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评估干预对预防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分析论文_韩春红

韩春红

[摘 要] 目的 根据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可能原因探讨预防措施。 方法 应用术前评估单对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进行评估,筛选出易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病人,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相关术前指标控制、选择手术切皮方式、术中切口保护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实施手术。结果 实验组促进了腹部切口的愈合,降低了切口脂肪夜化的发生率。 讨论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控制措施重在预防,进行术前评估,做好相关术前指标控制、选择手术切皮方式和相关术中切口保护,能有效地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关键词]术前评估 干预 预防 切口脂肪液化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3.36.37

作者单位:224200,江苏省东台市,东台市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韩春红(1969—),女,江苏省东台市人,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医院感染控制。

随着手术高频电刀的普及使用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肥胖人员明显增加,尤其是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易令热量转化为脂肪而沉积在腹部等体表,致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人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切口脂肪液化导致切口延迟愈合,这不仅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时间,更给病人带来了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也是目前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多见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诊治及护理报道,但笔者认为切口脂肪液化重在于术前和术中做好预防,于是我们设计了《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前评估单》,对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进行相关术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显示的危险因数,指导并采取相应的术前指标控制、手术切皮方式的选择、术中切口保护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妇产科施行腹部手术的病人,根据《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前评估单》筛选出127例有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数的病人,按入选病人单双序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4例,对照组63例,入选病例中剖宫产术58例,子宫切除术53例,输卵管切除术16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39.42±2.53。其中有9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轻度贫血,5例合并中度贫血,2例合并低蛋白血症,1例有腹壁水肿,113例腹部切口脂肪厚度在4.0-10.2cm。

1.2 脂肪液化诊断标准[1]:(1)术后4~8天切口愈合不良,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淡黄色渗液,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无异味;(2)术后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3)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的脂肪滴,培养三次无细菌生长;(4)体温及血象不高。对存在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有发热,体温>38℃,局部有压痛;分泌物培养细菌阳性者排除切口脂肪液化。

1.3方法

1.3.1 自行设计《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前评估单》,收集、记录腹部手术病人空腹血糖、血红蛋白值、血浆白蛋白值、体重指数、腹部脂肪厚度等资料,凡符合下面评估单项目中任一项,即定为有发生脂肪液化危险因数。

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前评估单

1.3.2 实验组对合并糖尿病病人给予合理饮食、运动指导、降糖药物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控制其空腹血糖低于8.0 mmol/L,对照组按一般手术前后应将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下[2],进行手术。

1.3.3 实验组对合并贫血病人及低蛋白血症病人,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调节,补充铁剂,输血等措施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使病人血红蛋白上升至9g/L、血浆白蛋白大于30g/L以上,对照组按《江苏省临床合理、科学用血考核评价标准》(试行)要求不低于7g/L,进行手术。

1.3.4实验组对体重指数>30或切口脂肪厚度>4cm且无用热禁忌症病人,术前给予腹部按摩或热敷,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其中一例腹壁皮肤水肿的病人,为妊娠合并高血压,术前予降压药、硫酸镁治疗,以达到舒张血管利尿的作用。对照组按腹部手术常规要求只做相关皮肤准备。

1.3.5 实验组病人手术切皮采用普通手术刀切开皮肤及皮下脂肪,对活动性出血点不用电刀直接止血,而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间接电凝止血,切口使用两块10×15cm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垫进行切口保护。对照组按目前常规方式使用电刀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电凝止血和无菌干纱布垫保护切口。术中其他处理方法:如切口肌层的切开、伤口的冲洗与缝合等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

1.3.6 观察病人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标准:伤口闭合,上皮覆盖,在适当活动强度下,伤口无裂开、无破溃,颜色与周围健康皮肤接近或稍有区别,并保持皮肤完整屏障作用[3]。

1.3.7 观察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例数。切口有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培养细菌阳性者排除。

2 结果

2.1实验组病人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见下表)。

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的比较(例)

2.2 实验组64例病人中有一例于术后5天,发现切口敷料染有黄色渗液,挤压切口时出现较多渗液,切口无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渗液涂片镜检见红细胞和较多的脂肪滴,标本送培养无细菌生长,符合切口脂肪液化诊断标准,计算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约为1.6%;对照组有1例病人在术后3天发生切口红、肿、压痛并伴有少量脓液,体温>38℃,此病例诊断为切口感染被排除,其他病例中有1例术后4天、2例术后6天、1例术后7天出现上述切口脂肪液化现象,其中1例发生切口裂开,深达皮下止于鞘膜层,对照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约为6.3%。

3 讨论

脂肪液化是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主要与糖尿病、使用高频电刀、腹壁脂肪厚度、切口冲洗有关[4],患者原有营养不良、贫血、腹壁水肿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肥胖病人手术后切口的脂肪液化发生率为8%,术中使用了电刀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为7%[5]。肥胖病人,由于皮下脂肪厚血供差,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产生的的高温造成脂肪组织烧伤或凝固变性,同时还使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这是导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

我们应用术前评估单,评估出具有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并指导执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手术前:对合并糖尿病病人给予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降糖药物治疗与效果监测、心理护理等措施,使空腹血糖低于8.0 mmol/L;对于合并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病人给予饮食指导,鼓励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使血红蛋白>9g/L、白蛋白>30 g/L;对体重指数>30或切口脂肪厚度>4cm且无用热禁忌症的病人术前给予腹部按摩或热敷,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促进腹部脂肪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代谢,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术中对上述有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数病人切皮时,采用普通手术刀切开皮肤及皮下脂肪,对活动性出血点不用电刀直接止血,应用钳夹出血点,间接电凝止血,切口使用两块生理盐水湿纱布垫进行保护,因生理盐水与人体组织细胞的渗透压相等,可避免或减少切口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本研究得出:对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应用术前评估单,评估出具有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数的病人,以指导医务人员采取相关术前指标控制、选择手术切皮方式、执行术中切口保护措施,能有效地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蒙立琼,杨正有.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2例诊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7):67.

[2] 邓慧珍,宋蕊.持续负压引流联合微波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5):1377.

[3] 赵丽娟.优拓无痛促皮贴在包皮包茎类手术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1(34):153-154.

[4] 龚志军,任镜清等.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数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广西医学,2007,28(3):429-431.

[5] 朱毅,董津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数分析及防治[J].职业与保健,2006,22(21):1883-1884.

论文作者:韩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年12月第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6

标签:;  ;  ;  ;  ;  ;  ;  ;  

术前评估干预对预防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分析论文_韩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