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论文_边红恩,陈团营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论文_边红恩,陈团营

边红恩 陈团营

(河南省中医院 450002)

【摘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肾病也越来越多。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疗效确切,很多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进行文献归纳,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006-02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Bian Hongen, Chen Tuany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He’nan Province,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Diabetic nephropath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diabetes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also more and more. Diabetic nephropathy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y scholars conducted a thorough research,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from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clinical treatment of literature,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Key words】Diabetic nephropathy;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又称为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其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消渴”、“虚劳”、“关格”、“尿浊”、“水肿”等范畴。

1.病因病机

1.1脾肾亏虚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根源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这表明了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尤以脾肾亏虚为主。《素问?奇病论篇》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饮食无节,伤及脾胃,以致脾胃运化失常,蕴积内热,化燥伤津,发为消渴。《外台秘要》中说:“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房事不节制,劳欲过度,肾精亏耗,肾气虚衰,而发消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脾肾不足,后天养护失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倪斌[1]认为肾元不足是DN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与主要矛盾。成氏[2]等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研究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以肾虚为主。万氏等[2]认为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白蛋白与脾肾气虚证相关。

1.2疾病进展的关键是升清降浊失司,浊毒外排失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有清有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升清”就是将有用的物质运输到人体各组织以满足其生理需求,“降浊”就是指将代谢的“糟粕”排出体外。升清降浊失常,则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布全身,代谢糟粕蓄积体内,脾失运化,肾失封藏,变生多种病症。于世家[3]认为西医之蛋白即中医之精微物质,脾化生,肾封藏。糖尿病肾病脾肾亏虚,脾虚则不能升清;日久及肾,肾虚则不能封藏,水谷精微从小便出而为蛋白尿,有一份蛋白尿便加重一分肾损伤。倪氏[1]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就是肾虚气化不利,升清降浊的失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糖尿病肾病的病理产物是痰、浊、瘀、浊毒,这也是其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所在

糖尿病肾病日久,气血阴阳虚损,以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湿、瘀血、浊毒不断产生,机体排出不畅,相互交织郁结,加重脏腑清除负担,致疾病持久不愈。刘氏[4]等认为长时间患有消渴,脏腑气血功能失常,经脉阻滞,气血不畅、水津失常,可出现气滞、湿阻、痰瘀、水停等,病理产物蕴结,日久成毒,毒损肾络而而致DN的发生。郭金玲[5]认为,由于脏腑气血功能失常,病理产物不断产生排出受阻,淤久成毒,损伤肾络,虚、毒、瘀互为因果。远氏[6]认为淤血是糖尿病肾病病程中因虚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也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因素。南征[7]则认为消渴病久病伤络,久病血瘀,血瘀生痰,热生毒,毒伤肾络,肾络瘀阻,所以毒损肾络贯穿于整个病程。

2.临床治疗

2.1 辨证选方

辨证论治为中医的特征,仝氏[8]首辨糖尿病肾病主证、兼证、变证,进一步细分13个证型。主证有4型,分气阴两虚型、肝肾不足型、阴阳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用参芪地黄汤、杞菊地黄丸、地黄饮子、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张氏[9]主张应该以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来辨证分型,根据不同时期的病人主要症候、舌脉象等来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糖尿病肾病Ⅰ期、Ⅱ期患者辨证应为燥热阴虚型,方选白虎人参汤加减;微量蛋白尿期辨证气阴两虚型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临床糖尿病期辨证阳虚湿浊瘀阻型,方选金贵肾气丸加减。

2.2 自拟方治疗

一些学者根据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张氏[10]等通过临床观察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证型总结为阴虚热盛和湿热困脾,因此他在西医的降糖降压等基础治疗上再加上自拟的清化消肿方随证加减,疗效颇佳。邵氏[11]等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日久发展而来,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虚损为本,以瘀血阻滞为标,而瘀血则贯穿于整个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中。治疗上使用健脾益肾化瘀之法,自拟出健脾益肾化瘀的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甚佳。

2.3 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

刘圣等[12]研究发现复方黄连胶囊可降低血糖、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并升高胰岛素的水平。唐氏[13]经临床研究,发现百令胶囊能有效的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并能改善肾脏循环,减轻肾脏损害及改善免疫调节功能,从而促进肾小管功能恢复的作用。杜文涛[14]等发现黄芪针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具有保护作用。

2.4 中药灌肠

郭氏[15]等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以大黄为主的中药灌肠治疗,患者的SCr、BUN、UTP明显降低,并延缓了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改善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远期预后,而且价格更加低廉,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结语

目前对于DN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尚未给予完全阐明,尚无有效的方法来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自然发展进程。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具有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独特作用,能够有效消除尿蛋白,减缓肾功能的损害,并且具有毒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等优点。但是中医药治疗DN目前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辨证分型不够规范,观察指标、疗效标准不够统一,治疗效果不一。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创造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倪斌. 糖尿病肾病的本虚证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5,06:13-14.

[2] 万毅刚,孙伟,王猜等.早期慢性肾脏病尿蛋白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9):801-805.

[3] 王亚茹.于世家教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3):31-32.

[4] 刘越,柴可夫.从痰、瘀、毒论治糖尿病肾病[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824-826.

[5] 郭金玲,赵立新,赵卫.排毒保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J]. 江西中医药,2007,01:37.

[6] 邵帅,远方.远方教授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经验管窥[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2):119-120.

[7] 李楠,南征.南征教授从毒论治消渴肾病撷粹[J].天津中医药,2008,25(2):94-95.

[8] 仝小林,张志远.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4):50—51.

[9] 张宏.糖尿病肾病分期辩证施治[J].医学信息,2011,24(5):2745.

[10] 张晓斌,孔德坤.清化消肿方治疗糖尿病肾病阴虚湿热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8-20.

[11] 景婧,庞博,等.健脾益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Ⅲ-lV期87例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1,30(12):888-890.

[12] 刘圣,唐丽琴,陈礼明,等.复方黄连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与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68-72.

[13] 唐润莲.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2007,4(8):183-184.

[14] 杜文涛,李凤铭.黄芪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43-1744.

[15] 郭俊,陈莉明,常宝成等.大黄为主中药灌肠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研究[J].临床荟萃,2011,18(26):1595-1598.

论文作者:边红恩,陈团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7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论文_边红恩,陈团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