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栽培种植探究论文_尼牙孜汗•牙合甫

关于林业栽培种植探究论文_尼牙孜汗•牙合甫

身份证号码:65220119741011XXXX;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在我国发展趋势逐渐稳定的状态下,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而林业工程的开展,则是对这一问题进行延缓的重要举措。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林业工作者就需要对自身的工作原则以及工作理念进行适当调整,采取合适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林业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林业工程;栽培技术;种植技术;方法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林业工程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林业工程的推进能够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林业工程也是强化我国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行业之一。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林业栽培技术以及种植技术进行创新,是当代林业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一个课题。

1林业栽培技术

第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林业栽培种植技术的高效应用,不是盲目开展,需要坚持既定原则,例如,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国土资源丰富,气候、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栽培林木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改变原有的模式,种植需结合林区实际情况。林区还应强调引入先进的新型技术,例如,嫁接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定期开展研究讨论活动,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升和优化栽培技术水平。

第二,在栽培阶段,为了强化苗木本身的成活率,提高其自身的防御能力,需要对苗木枝干进行加固处理。通过人工的方式,强化其本身的防御效果,使其能够抵挡外界因素所造成的伤害。一是,在此阶段,可以利用草绳对苗木枝干进行捆绑,以此对苗木形成加固,强化其本身的稳定性以及抗伤害性。并且,当强风天气来临时,草绳也能够形成一定的抵御效果。二是,可以通过涂白的方式对苗木枝干进行处理,这一方式主要适用于冬季。涂白材料的存在,能够降低苗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并且不会影响其本身的呼吸,能够对寒冷天气形成抵挡。

第三,在栽培期间,应注意贯彻适地适树的工作理念。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区域的气候环境以及地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开展森林培育工作的过程中,针对于不同的环境,所能够选择的种植方式以及栽培树种也会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为了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以及成活率,需要对原本的栽种模式进行调整,保证整体工作的灵活性以及有效性。在此期间,还需要了解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例如嫁接技术以及无土栽培技术等等,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栽培水平,为整体种植工作的推进形成保障,强化林业发展的效益。

第四,在栽培期间,需要注意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及控制。在对病虫害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推进工作:一是,在开展栽培工作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翻新处理,将其内部存在的病虫害残体进行清除,从根本上控制病虫害问题的产生;二是,在栽培前,需要对树种进行化肥浸泡处理,加强树种本身的抗病性以及抗虫性;三是,病虫害是影响树木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强调病虫害的防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防治手段。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增强树木抵御病虫害能力。充分了解树木实际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害,必须第一时间采取对应的技术加以预防,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在栽培期间,工作人员可以引入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天敌防治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控制,防止其自身的快速扩展,影响到苗木的成活情况。针对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这种方法有着见效快和效果明显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消除病虫害。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有着效果持续和破坏性较小的特征,属于保护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此外,科学监管林区,例如,在适当的季节喷洒合适的药物,以增强树木抵抗力。

第五,在栽培期间,工作人员应加强栽培管理的力度:首先,应定期对土壤的水分进行勘察,结合实际的天气情况控制浇水量。比如,在干燥天气加大灌溉量,在雨季天气减少灌溉量,防止造成苗木根系腐烂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不仅要完成基肥施肥,同时还要进行定期追肥,结合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对氮肥尿素的施加含量进行处理,确保苗木不会产生营养过剩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保证。此外,需要定期进行除草处理以及防冻处理,比如在冬季时要对树木进行涂白,在春季时要对其进行灌溉,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栽培的后续管理比较关键,直接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最后,应尽量选择在春季进行栽种工作,因为在这一阶段土壤具备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为苗木提供充分的生长条件。但在此阶段仍旧需要注意,要对土壤进行水分补充处理,并需要在完成灌溉工作后,对根系进行压实处理,保证根系能够与土壤形成紧密结合的状态,加强树木本身的生存稳定性。栽种的季节有着一定的规律,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确保苗木生长阶段的顺利,能够依据相应季节的有利条件健康生长。

2林业种植技术

第一,精选树木。要想提高林业栽培种植水平,应科学选择树木,只有树木选择恰当,后续的种植、养护等工作才能顺利实施。树木种类繁多,不同的树种种植条件各异,因此,选择树种时需要考虑具体的环境因素,例如,土壤、气候、湿度条件等,结合林区实际特征展开分析。此外,还应详细了解树苗质量,合理管控成本。

第二,针对于林木种植来说,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一定要对树种的选择工作形成高度关注,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种植环境以及种植功能进行树种选择。同时,在此阶段,还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参考,尽量选择一些成活率较强的树种,保证工程效益,拓展绿化面积。由于林木其本身属于生长较快的树木种类,能够在短期内看到工程效益。林木种植具体操作为:首先,应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树木生存条件,优化选择树种,保障树龄、直径、树冠等都符合既定要求,控制好造林密度。树坑要比土球高30cm,直径超过土球宽度50cm以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检测土质。苗木定植前喷施生根粉溶液,保障定植成功,及时培土浇水,沿沟槽完成灌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一般在5~10月防治溃疡病,7~9月防治美国白蛾,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其次,针对牧草种植地操作主要有:牧草栽培种植前需对种植地深耕细作,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冬天浇冻水,春天地表解冻后进一步耕地,保障地面的平整性。牧草播种前期可以将磷酸钙作为底肥,具体施放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每年的5~6月除草,防止杂草和牧草混杂,牧草收割完成,及时对种植地块进行养护。

第三,在种植阶段,应合理地进行化肥选择。比如,可以选择一株样本植物,利用化肥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将其与同阶段种植的其他正常苗木进行对比,确保化肥能形成较高效益后,方可对其进行大面积应用。再者,在栽培期间,需要对树木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调整,保证树木本身能够得到充足的生长环境,促使森林资源的丰富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工程并不是一项短期内就能够看到成效的工程类型。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较大的工作耐心以及决心,并结合实际的情况对栽培以及种植的方式进行创新调整,以此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提高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友龙. 林业造林种植技术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284-284.

[2] 关昊为. 我国林业种植模式及养护管理探究[J]. 现代园艺, 2017(24).

[3] 李雪晶.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探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7(11):274-274.

[4] 刘雷. 探究林果业种植中的设施果树栽培新技术[J]. 现代园艺, 2018(14).

[5] 周威.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要点[J]. 种子科技, 2019(8):87-87.

[6] 张林. 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技术[J]. 山西农经, 2017(18):60-60.

论文作者:尼牙孜汗•牙合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关于林业栽培种植探究论文_尼牙孜汗•牙合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