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突飞猛进突破行政垄断束缚--东方集团进军电信业_投资论文

民营资本突飞猛进突破行政垄断束缚--东方集团进军电信业_投资论文

民营资本高歌猛进,冲破行政垄断桎梏——东方集团进军电信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歌猛进论文,桎梏论文,电信业论文,民营资本论文,行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方集团进军基础电信业的传言4月25日终于被锦州港董事会当日发布的公告得以证实。

公告称,锦州港董事会4月23日通过了受让彩虹集团持有的吉通通信股权的决议,并于24日与彩虹集团签署协议,锦州港出资58880万元以每股2元的价格受让彩虹集团持有的吉通法人股29440万股。占吉通现有注册资本41740万元的70.53%。锦州港透露,吉通股东大会已同意该公司注册资金扩增到20亿元,按此,锦州港持有吉通通信股权占其注册资本的14.72%。

东方集团持有锦州港27.13%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东方集团总裁张宏伟同时也是锦州港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而且此次与吉通的投资谈判是在以张为首的几个少数人主导下进行的。因此,尽管是锦州港与吉通通信的合作,但舆论一致围绕东方集团与吉通做文章。

这是中国民营资本首次进入基础电信业,张宏伟又创造了一项第一。

东方集团瞄准电信业

具有传奇色彩的张宏伟近年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让人看到了李嘉诚的影子,领略了他先人一步的气魄与胆识,稳健的投资思路,大手笔的资本运营战略。

东方集团入股吉通的传言盛行时,张宏伟公开的不多的言论里有一句话,“进军电信业一直是东方集团的战略规划。”实际上,他几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东方卫星通信公司。

张宏伟1978年从建筑业入手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发展至1989年,以房地产为主的东方集团与北京四通、深圳万科、广东万宝被国家体改委确定为首批4家股份制改造的民营企业。在这场考验中,张宏伟出人意料地几乎均分了自己公司的全部财产,他个人只占3%的股份。这是东方集团1993年能够成功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至少在政治上他是过关的。

东方集团上市后一举融资2.6亿元,是张宏伟创业前10年积累财富的10倍,他从资本市场上得到了深刻启迪:“从股份公司变为公众公司,财富所有权分散了,但社会财富的支配权成倍放大。”东方集团由此以来确定的经营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证券化、资本国际化、股权社会化。

1994年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东方集团财务公司,标志着东方集团开始涉足金融业。此后,东方集团又成为1996年成立的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寿险公司———新华人寿的主要股东。2000年初,张宏伟坐镇美国,闪电收购民生银行1.3亿股,成为民生银行第二大股东。

东方集团是开拓海外事业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先驱者。1994年,东方集团收购三家美国公司,组成东方集团美国公司,该公司为集团总部获得了世行国际金融公司3000万美元的十年期低息转借款。为其一系列资本运作提供了保证。1997年9月,东方集团参与了美国亚联银行的建立。成为国内外资本对接的桥梁。

以金融眼光做产业的张宏伟说,“投资于资本市场和金融领域,坐等渔利只是一种初级玩法,铺设金融管道,以金融眼光投资,资本与资产双洗牌,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再从资本市场寻求利润最大化。”

依此理念,1995年4月,东方实业公司分别以每股1.3元和1元的价格受让中国石化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持有的锦州港发起人股8400万股,以及沈阳万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法人股7000万股。同时,与东方集团关联的东方集团财务公司和东方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也持有锦州港860.5万股。

经过集团关联企业一系列受让与收购,东方集团最终拥有锦州港总股本的27.13%,成为控股股东。

在金融、港口交通产业之后,张宏伟又瞄上了电信业。这些都是发展空间非常大的战略产业。尽管东方卫星通信公司已成立几年,但并没有电信经营牌照,几乎无法施展功夫。而此时进军中国基础电信业,民营资本至少在政策上受限制。

2000年初召开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张宏伟所在的全国工商联组的委员们倡议电信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应对内放开,张宏伟是持此观点的最积极者。共识很快达成,随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代表小组向大会提案,建议电信业对民营资本开放。

而新颁布的《电信条例》显然接受了来自工商联的建议,条例规定,放开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投资电信业的限制,民营资本所占股份最高可达49%。

据接近张宏伟的人说,总是先人一步的张宏伟随后就与上市受阻后正在私募的吉通通信进行接触。在2001年初,张宏伟即派几人常驻吉通进行秘密谈判与调研。

吉通提供了机会

按张宏伟的投资理念,在董事会说话不算数或者说不能成为大股东,张是不会轻易投资的。按此理念,张几乎不可能仅仅为进军电信业而参股电信业,然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联通这样的“恐龙”型企业也不可能为东方集团这样相对实力太小的民营企业提供“说话”的机会。

而在目前,拥有电信运营牌照的电信运营商中,铁通刚刚成立,仍没有上市的网通与吉通为张提供了可能。但网通已经有默多克、高盛以及中国建行、中国银行等强势资本介入,张宏伟显然不会去凑份子。而此时上市受阻后“饥饿”的吉通通信为张提供了成为大股东的机会。

吉通是1994年由原电子工业部发起成立的两家电信之一,另一家就是联通,两者被认为是打破中国电信垄断的希望。

吉通成立时的总投资仅有6000万元,相对于资本型的电信业来说等于是杯水车薪,但吉通与联通都被赋予了特权。

吉通通信成立之初,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建设、保有和运营当年国家计划的“三金”(金卡、金关、金桥)工程之一:金桥网络。即建立一个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提供互联网接入和数据通信服务的公用骨干网,此计划还被列为九五计划中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同时,吉通还有更令人骄傲的资本;通过自己建设的网络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牌照,这是当时除中国电信外仅有的一张。但吉通从开始就处于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状态,丧失了吸引资本,加速扩张的机会。

联通尽管也几乎是白手起家,但其明确的业务方向使其通过现在多为人所诟病的“中中外”模式引进了14亿美元,初步建立起自己的移动通信网络和高速光纤数据网络,并于去年6月成功上市。

吉通私募一直没间断。1995年,日本软银投资1000万美元后第二年就从吉通撤退。1998年,日本NEC公司与吉通进行大规模投资可行性的商谈也不了了之。同年,IBM的投资尝试也遭失败。最后,仅仅美国南方贝尔与吉通合资成立总值2000万美元的公司成功。参与该项目的一位外方经理说,“如果吉通一开始制定出合适的战略,他们可能已经募集到成亿美元的资金了。”

2000年3月24日,吉通通信组建吉通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获得证监会海外上市的许可,意欲年底在香港上市。但最终失败,除此时中国通信概念已不被投资者看好,吉通生不逢时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吉通究竟想做什么,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并不明确。没有投资者想进入一个不明朗的企业。

此时,吉通已远远地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抛在后面,甚至刚刚成立一年多的网通已经超越了吉通。

吉通从业务发展和未来竞争格局考虑,只有转向私募,引入重要的战略投资人,重新架构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同时,也是打破原吉通通信被彩虹集团绝对控股的局面,在再次争取上市时,有一个让投资人放心的股权结构。

吉通与东方集团几乎一拍即合,双方高层均表示,一切进行的很顺利。

张宏伟缔造资本链条

这是东方集团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项单项投资。而且,锦州港董事会表示已授权经营班子在条件成熟时增加对吉通通信的投资比例,保持大股东地位。

吉通透露还将有比东方集团大得多的国有企业进入,张宏伟谨慎地表示,锦州港至少为前5大股东之一。甚至可能位列前三。由此看来,张宏伟志在必得。

按东方集团的投资手法,通常将项目先置于母公司———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或东方集团财务公司培训,比如锦州港的例子,然后时机成熟再将其置换给上市公司,稳健行事。

但此次入股吉通通信,却例外地以上市公司锦州港为平台。有舆论认为,这是张宏伟在打“国有牌”,毕竟锦州港除东方集团持有的27%多的股份外,其余均为国有股,而吉通通信的经理齐鸣秋也一直重申锦州港为国有企业,淡化东方集团的民营色彩。但这并非全部。

据透露,东方集团还将积极投资于能源交通类产业,而且也将通过锦州港进行资本运作。锦州港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B股与A股的上市公司,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完全能够成为东方集团资本运作的平台。

张宏伟向记者表示,港口业务仍然是锦州港的主营业务。锦州港是我国东北沿海唯一的深水不冻港,是东北、内蒙古地区最近的出海口,随着其第二港口13个万吨以上泊位的开发,届时,锦州港吞吐能力由现在的555万吨达到2000万吨,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区域性枢纽港之一。中国加入WTO后,其发展前景被人看好。

但是,日前锦州港正在扩建之际,加上竞争较为激烈,去年锦州港的业绩出现下滑,负债攀升,业内人士分析,锦州港作基础性公共事业属长期投资,回报慢而平稳。

在这个快鱼吃慢鱼而非活鱼吃死鱼的时代,尤其中国加入WTO之前,大多数民营资本却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进行圈地运动,显然,以资本运作著称的东方集团也不例外。

电信行业在未来以信息化为主的新经济时代具有广阔前景,尤其中国加入WTO后,现在的电信经营资源的价值更加可观。锦州港董事会表示,进入电信业将是锦州港主业调整的一次难得机遇,投资一家全国性电信类公司,将会扩张公司经营领域,增加经营效益,更重要的是,吉通通信境外上市计划实现后,锦州港也将获得资产扩张的机会。这就是张宏伟“以金融眼光做产业”观念的体现。

“电信业会是我们今后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张宏伟站在锦州港董事长的角度这样说。这是否意味着将来资产扩张后,仍会有更新的业务扩张?显然,善长资本运作而非实业的张宏伟将始终以他灵敏的嗅觉与过人的胆识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延长自己缔造的资本链条。

标签:;  ;  ;  ;  ;  ;  ;  

民营资本突飞猛进突破行政垄断束缚--东方集团进军电信业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