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论文_亢春磊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论文_亢春磊

(包头供电局 014030)

摘要:新时期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水平的逐渐提升,对与之相关的技术依赖程度加深。在此背景下,为了保持电力工程生产实践中良好的技术含量,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则需要考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系统阐述,以便为电力工程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方向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概述

将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有效整合,创设一个能够自动运作的系统结构,进而形成自动化电力系统。具体而言,自动化电力系统运作流程是,首先,在特定范围内的中心区域安装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便是电力系统运行核心。然后,由中心网络向四周覆盖延伸。此外,在变电站等场所还可以设置远程监控、信息服务的平台,从而构建一个全面且立体的网络结构,提高数据信息传输速度。最后,还可以应用核心网络系统调控整理情况,记录电力系统使用期间的所有安全信息数据,形成完整报表,为日后完善与改进提供参考。

2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面临的问题

(1)运行效率难以得到提升。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软件设计、网络布线方面,例如,控制技术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软件设计需要耗费太长时间,上述问题给自动化系统带来的影响往往难以忽视。另外,由于自动化系统内部的网络结构复杂程度极高,负责自动化系统操作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又无法得到保证,种种情况交织在一起,导致系统始终无法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操作人员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运行效率。(2)建设电力工程的成本居高不下。随着电力工程的发展,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暴露在人们眼前,现阶段已建设完毕的电力工程,普遍存在因循守旧的情况,在选择控制系统时,没有结合自身情况,而是将常见的集成控制系统作为首选,由此而导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资源的大量浪费,其二是建设成本的增加。从本质上来说,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缺少技术创新,有关人员无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解决问题。(3)电力工程所应用技术较为落后。对电力工程而言,自动化的目的是打破人为管理存在的制约,例如,时间长、效率低和运行速度慢,正是因为如此,对便捷性更好的自动化设备进行引入,才显得更有必要。实践表明,只有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有选择性地引入,才能给电力传输在准确性和时效性方面应有的保证。到目前为止,自动化设备有误差存在的情况仍旧十分常见,例如,结构不匹配,与人为管理相比,自动化设备具有的优势,随着误差的增多而荡然无存。

3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

3.1 变电站自动化方面的应用

电力工程实践中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考虑,有利于满足变电站自动化方面的要求,进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质量与效率。具体表现为:(1)电力工程中的变电站运行,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对变电站实施智能化操作,并实现对变电站运行过程的实时管理,全面提升其管理工作水平,满足变电站运行风险科学应对要求;(2)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变电站,可实现对其运行过程的有效监控,消除变电站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促使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变电站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进而提升新形势下电力工程建设水平与变电站的运行水平。同时,变电站运行中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考虑,也能达到变电站运行过程自动化控制的目的,从而满足现代电力工程的建设要求,为变电站的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3.2充分发挥网络结构的作用

网络结构具有的功能,对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具有解决作用,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因为网络结构可以将不同系统所存储的数据和信息互换,系统具有的高效性和安全性,自然会因此而得到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在完成互换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后,就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配置,在此过程中,自动化系统起到了无法被替代的协调和管理功能,因此,网络结构的作用应当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3.3科学设计配置方式

我国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因此,要想实现安全管理,在对电网综合进行自动化设计时, 就要对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保证最终设计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具体作业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时 ,可以通过分布式方式 ,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将各个电力系统基本单元进行独立,避免不同的单元在实际作业期间相互影响。(2)二次接线是电力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针对这些区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对电力进行适当简化,通过对多功能继电器的应用,取代二次接线,然后,通过分布方式,完成对主控制和开关柜的科学设计,简化开关内的接线,有效预防各种不当操作的出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3)提升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可拓展和兼容性 ,在电力设备中实现对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 确保系统中各项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3.4引进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备

想要引进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备,就必须增加经济成本的投入。只有在设备购买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采购人员才有对良好质量性能设备挑选的余地,从而选购最有助于企业发展的设备,这样才能够保证设备投入使用后,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相适应,满足充分发挥技术效果对设备的要求。在设备采购方面,应当采购先进设备还有助于电力系统高效安全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但须注意的是,相关人员在设备选购结束,投入使用前,还应当对设备严格依照审查流程进行全面检查,防止出现采购以次充好的设备的情况,使得设备质量不达标,只有检验合格,才可以投入使用,对不合格的应当及时更换,不得投入使用。此外,对使用频率较低的设备,应当妥善保管,并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与检测,一旦发现安全问题,及时进行维修,使其始终保持能够适用的状态。

3.5创新自动化技术

在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极快的当今社会,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对技术水平进行不断更新,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在技术水平方面提出的要求,电力工程具有的核心竞争力自然随之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现实,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是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必经之路。实践表明,要想加快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速度,完善管理系统,降低创新自动化技术需要投入的成本,并且保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很有必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可提升电力工程的发展水平,并保持其良好的建设状况,增加电力工程的生产效益。因此,未来在落实电力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时,应给予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多的关注,并对该技术的实践应用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确保其在电力工程中有着良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实现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磊.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2):98-100.

[2]谢艺辉.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相关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70+72.

[3]蔡连斌.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92.

[4]王鹏.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12):94.

[5]邓海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7(26):149.

论文作者:亢春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论文_亢春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