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在医学实习生管理中应用体会论文_张云林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 2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双因素理论管理模式在医学实习生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进行实习的医学实习生162人,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2组,对照组81名予以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81名实施双因素理论管理。实习期结束前1周进行绩效考核,并评估医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绩效考核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医生及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因素理论用于医学实习生管理中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绩效考核成绩,还能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医学实习生;管理;应用体会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是目前最具争论性的激励理论之一[1-2]。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医学进步的基础,医学实习生作为临床工作后备力量,常因其心理压力大,临床经验不足,患者不信任等原因难以快速适应临床环境、参与临床事务、发挥医疗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双因素理论在医学实习生管理中应用,以期对管理和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有所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进行实习的医学实习生162名,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2组,对照组:81名,其中男46名,女35名;年龄在19-22岁,平均年龄(21.65±1.02)岁;其中本科48名,专科33名;观察组:81名,其中男42名,女39名;年龄在19-22岁,平均年龄(21.05±1.01)岁;其中本科45名,专科36名。两组实习生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双因素理论管理。具体:(1)满足保健因素:①提供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为实习生提供口罩、手套、防护衣等;定期举办有关职业危险防护知识讲座。②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双选”模式筛选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教学,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并不断完善科室查房、临床技能操作、常见疾病诊断等教学培训制度,帮助实习生快速积累临床经验。③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相关科室实习生和科室建立“沟通新天地”留言板,实习生可提意见,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疑惑。④建立人性化排班模式:根据个人排班需求和实际情况,结合科室教学和医疗任务,尽可能满足各实习生现实需求。同时,按照实际工作量和夜班次数、为医学实习生提供适当的生活补贴、夜班补贴,从而稳定实习生的工作态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⑤打造温馨团结科室文化:结合实习生兴趣爱好组织文体活动。(2)满足激励因素:①授权激励机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参与患者管理工作;参加科室管理制度建设。选择一位实习组长,参与实习生管理与教学事务,定期根据实习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带教老师意见及科室投票数进行实习组长的竞聘,优秀组长将获得奖励。②病人满意度激励制度:由带教老师指导实习生参与病人治疗及监护工作,让其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医疗服务中。③自我成长激励制度:医院定期组织医学知识培训,并举办相关理论及技能比赛,优秀者给予奖励。④就业机会激励制度:为优秀实习生提供就业机会及求职培训。对照组:传统实习生管理模式。

1.3观察指标

(1)绩效考核:采用强制比例法进行评估,根据被考核者业绩好坏程度不一分最好、较好、中等、较差和最差,绩效考核良好率=(最好例数+较好例数+中等)/总例数×100%。(2)满意度:选择实习生在院实习期间30名医生及100名享受过该实习生服务的患者,调查医生及患者对该名实习生实习期间满意度,总分100分,评分>85分表示非常满意,60-85分表示基本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注:于患者出院前1d对其进行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描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n(%)描述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绩效考核评估

观察组绩效考核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实习生实习期间医生及患者满意度评估

观察组医生及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5、5.951,P=0.016、0.015 )。详见表2。

3讨论

随着社会进步,对临床医务人员素质要求及期望值不断提高,临床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面临的紧迫任务,医学实习生作为临床团队建设的强大后备军,因其临床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且绝大多数患者对其不信任等导致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着重大冲击,继而影响实习效果。故提高医学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意义重大。既往传统的实习生管理模式仅让实习生重复单一工作,如写病历、跟随查房等,并不注重实习生自身想法。

采取正确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管理依从性,双因素理论将工作动机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部分,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责任、认可、成就等与工作有观的积极感情,是能使员工感到满意、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劳动效率的影响因素;保健因素包括政策、管理、人际关系等与工作有关的消极感情,是使员工感到不满,促使消极怠工、罢工的影响因素。正确应用双因子理论进行医学实习生管理,不仅可以调动实习生工作积极性,还能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结果显示,观察组绩效考核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医生及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与既往报道[2]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双因素理论用于医学实习生管理中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绩效考核成绩,还能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卢李静.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在医院实习生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24(16):166-167.

[2]张培.双因素理论在公立医院人事管理过程中的启示与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6):80-81.

论文作者:张云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双因素理论在医学实习生管理中应用体会论文_张云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