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途径论文_王海萍

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途径论文_王海萍

甘肃省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44400

良好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中学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 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行为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一点对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途径。

一、榜样示范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航标

“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中职生已具有认知能力,家长、老师、名人、优秀学生等的良好言行和素质对孩子成长,人生观形成起十分重要作用,对孩子行为习惯起着直接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育的主题,教师言谈举止、丰富学识都会给学生以无言教育,因此老师为了让学生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表率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比如讲普通话、用文明语、不随手扔烟头、垃圾等,这样才能形成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与潜移默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用丰富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吸引学生。如果一个老师板书工整,书写很好,这个班学生的作业就干净、整洁,字也写得漂亮。在上微机课时,信息技术老师更要以身作则,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一定要自己先养成良好的上机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在平时不断地强化训练当中,良好的上机行为习惯才会真正地培养起来,总之老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具有直接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要规范、文明,尤其在孩子面前,因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品格。要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个孝敬父母、懂事的人,那么做父母的首先就要做到孝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父母的做法,孩子看在眼里,耳濡目染,也会渐渐地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好习惯。

除了教师和父母亲身示范外,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列举典型人物言行来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比如可通过各种形式宣讲古今中外名家成功事例、名言给学生树立榜样,也可以将学生中间的优秀伙伴行为加以表扬,树立班级甚至全校标兵以供其他学生学习、效仿。通过真人真事良好行为榜样感染使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由感动到行为的转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此时形成的习惯能够影响其一生,老师,父母、名人名言以及优秀生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都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起着典范和导航作用。

二、言行激励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力

适时地给学生以言行表扬或鼓励,从而使他们重新认识自我,逐步改掉一些不良习惯。老师和家长有意识、充满真情的表扬、鼓励、引导是中职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力。

首先家长和老师要经常性沟通,把学生一些好表现、不良表现告知对方。这样家长和老师及时对学生好的表现加以表扬,潜在好习惯给以鼓励,使它们正常地表现出来,不良表现加以引导,从而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习惯,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晚上在家喜欢看电视连续剧,从而影响第二天学习,家长与老师沟通后,可引导学生适当看一些科教节目,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与娱乐的关系,这时学生往往能接受;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难题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激励表扬,学生学得专注,也学得开心。

其次,老师应建立激励性评价体系。激励性评价是激励教育的一种手段,在实施激励性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需求,点燃他们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如: 在语言类朗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课文后,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评价,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三、学生自我修养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保证

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必须得到学生自身的重视,并加以修炼,这样才能标本兼治,事半功倍。

一方面,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政教处设置学生会在内的值班检查组,每日值班组将对学校行为秩序、学习风气、仪容仪表、卫生习惯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另一方面,建立学生互动评价体系,寻找行为差距。中职生虽然具备了一定自我评判能力,他们能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的行为,但对自己的行为评价却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这种评价结果不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持,需要各方面,各因素综合作用。因此学校、家长、老师要通过自身示范、名人名言、优秀生给学生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引领榜样;老师和家长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学生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促进自身良好习惯的发展。

论文作者:王海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途径论文_王海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