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红色文化弘扬与发展研究论文

蚌埠红色文化弘扬与发展研究论文

蚌埠红色文化弘扬与发展研究

周静,张安礼,吴小红

(中共怀远县委党校,安徽 怀远 233400)

【摘 要】 弘扬和发展蚌埠地区的红色文化,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载体。蚌埠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其中,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主战场就在今天的蚌埠。在蚌埠这块大地上,革命先烈们留下了众多红色文化。加强蚌埠地区红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研究,对促进蚌埠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蚌埠;红色文化;弘扬与发展

1 引言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红色文化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有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物质文化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文化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文化不仅是软实力,更是硬实力。而红色文化更具凝聚力、向心力。

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将会极大地促进蚌埠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蚌埠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蚌埠地处安徽省的北部,早在民国时期就是安徽省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所在地。这里有奔腾的淮河、有古老的大禹会诸侯的涂山,独特的地理位置,促使蚌埠这块大地与革命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载,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由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领导这次战役”[2]。而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蚌埠市孙家圩子(旧址还在),蚌埠还有怀远县龙亢镇新四军淮上办事处旧址等,可以说,在这里,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英雄们战斗的足迹,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文化。弘扬、发展蚌埠红色文化,保护这些珍贵的革命遗址对促进蚌埠精神文明的进步,无疑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2 蚌埠红色文化、革命遗址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蚌埠市红色文化的研究、革命遗址的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可是蚊子除了,蜻蜓吃什么?蜘蛛吃什么?蝙蝠又吃什么?还有其他的鸟儿,也得将蚊子当饭。要是没有蚊子,万花谷就会少很多生机与生趣。我来谷里几个月,功夫上没什么长进,心里却觉得,每一棵树,每一只动物,每一个人,在这里都是相关的,长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头白猿在晴昼海里叫几声,可能就会引来一场雨,第二天早上,晴昼海里的草头就会盛开,一片紫颜色。”

总而言之,二语习得视觉化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着充足的生命力,同时也表现出极强的烦琐性,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研究工作。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手段和知识实现了持续的结合,技术手段和人类之间的对话,会慢慢组织达成共有认识研究框架,并进一步实现该领域的研究共同体。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根据发展趋势,二语习得视觉化理论和规范方式最终一定会建成,同时促进二语习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从而促使人们的学习逐渐地转变为高智能与高效性。

2.1 对红色文化、革命遗址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不到位

传承红色文化、保护和利用好革命遗址,既是尊重光荣历史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强化弘扬与保护意识。努力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方法大力开展红色文化、革命遗址的价值传播工作。力争让全市人民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理想信念。

未雨绸缪,多方筹措,加大资金建设投入力度。首先,党委和政府应设立专项保护资金进行及时修缮、维护。其次,积极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红色文化的传承、研究筹集更多的资金。最后,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家参与红色文化研究和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这样有利于红色文化发展、传承、研究和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与开发、利用。

2.2 对红色旧址、建筑、纪念馆保护和维修经费不足

第一,塑造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革命遗址资源对广大青少年以及中小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现场讲解员生动讲解、播放观看相关视频和影片,可以让他们了解历史,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而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的自觉意识,提高其为共产主义而学习的崇高目标。

2.3 红色文化管理单位不统一,缺乏完善的保护机制

一辆2014年一汽奥迪生产的奥迪Q5,搭载CAD型2.0TSI发动机和0B5型双离合变速器,行驶里程为100 000km,因发动机抖动、加速无力而送修。

目前,由于管理的单位不是统一的,这就造成了管理混乱的现象,多头管理的结果会怎么样呢?就是没人管理过问。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久而久之的风吹雨淋,自然损失现象屡有发生。对于全市的红色文化、革命遗址的修复与保护到何种程度,缺乏相应的规范文件与切实可行的制度规定。

3 对蚌埠市红色文化研究、革命遗址保护以及传承弘扬的思考

第二,塑造统一战线现场教学点,在全市革命遗址中,有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如蚌埠小南山淮上纪念碑。众所周知,张汇滔将军是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助手,民主革命先驱,淮上军总司令,是唯一一位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国魂不死”的革命志士。“为了救国救民,他无限忠诚并全力协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由于张汇滔先生的特殊身份及其在革命中的特殊作用,此处可以作为统一战线现场教学点。利用张汇滔精神传播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这对于今天我们开展统战工作和祖国的完全统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加强宣传力度与广度,夯实红色文化传承和研究的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红色文化的发展研究、革命遗址的保护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宣传和利用红色文化、革命遗址对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利用红色文化、革命遗址加强广大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不够。

据调查,在革命遗址保护方面普遍存在缺少资金的问题。例如,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孙小圩子,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区有陈毅旧居、邓小平旧居、张震旧居、大食堂和会议室组成。由于旧址原为泥墙草顶建筑物,长期风雨浸蚀,损毁较为严重。修复旧址纪念馆2004年立项,总投资七百多万元。而对于大多数未被纳入文保单位名录的革命遗址,其处境非常困窘,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

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为(93.4±2.3)分;对照组护理后ADL评分为(82.4±2.1)分,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2 加大建设、维修资金投入

全市的宣传、文化、党史、旅游等部门对革命遗址的宣传不到位。由于工作繁忙或者说各司其职,少数政府部门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全市红色革命遗址以及围绕这些遗址发生的历史事件、相关重要人物等都不十分清楚,更不用说深刻了解或主动宣传了。由于缺乏足够的宣传与教育,加之对革命遗址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全社会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以及红色文化的宣传重视程度不足。

3.3 发展弘扬红色文化内涵,打造精品线路,发展红色文化旅游

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教育价值,而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实用价值。蚌埠革命遗址大多在各个县区,有的地处偏远乡村,对红色文化、革命遗址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乡村脱贫,进而建设美好乡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红色文化的发展、传承,应坚持把保护革命遗址与开展红色旅游结合起来。一是要将红色旅游绿色化;二是要红色旅游体验化。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通过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为蚌埠经济社会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TGF-β1表达水平与肿瘤不同临床分期、肿瘤是否种植/转移相关,表明TGF-β1表达指数对临床分期有一定价值,临床上结合TGF-β1水平的检测,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卵巢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行评估,并判定其危害性,评估肿瘤的预后情况,反映肿瘤细胞目前的活性状态。

3.4 强化政府领导机制,完善各项政策保护制度

加强政府领导,统合现有革命遗址保护的相关部门,强化联合机制,形成共同开发新局面。蚌埠在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改变以往由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单枪匹马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局面。要继续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在政府主导下的市民参与、企业资助、银行贷款的多元投资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开发利用的可喜局面。

政府主导,建立包括宣传、党史、民政、广电、旅游等多部门的协调机构;建立集党史军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为一体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红色文化的传承、革命遗址的保护有章可循,进而把红色传承研究、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建立完善的全市一盘棋的观念,科学弘扬与发展蚌埠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上海市高校编写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Research on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e in Bengbu

ZHOU Jing,ZHANG An-li,WU Xiao-hong
(Huaiyuan County Party School of CPC,Huaiyuan 233400,China)

【Abstract】 Carrying forward and developing red culture in Bengbu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PC's ideology and theory.Bengbu area has rich r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Among them,the world-famous Huaihai Battle main battlefield is in today's Bengbu.In Bengbu,revolutionary martyrs lefta lot of red culture.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e in Bengbu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Bengbu.

【Keywords】 Bengbu;red culture;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9)10-0077-02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9年度蚌埠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资助成果”。

【作者简介】 周静(1984-),女,安徽蚌埠人,助理讲师,从事党建研究。

标签:;  ;  ;  ;  

蚌埠红色文化弘扬与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