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模式也由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智能集约型、机械集约型。电气工程严重影响我国的工业生产与人民的生活活动的开展,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提高电气工程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利于电气工程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电气工程中如何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完善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
1 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所延伸的一种专业性技术,其自身包括了信息学、机械控制学、计算机语言学等综合知识学科,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一般,当电气工程施工建设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需要先对其进行有效的试验,从而希望能够将自动化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控制进行融合,从而加强其运行的效率。此外,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将电气工程中的各设备进行很好的统筹,有效的提高了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了整个工程运行的成本。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技术的影响,导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针对电气工程自身的特点进行完善。
2 电气自动化的结构构成分析
2.1 电气自动化系统
电气自动化在我国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形式多样,但离不开核心内容。通常情况下,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信号接收:系统利用信号接收,以获取工作指令,工作人员通过操作信号接收与系统之间存在联系,以进行工作信息的发放与传播,起到管理作用;信号处理:在接收信息后进行处理,并将已处理信号输出到电气设备,以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2.2 计算机技术的作用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技术属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电气工程的工作环节中均设置传感器,以及时收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信息与运行信息,计算机技术分析与管理收集到的信息,以避免误差的存在,为下步工作指令的发出提供便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水平,有利于工作人员的使用和操作,有利于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广泛应用,使得电气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提升。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成为电气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已经逐渐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研究,很多高校都开展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理论研究,从而希望能够为国家电气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从社会各界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热度上来看,今后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将成为一个重点的研究应用课题。
4电气工程中如何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完善性
4.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常用的接地系统设计方法是以电力理论为基础,以电力控制理论和电子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TN-S是一种与中性线和保护线分离的电气接地系统,它实现了电力开发和电力管理的科学研究,属于PE线与三相四线制的组合系统。它的出发点是节约社会能源。
4.2建筑工程的电气工程设计智能化
电气工程机电设备应采用单相电气方式,与TN-S相比,TN-C-S的连接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不一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TN-C-S接地系统是电力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接地系统.在保护线和中性线之间建立接口是必要的。一旦用户进入界面,他就需要建立自己的设施。当单相电力负荷比例较大时,根据用户的需要建立TN-S系统和TN-C系统,不仅会将大量随机电流存储在中性线N上,TN-S系统的安全性是智能建筑工程管理的首要考虑因素。而且还会存储在具体的应用中,而且照明用电量也会增加。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N线的发电量增加和三次谐波的出现,容易造成网壳烧损和漏电,增加了N线的负荷。一旦N线与设备的外壳接触,就必须使用地面引线来实现这一目标。
4.3建筑项目电气工程从区域变电所引用
在将供电系统改造为区域性变电站时,电气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异常现象。TN-C-S电气接地系统是常用的,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在TN-C-S系统的设计中,将TN-C和TN-S的不同系统划分为家族,在智能建筑中采用TN-C地线。为了促进智能化、功能化的电气检测系统的实现,在智能建筑中采用了TN-C地线。对于大多数没有特殊要求的电子设备来说,它对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雷电探测设备主要用于探测雷暴天气。与接地有关的电气工作的重点是接地和中性点接地。此外,它还能有效地消除单相电弧接地引起的过电压,有助于保持三相电压的平衡。
4.4报警和消防有关的电子系统
设备维修系统是基于通信、计算、传感等多种自动化技术。雷击将破坏这些电子系统和电气设备,并将传感技术应用于电气设备维护系统。现代建筑中常用的防雷系统包括使用针带组合闪光连接器或镀锌扁钢防雷装置来实现接地配置和收集电气设备的信息。建筑物的暴露金属部分,如钢柱或外墙的金属部分等,传感设备可以定期传递设备的信息,需要通过建筑物自身的加固与防雷系统连接。一旦在信息传输中发现电气设备故障,为了避免外部电磁干扰或雷击,对传感器设备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故障源。在传送信息之前,建立计算机程序,根据故障数据对设备进行准确的检查,这就需要引入通信系统和安装检修设备。内部信息可以顺利传递,当许多电气设备同时运行时,通信系统应用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当多个传感器件同时工作时,为了实现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会产生信号干扰。因此,计算机程序将得到及时优化,电气工程将发挥自动化技术的完美性能。
4.5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控制
对于变电站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我们通过自动化信息处理与控制,提高变电站的设备应用合理性。通过加强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管理,从而保证运行的安全与稳定。通过我们为变电站系统操作人员提供一种非常智能的界面操作服务,从而帮助实现人工实时操作,有效的改善原有变电站的运行环境。并且通过将微型计算机导入自动化系统内,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记录与反馈,针对实际的运行趋势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保证设备出现误差的几率降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相信电气工程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将会作为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因此需加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扩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适用范围,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电气自动化在工程中的应用[J].高明明.民营科技.2018(01).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J].刘银峰,冯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
[3]刍议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张勇师.科技风.2018(12).
[4]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陈蓉,张琳.技术与市场.2016(07).
论文作者:李军,郭金全,张俊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论文; 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