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症40例的护理体会论文_李佳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 641200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接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质密度、生活自理能力、疼痛程度以及心理障碍程度改善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改善评分91.4±1.7分,生活自理能力90.6±1.3分,疼痛改善评分90.8±1.5分,心理障碍评分91.7±1.3分;对照组患者骨密度改善评分82.5±1.4分,生活自理能力81.4±1.2分,疼痛改善评分80.6±1.6分,心理障碍评分82.6±1.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

为了总结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体会,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酸背痛、全身性骨痛,入院前无明显外伤病史和轻微外伤史,经X光片、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1]。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4±9.6岁;男12例,女8例。对照组20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8.5±10.5岁;男11例,女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①饮食护理:适量饮食,进食牛奶、酸奶、花生酱等高含钙量食物以及富含Vit D的蛋黄、动物肝脏,每天保证至少摄入优质蛋白质60-70g,Vit C300mg;②日光运动:鼓励患者适当参与散步、慢跑、健身体操、太极拳等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每天上午10点或傍晚坚持运动30min,运动量不应过大,有心痛、胸闷等症状,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生帮助;③骨痛护理: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症状较轻患者可以进行适当按摩或热敷,比较严重则应该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膝关节下垫软枕,剧烈疼痛可以适当使用镇痛药物;④健康指导:护理工作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引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避免饮用过量咖啡、浓茶,戒烟,提高患者防跌倒意识,鼓励患者使用手杖外出活动,提高身体稳定性[2]。

1.3观察指标

向全部患者发放骨质疏松症状改善调查量表,包括骨密度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疼痛程度改善以及心理障碍改善四方面内容,每个方面20个题目,0-5分制,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改善评分91.4±1.7分,生活自理能力90.6±1.3分,疼痛改善评分90.8±1.5分,心理障碍评分91.7±1.3分;对照组患者骨密度改善评分82.5±1.4分,生活自理能力81.4±1.2分,疼痛改善评分80.6±1.6分,心理障碍评分82.6±1.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质疏松是老年期内分泌功能衰退、活动减少、营养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患者骨组织正常钙化,钙盐和骨基质比例正常,但是单位体积骨组织却明显减少,X光片以及骨密度仪都能够明确诊断[3]。老年骨质疏松症原因非常复杂,光照不足、营养元素缺乏都有可能导致发病。骨质疏松是老年常见疾病,患者会出现腰酸背痛、容易骨折等问题,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骨质疏松症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可能把疾病导致的腰酸背痛误认为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而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最终导致全身骨痛和骨折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的正常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4]。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护理干预水平有直接关系,本次研究开展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优质护理,首先在心理上,帮助患者了解骨质疏松症是可以改善的,并为患者详细讲解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从饮食运动、药物使用、并发症预防以及疼痛缓解等多个方面,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有效纠正,选择对改善骨质疏松症有益的形式安排组织老年生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5]。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优质护理也重视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各种符合老年人特点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广场舞、散步、跑步等,通过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和身体灵活性,改善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对预防骨质疏松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丽,王明玲,马超等.老年椎体成形术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循证护理,2017,3(2):183-185.

[2]宋丹.健康教育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8):7-10.

[3]黄月珍,张莹,王莹等.早期康复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6):276-277.

[4]赵希转,安红军.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7):87-89.

[5]苏晓燕.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J].保健文汇,2017,(11):23-25.

论文作者:李佳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  ;  ;  ;  ;  ;  ;  ;  

老年骨质疏松症40例的护理体会论文_李佳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