不到位,监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现场监理留于形式。

四是工程以包代管现象严重,施工现场质量把关力度不够,验收不到位、验收留于形式,缺陷隐患整改不及时,验收耽搁时间长,工程带缺陷投运等。

3 配电线路施工质量远程稽核系统

配电线路施工质量远程稽核系统是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工作票为管理单元,以《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为模型,以规范设计资料为基础,以标准建设规范及施工工艺为准绳,按照每张工作票的工作任务,依照杆塔基础及组立、横担及绝缘子安装、拉线安装、线路架设、柱上设备安装、接地装置安装、变压器台架及设备安装等环节统一制定的质量稽核标准要求,由施工现场安质员和稽核中心远程安质员协同对施工质量开展检查和核验,包括对安装工艺质量和设备材料数量及杆坑深、土质、运距、地形、档距、交叉跨越、接地电阻等测量测试数据进行稽核,对不符合工艺或达不到质量要求的立即退回,由现场安质员督促施工队立即整改,直至通过质量稽核。质量稽查的影像和数据资料保存在数据库,需要时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查阅。工程完工并全部通过质量稽核后,系统会自动产生本工程的施工质量稽查报告、实际工程杆塔明细表、工程材料核实签证单和工程地形、运输、交叉跨越测量报告单,作为工程竣工和验收的重要资料。

3.1施工质量远程稽核工作模式和业务流程

通过现场安装了质量稽核APP的手机或与APP连接的WIFI数码相机或便携式网络摄像机,通过4G网络将现场已完成施工的安装工艺、使用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拍照,对工程测量和测试的数据填入手机APP,APP实时将照片和数据信息上传到远程质量稽核中心,由稽核中心远程安质员通过远程质量稽核工作站对上传的照片和数据进行审查,也可以通过调取或调整现场装设的便携式摄像头,获取所需的现场图像信息,将稽查情况及时填入系统。对发现的不符合安装工艺要求或施工质量不达标的任务项,通过系统及时反馈给现场安质员,督促施工队立即进行整改,直至通过稽核。系统会自动按项目工程对每张工作票施工质量稽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形成各类所需的数据和报表。施工质量远程稽核体系拓朴结构如图一所示,施工质量远程稽核业务流程如图二所示。

3.2 施工质量远程稽核主要相关人员及工作内容

监控中心远程安质员:负责将计划工程项目、工程设计资料、ERP出库单等导入稽核系统,增补或修正标准质检库,对上传的质检照片和数据进行稽核,也可通过现场便携式摄像机获取所需的视频或照片信息,稽核不合格的即时返回给现场安质员督促施工队整改,整改后重新稽核,直至通过。对施工质量稽核发现问题进行分析记录,工程完工并全部通过质量稽核后导出系统工程质量稽核报告、完工后的线路杆塔明细表、工程验收签证单和工程测量、测试报告单等,提供给结算中心作为工程结算依据。

施工现场安质人员:应用现场移动APP终端或连接APP的WIFI高倍数码相机,按照施工任务标准稽核图示及稽核内容,对工作票所涉及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材料安装情况进行拍照,同时将相关的测量、测试数据填入APP后完成上传到监控中心。根据监控中心远程安质员要求,正确摆放和连接好现场便携式视频设备,按照系统回退的不合格质量信息,报告现场监理人员,协同督促施工队完成整改及重新拍照、测量取数后上传,直至通过质量稽核。

现场监理员:负责对反馈的质量不合格情况进行确认,对整改后的质量情况进行确认,对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进行确认。

施工负责人:负责落实对质量稽核回退问题及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整改,直至通过稽核。

设计人员: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提供设计变更及变更后相关设计资料。

各级管理人员:应用APP终端,查阅现场施工及施工质量情况,查阅相关工程施工质量的汇总、统计和分析数据。

4 配电线路施工质量远程稽核应用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本公司近年来发生的因工程质量原因引发的线路故障(事故)统计分析,平均每月发生故障为3.57起,平均每起故障造成3.92万kWh的电量损失,全年损失电量为167.93万kWh,损失电费82.84万元,因事故产生的抢修费用每年约为15万元。组织隐蔽工程及竣工验收、验收后缺陷整改等产生的费用大约每年在18万元左右。公司开展配电线路施工质量远程稽核后,将有效消除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杜绝因施工质量问题引发的线路故障(事故),简化工程验收等每年公司可增加约116万元的经济效益。如果福建9地66个县公司全面推广应用,每年将增加7645万元产值。

随着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推动公司向精益化管理的更高阶段迈进,为全区的经济稳步发展和用电安全有序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支撑。

5 配电线路施工质量远程稽核的优点

5.1 国内领先。配电线路施工质量远程稽核,应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移动4G通信技术,成功将工程现场施工安装工艺及测量、测试数据实时上传到监控中心,由远程安质员协同现场安质员完成工程质量的稽核,构筑完整的工程施工质量实时监督管控体系,科技含量高、技术领先。

5.2 简单、方便,易用。监控中心远程安质员只需用浏览器登入质量稽核系统,即可对所有工程施工质量稽核信息进行浏览和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远程稽核。现场安质员使用装有质量稽核APP的安卓手机即可将工程施工安装情况实时上传给监控中心,人机界面简单直观,每个任务均有标准质检图示和所需的质检项目,一般人员均易操作和使用。

5.3 实时性、及时性强。系统通过4G网络,传输速度快,能实时将1080P高清图像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当4G网络因故中断,移动终端APP将现场拍摄的照片和测量、测量测试数据缓存在终端机上,直到4G信号恢复后,自动将缓存信息及时上传到系统。

5.4 全过程、全管控。配电线路施工质量远程稽核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工作票为管单元,从配电线路第一张工作票开始至最后一张工作票,票票完成施工质量稽核、整改,真正实现工程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管控。

5.5 求真务实。针对施工过程的隐蔽工程、土质等实行即时稽核,对汽车运距、人力运距、地形由稽核系统采取GPS信息,自动计算,避免人工确定容易弄虚作假或虚报、高套现象。

5.6 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应用。配电线路施工质量远程稽核是以国网配网典设为标准,按照配电线路工程标准验收卡,按照标准施工工艺要求,制定标准质量稽核库。它将极大推动典型设计、标准施工等的应用。

5.7 提高工程效率。在当日施工任务完成的同时,即可完成当日任务的验收和整改,做到电力工程施工“三同时”——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整改,实现工程完工、签证和验收完成、整改完成,使得工程完成即可零缺陷投产运行成为可能,避免因工程验收时间长、整改不到位等延误工程送电投运,也节省了大量验收环节的人力物力。

6 结语

电力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工程质量因素也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只有对施工工艺标准质量和设备、材料数量加以监督和管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将质量管控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方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实行施工质量远程稽核,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工程质量管控模式,对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有降防止因工程质量而发生线路故障或事故,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也极大地提高了配电线路的本质安全,具有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论文作者:张欣强,邱进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基于“互联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远程稽核的创新实践论文_张欣强,邱进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