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旭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现代建筑创作兴起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迅猛发展,现代建筑创作取得长足进步,涌现出许多代表性建筑,比如鸟巢、水立方等。本文就在概述现代建筑创作的基础上,探讨其表现,以期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现代建筑创作;表现;探究
在现代社会中,建筑数量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审美水平、意识形态的不断提升,现代建筑创作也得到长足发展,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现代建筑创作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对建筑形象塑造、建筑艺术发展等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研究现代建筑创作及其表现,对探索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1 现代建筑创作的建筑设计理论
1.1 现代建筑场所应用
若伯格.舒尔茨江将胡塞尔在创立建筑学之初,就已经将建筑现象引入到当前的建筑学当中,希望借住建筑特定场所赋予建筑环境的意义,来丰富现代建筑设计。对于现代建筑创作而言,场所是一个固有的空间,它是具有材质、形状和质感的事物所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而言,场所并不是一个抽象物体,它是由一个具体形态所组合而成的整体。
1.2 现代建筑风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人类得基本需求是体验生活场景的意义,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加入了很多风景创作元素,是希望借此来丰富建筑设计的内涵。风景建筑和周围环境氛围的一个融合体,它们共同构成现代建筑创作的各项元素。此外,由于风景建筑出现前人与环境是相互隔离的,而在现代的建筑创作中采用风景建筑也是对建筑设计的一次创新。现代的建筑设的创作中还需要展现建筑本身和社会的关系,它不在是单个的独立个体,而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加入风景建筑的建筑设计也是促进风景和城市的融合。
2 现代建筑创造的建筑设计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下的创作方法
一是建筑细部技术化处理,细部是建筑的一个局部,通过对细部技术化处理,利用构件形态来表现力学美,可以处理的细部有节点、雨篷、楼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建筑片段艺术化处理,建筑片段艺术化就是对建筑的某一个片段,比如入口,通过艺术化处理,来增强建筑的美感,比如将入口设计为拱形雨棚等
2.2 适用性原则下的创作方法
首先正确理解建筑设计结构,在现代建筑创作中,表现结构经常被误解为暴露结构,致使其不能再建筑设计创作中合理运用,导致建筑独特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在创作中,需要正确理解建筑表现结构,禁止为形式构图而采取不合理暴露建筑设计,确保现代建筑创作的实用。
其次,避免艺术与技术的误区,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艺术虽然是创作的重要追求,但不能将艺术与技术混为一谈,更不能用艺术取代技术,艺术是依赖于技术而存在的,必须在满足技术合理基础上,通过融入艺术,来提高现代建筑创作艺术水平[2]。
最后,认识结构表现的局限性,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必然是会受到技术水平现状限制的,特别是创新结构形态的建筑创作,对工程技术更为依赖,所以,在创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因素,来确定建筑创作是否可行。
3 现代建筑创作创新性
3.1 形态多样化
建筑形态是现代建筑创作的直接表现,呈现出形态多样化的特征,一是指在建筑设计个人理念、对建筑理解等因素影响下,现代建筑形态中异形、非线性形态越来越加多样。
二是在现代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现代建筑造型也开始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更为重视,充分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通过与地形地形、自然环境间的协调配合,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时代感与自然融合的现代建筑创作日益涌现。
3.2 技术的创新性
第一,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结合结构计算的需求,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迅速快捷的实现三维分析、结构整体分析以及动态分析,提高计算分析的精确化,计算的结果更加符合结构受力实际情况,对现代建筑创作结构的合理与否提供了准确依据[3]。
第二,随着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对建筑结构要求也不断提高,促进了现代建筑材料、结构体系的发展,结构技术也不断创新,可活动建筑越来越多,主要体现为可开闭屋盖、可展开和可折叠结构两方面,虽然在目前其应用相对较少,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其应用前景会愈加广泛。
3.3 材料的多元化
材料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材料种类的不断增加,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许多不可能实现的建筑创作在多元化材料的当代,也逐渐变为可能。材料的多元化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首先常规材料方面,比如木材、砖石、混凝土等,通过技术的融合,来改变材料原有的力学性质,提高其综合性能,并结合其他材料共同使用,为常规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4]。
在新型材料方面,随着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建筑新型材料不断涌现,比如纳米技术薄膜、高强度抗拉纤维等,这些新型材料大多在某一方面有着突出特性,可以解决传统常规材料无法完成的建筑创作结构,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发展也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4 现代建筑设计、创作表现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筑物在建筑工程建造之前,建筑设计师按照建筑总工程的设计任务,将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罗列出来,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并将其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并作为建筑设计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进而方便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进行统一规划 。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是一个较大范围的内容设计,它需要满足空间使用者对空间关系的各种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也就是业主居住的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比如,空间居住者的行走、坐立、卧倒、进食和避寒,这些是建筑设计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其次,便是空间居住者的心理需求,必须建筑设计的隐私性、适度的光线和适宜的方高度等等,在以上因素都满足的条件下,建筑设计还应该满足空间居住者的精神需求,简言之,是对整个建筑设计的艺术性要求。
然而,现代的建筑设的创作中还需要展现建筑本身和社会的关系,它不在是单个的独立个体,而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虽然新时期下的建筑中,一些古代文明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我们一旦看到古代建筑的遗址,仍然心存敬畏和感动,对此,现代建筑设计要将其传递下去,使得建筑设计本身不仅有艺术性,它还能将这份艺术传递到城市文明建设当中。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建筑创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对整个社会生活秩序、群众生活水平等起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现代建筑创作手法越来越多,了解这些创作手法,掌握其表现,是现代建筑设计者应当重视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方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运用[J].门窗,2014,07:199-200.
[2]颜红影,马海元.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创作[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64-166.
[3]文丽丽,胡建丽.现代建筑创作需要注重文脉[J].低温建筑技术,2011,03:22-23.
[4]史向红.关于传统的古建筑、仿古建筑与现代建筑创作的一些思考[J].建筑知识,2011,04:124.
论文作者:陈茂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建筑论文; 现代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技术论文; 形态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