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UM岩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影响研究论文_张文明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管理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量快速增加,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现象愈加严重,对道路沥青的路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岩沥青作为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以其优良的路用性能、简单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经济性,近年来受到国内外道路研究者的青睐。不同于常用的SBS、SBR、胶粉等沥青改性剂,岩沥青改性剂与基质沥青都属石油的衍生物,与沥青具有更好的配伍性,掺加到沥青中不存在离析现象,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而且还能够有效改善沥青的高温性、抗水损性、抗老化性、耐久性等路用性能。目前,我国对岩沥青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对布敦岩沥青(BRA)的研究,但天然岩沥青种类多样,不同类型岩沥青的性能也存在较大差别。UM岩沥青为美国UMEI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的天然岩沥青改性剂,近几年刚引入我国,已在广东省多条道路工程中铺筑试验路。因此,亟需对UM岩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以对其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在岩沥青应用研究方面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道路工程;UM岩沥青;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量快速增加,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现象愈加严重,对道路沥青的路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岩沥青作为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以其优良的路用性能、简单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经济性,近年来受到国内外道路研究者的青睐[1-2]。不同于常用的SBS、SBR、胶粉等沥青改性剂,岩沥青改性剂与基质沥青都属石油的衍生物,与沥青具有更好的配伍性,掺加到沥青中不存在离析现象,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而且还能够有效改善沥青的高温性、抗水损性、抗老化性、耐久性等路用性能[3-4]。目前,我国对岩沥青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对布敦岩沥青(BRA)的研究,但天然岩沥青种类多样,不同类型岩沥青的性能也存在较大差别[5]。UM岩沥青为美国UMEI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的天然岩沥青改性剂,近几年刚引入我国,已在广东省多条道路工程中铺筑试验路。因此,亟需对UM岩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以对其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在岩沥青应用研究方面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改善沥青的路用性能,采用UM岩沥青对沥青进行改性,应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BBR)及旋转薄膜老化试验(RTFOT),全面研究UM岩沥青掺量对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低温流变性能和抗老化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价UM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等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UM岩沥青掺量的不断增大,沥青的高温性能不断提高,低温性能略有降低,抗老化性能不断增强,推荐UM岩沥青最佳掺量为8%;UM岩沥青的添加有效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

1试验原材料及制备

1.1原材料

(1)基质沥青

基质沥青为AH-70号沥青,由泰普克沥青(新会)有限公司提供,沥青的基本性能如表1所示,经检验沥青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 的要求。

表1 AH-70号沥青基本性能

(2)UM天然岩沥青

UM天然岩沥青改性剂由广州优路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提供,对其基本性能进行检测,试验指标结果如表2所示。岩沥青的掺量为岩沥青质量与基质沥青质量之比,试验所采用掺量分别为4%、8%和12%。

表2 UM岩沥青的基本性能指标

(3)集料

试验所采用的粗集料分为:10~15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细集料为0~3mm石屑。其中10~15mm、5~10mm集料为花岗岩,3~5mm、0~3mm为石灰岩。粗集料、细集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4)水泥

为提高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等级,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采用普通C32.5号水泥替代矿粉作为填料,用量为矿料总质量的2.0%。

1.2 UM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制备

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0℃,按已定掺量向基质沥青中加入UM岩沥青,并采用剪切仪器在3000r/min条件下搅拌30min,使岩沥青均匀分散于沥青中,再在150℃烘箱中静置15min,使沥青内部存在的少量粗砂粒沉淀,即得到UM岩沥青改性沥青。

1.3 UM岩沥青改性混合料的制备

沥青混合料级配采用AC-13C,通过试验得出,普通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5.1%,掺量为8%的岩沥青改性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5.2%。AC-13C级配如表3所示。

表3 AC-13级配组成

2 UM岩沥青对沥青路用性能影响研究

根据工程经验,选择UM岩沥青在4%、8%和12%等3个掺量下,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采用DSR、BBR及抗老化性试验,研究UM岩沥青掺量对沥青的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确定UM岩沥青的最佳掺量。

2.1高温流变性能分析

采用奥地利 AntonPaar公司生产的 PhysicalMCR101型动态剪切流变仪,进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研究UM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根据SHRP规范要求,分别对原样沥青和经旋转薄膜老化试验(RTFOT)后的沥青进行DSR试验,采用应变控制模式,对原样沥青试样采用的控制应变为 12%,对短期老化后沥青采用 10%控制应变。通过测试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和相位角δ,计算抗车辙因子G*/sinδ。采用角速度为 10rad/s时所对应的G*/sinδ来评价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G*/sinδ值越大,表明沥青抵抗高温车辙的能力越强。不同沥青的G*/sinδ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沥青的G*/sinδ试验结果(单位:kPa)

从表4中可以看出,UM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等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UM岩沥青掺量的不断增大,沥青的高温性能不断提高,低温性能略有降低,抗老化性能不断增强,推荐UM岩沥青最佳掺量为8%;UM岩沥青的添加有效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

3结论

为改善沥青的路用性能,采用UM岩沥青对沥青进行改性,应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BBR)及旋转薄膜老化试验(RTFOT),全面研究UM岩沥青掺量对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低温流变性能和抗老化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价UM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等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UM岩沥青掺量的不断增大,沥青的高温性能不断提高,低温性能略有降低,抗老化性能不断增强,推荐UM岩沥青最佳掺量为8%;UM岩沥青的添加有效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

参考文献:

[1] 王明,林发金,刘黎萍.基于简化能量耗散率的岩沥青改性沥青疲劳性能[J].建筑材料学报.2015(06)

[2] 刘琦,闫佳雯.长安街首次应用岩沥青混凝土[J].市政技术.2009(S1)

[3] 林晓光,金年生,林立,杨真子.天然岩沥青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5(02)

[4] 宋卿卿,于江,赖万松,张帆.新疆乌尔禾岩沥青对克90沥青的改性试验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06)

[5]“岩沥青”首次铺上玉树高原[J].市政技术.2012(02)

[6] 刘伟锋,常鹏波,张书华.岩沥青在河南省路面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

[7] 宋小金,何军,樊亮.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2(04)

[8] 曲恒辉,王延相,孔祥利.国产天然岩沥青微观结构分析及性能研究[J].江苏建材.2012(02)

[9] 刘钢.三种岩沥青室内试验性能对比[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07)

[10]“岩沥青”首次铺上玉树高原[J].市政技术.2012(06)

论文作者:张文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浅谈UM岩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影响研究论文_张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