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基于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基于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武玉明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摘 要: 地方高校应用转型重构了外语学科的教学理念,赋予教师发展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对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建构能力、课堂教学拟境能力、专业发展元研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新常态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通过构建主题式协同发展模式、优化“双主体”课堂结构、组建专业反思共同体,可以有效代入政策语境和社会环境因素,促进地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提升,进而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指向与实际效果。

关键词: 地方高校应用转型;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重构;发展思路

2015年10月,教育部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进行了具体部署。《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宗旨[1],旨在纠偏人才供给与人力资源市场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二十年来在结构性改革方面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也是我国从本土型社会向国际型社会转型的应然要求,势必影响到地方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与改革。遗憾的是,这一历史性变革尚未在教师发展研究领域得到应有的体现。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启发下,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师发展研究可谓成果斐然,然而正如文秋芳教授所指出的,这些研究往往与一线教师的发展需求严重脱节[2],且多数研究成果不能有效代入外部环境因素,因之无法适用于当下地方高校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践。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拟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视野中就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衍化与发展思路提几点刍荛之见,以期引玉。

一、当前研究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廓定

自Lange 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义为“持续的教师知识、经验和态度成长过程”[3]以来,这个概念就得到了中外研究者的认同,成为学界共识。譬如,国外学者Johnson 和Golombek 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对教师现有的知识、理念和实践的持续重构[4],我国教育家顾明远教授也提出教师发展应包含职业意识、业务能力、心理素质三个素质层面[5],唐松林等人进而指出教师专业素质是由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6]。这种“三维一体”的观念模式,对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夏纪梅在调研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现状时强调,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应涵盖外语教育知识与观念、外语教学能力与外语研究能力三大板块[7]。吴一安则在借鉴哈贝马斯关于技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解放性知识的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了“教师知识”这一术语,以概括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向度[8]。戴炜栋和王雪梅在一定程度上拓延了教师专业发展概念,认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一种“自主自觉行为”,换言之即教师“在知识建构和反思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师德修养的过程”[9]。教师专业素质的这三个层面及其技术性、实践性和思想性特征,决定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性和环境依托性[8],同时也决定了教师成长的社会性和长期性。

综上可见,当前学界认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外语知能发展、教学理念建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在这一概念体系内,专业知识技能既是教师发展的内容,也是具体手段;教学理念的完善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既是教师发展的目的,也是驱动条件。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成了教师专业发展在整体上的实现。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文献较少关注外语教师发展的外部因素,以致有时会造成这样一种理论预设上的误解,即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是某种内驱式、自给自足的结构体系。事实上,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从来不是封闭的职业内部行为,它的每个阶段都与社会环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个内因和外因合力驱动的复杂进程。

二、高校应用转型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再构

作为外部动因,高校应用转型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性的,它通过教学理念的迁变而发挥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的现行教育理念源自传统的师范教育,其中外语学科更是长期侧重语言学、文学和教学法等理论教学,而忽视语言实践教学及其研究。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与地方社会国际化的不断增速,这种学院式教学理念已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外语人才需求。加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并不均衡,在地方高校的实际操作中,“国标式”外语人才培养标准其实难以兑现,这反过来也挫伤了地方高校外语学科的发展积极性。在这个意义上说,应用转型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外语学科的一次发展机遇,它可以推动外语教学由考试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使之更具现实针对性和职业适配性,人才培养更具市场符合度。新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对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赋予其更具挑战性的新内涵,具体包括专业知识的建构能力、教学实践的拟境能力和专业发展的元研究能力。

对,你说得对,我应该采取一些其他的办法。扔石子儿,或者把手高高地举起来晃动,这些办法都行。这样才有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一)专业知识的建构能力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水资源极度短缺、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明显、湿地萎缩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要保障其顺利实施,必须加强这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

个体化社会中,人的自由和独立是以“对物的依赖”为前提的,人对物的依赖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状态。 集体主义原则作为一种德性要求,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矫治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状态。

在应用转型语境中,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建构至少应包括两部分:一是立足目的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在各类社会实践中检验自身外语知识的体系性、能产性和输出性,不断拓延自己的外语知识范围,提高外语交际能力;二是立足专业发展的多元视角,在教学实践中追求知识视野、课程视野与课堂形式的相对统一,探索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法知识和教师技能。不难看出,外语教师专业知识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涵盖了教师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就知识结构而言,新时期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既包括系统化的语言学和教学法知识、多元化的外语学习理论和扎实的语言实践技能,也包含了专业问题意识、自我发展思维、信息技术素养和开放式教学理念。其中,学科共性知识规定了教师发展的总体视野,教师个性知识反过来又影响着学科知识体系的重构,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为教师的集体协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依据。

讲授《春江花月夜》时,让学生动手描绘诗中的景色。学生写道:“天水相接一片浩渺,碧波荡漾,随着春潮铺开,皓月当空,白银跳跃,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一泻千里。月光泼洒在江面上,江流绕过涨满芳草的原野,此时月光下的花林,繁花如雪,似水珠一般晶莹剔透,素洁如雪,冰冷如霜的月色下,滩上的白沙也隐身于霜中无处寻迹了。”学生的描写比预想的要好。淡化逐字逐句支离破碎的分析,放手给学生诵读,使古诗词教学迎来了春天。

(二)教学实践的拟境能力

随着社会文化理论的发展,学界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社会化过程[2]。在转型意识的驱动下,外语教师的角色不再囿于“传道、授业、解惑”等传统功能,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全方位体现与当地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诸领域的紧密结合。换言之,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通晓应用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外语教学必须在教师发展社会化的前提下纳入语言赖以存在的多元语境,通过课堂活动与课程视野的融合将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职业需求直接代入课堂,以具体实践取代传统的理论传授。为了保障外语学习的多元输入条件,所有语言环境因素,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10]在内,都应被纳入外语课堂的交际语境。“语境构拟”既是对既有现实语境的模拟,也包含对应有语境的创拟。与当前外语教学研究中习见的“情景创设”[11]不同,拟境教学以外语知识赖以存在的环境条件为中心组织教学;而相对于传统课堂,拟境化课堂的优势在于把抽象的语言概念和学科理论还原到具体情景之中,以此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除此之外,拟境教学还打通了学校与社会、知识与实践、教与学的历史隔阂,实现了外语语言形式和交际语境的双重输入,促成了语言的整体化输出,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了高校外语教学的实践赋值。

应用转型不仅突出了外语知识的建构性质,还对外语教学实践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改革现行教学模式、施行语境构拟式教学(context-simulating teaching)已成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革除学院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新常态下的外语教育亟需发展的教师技能之一,就是拟境教学能力。

(三)专业发展的元研究能力

虽然地方高校应用转型改革已实行了一段时间,但基于转型意识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尚无成例可循。为了尽快完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角色转型,外语教师应以自身为资源展开专业发展。这种自驱发展模式以专业知识发展为前提,以语境构拟式教学为手段,以科研和教研活动为保障,这就需要外语教师对自己的知识建构过程和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展开积极反思,不断检讨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知识状况,进而反推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为了保证自驱发展模式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质量,教师需要增强自己的元研究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师发展理论及元研究方法,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主流态势并对之做出批判分析。对地方高校的外语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发展的元研究可分为教学教研元研究和教师发展元研究。教学教研元研究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教研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同行关于教学的评价进行客观评判[9],并对本专业领域的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完成信息评判、反馈与后续决策,以促进教学反思,完善自有教学理念。教师发展元研究则是指在教师发展过程中,主动熟悉国内外教师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模式,对其理据性和适用性进行学术评估,在时代意识的统筹下构塑自己的专业发展理念,以之作为自我专业发展的指导纲领。

高校应用转型首先影响的就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传统外语教学深受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认为语言与语言教学是免疫于外部环境的知识体系,因而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发展模式下,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被描述为封闭型或半封闭型的客观认知系统,其专业知能发展也往往被规定为由低到高的单极线性形态。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消极现状。事实上,外语作为地方社会与世界联结的显性工具,本身带有显著的社会性和情景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本体及其价值范畴正经历着持续重构,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更不能抱残守缺,自外于这一历史进程。外语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修正职业心态,努力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并积极参与外语学科体系的重构。按照维果茨基学派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是在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8]。该学派对知识生成过程的描述注①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区分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的基础上,摹画了知识建构的基本图式:个体首先内化并再构已知的客观知识,生成个人的主观知识,然后通过“增添”、“再建”和“再现”三个步骤对客观知识发挥作用,实现知识的更新和增殖。“增添”即对已有知识的新应用,“再建”是对已有知识的概括或联结,“再现”则是对新知识的确认,其最典型的体现是知识讲解与课本编制。详见: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资料,1999,(4):14. 表明,教师专业知识不可能被外在地整体输入,而只能通过社会协商或社会交互作用逐渐形成。我们认为,这一结论尤其适用于应用转型条件下的外语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三、高校应用转型背景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思路

前述表明,地方高校应用转型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赋予教师发展以时代性的新内涵,这就要求新时期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克服传统模式的局限,形成相应的发展思路。本文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教育交往理论、专业共同体理论和教师反思研究的相关成果,通过构建主题式协同发展模式、优化“双主体”课堂结构、组建专业反思共同体等具体途径,将政策语境和社会因素代入教师发展范畴,以期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有所助益。

(一)构建主题式协同发展模式,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建构能力

主题式协同发展就是这样一种组织化的合作学习模式,其基本思路是:按照所授课程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共同体内所有教师需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丰富自身语言认知,逐步养成课程主题式的研究思维习惯,并在后续教学和教研活动中共享资源、合作授课(可以每人讲一个模块,也可以多人共讲一个模块),其后通过持续的集体反思促进知识资源的融合和创新。该模式的两个关键步骤,就是个人知识建构和共享资源建设。

主题式协同发展模式是从地方高校外语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发展经验不够丰富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构建的一种合作发展模式,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以较低成本促进外语教师专业知识的整体提升。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于美国的一种管理学理论,九十年代被借用于教学研究,其核心涵义是通过持续的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促进组织所属成员的个人发展和组织效能,提高组织对社会变革的适应能力[12]。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的一体化,主张普泛化、创新型的学习概念。

医学图书馆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嵌入,是人员的思维定势得以改变,医学图书馆是科研和教学的支柱之一,为读者开展文化传播和信息咨询的场所,使资源得到共享和宏观调控,摒除单一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多元化体系,医学图书馆应该改变行政办公管理体制,设立知识型服务运营手段,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建立数字图书馆需要引入大量的高新技术,借助网络对数据进行个性化、专题化和智能化服务。积极开展特色的信息资源,是资源共建共享,更好的配合学校教学、科研,进行文献采集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个人知识建构是基于教师个人生活经验和教学实践的专业知识建构,这是应用转型语境下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需要突破既存知识结构的限制,实现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互构,将外部实践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阈限[13];其次,教师作为一个实践者要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活动(包括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科研活动、信息交互等发展语境和资源环境)中检视既有的课程知识,同时也要革新旧观念、获取新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体验和文化认知;再次,外语教师作为知识的中介传播者,还需要探索将外语知识进行生产力转化的多元路径,根据学生需求不断探求技术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高契合度,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共享资源建设即对个性知识的综合和集体性建构,主要通过网络共享、相互听课、教学研讨和课题合作等形式进行。教师之间由于共同授课主题的存在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对话关系,通过交互活动和对话交流,既可以突破个体知识发展的瓶颈,优化共享资源库质量,也可以激发教师发展的动力和信心,促进教师的发展反思。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资源共享并非最终目标,良好运转的资源共享程序必然会反哺教师个体发展,使其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从而增强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的总体效果。

(二)优化“双主体”课堂结构,发展教师的拟境教学能力

“教师—学生双主体”课程结构是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双主原则[14]的基础上,参照教育交往理论对外语课堂进行重塑的结果。教育交往理论出现于上世纪末期,当时受主体间性理论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影响,一些学者在反思教育行为的过程中强调通过交往、互动和对话来重构师生关系,明确提出“教育就是交往”[12]的观点,并认为教育交往是一种“生成性交往”和“反思性交往”[15]。在我们看来,应用转型导向下的外语教学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教育交往行为,是学习主体和教学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活动,也是两个发展主体之间的知识共构活动。在“双主体”教学模式下,师生通过课堂交往重组学习过程,互为发展资源,可以相得益彰地促进双方专业知识的建构发展。

“双主体”教学是实现外语教学应用转型的关键因素。如前所述,外语知识是在语境中建构得来的,因此充分纳入外语环境因素、以具体实践取代传统的理论传授、在语境化教学中帮助学生习得外语能力,是应用型教学理念的具体化。“双主体”教学模式要求外语教师重建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课堂交往手段唤起其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合作学习者(co-learners)的身份重组课堂,通过构拟交际语境突破通用外语、专门用途外语和交际外语的藩篱,实行以语言应用为目的指向的交际化教学,采用以任务为中心的语境化课堂形式。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主要负责导入学习任务、引入语言样本、创设主题语境,引导学生对其课前学习阶段进行评估,并通过解决教师或学生提出的语言交际问题来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同时,教师还需要以其良好的师范修养营造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各类在线课程和活动学习形式来翻转课堂,保证协作式学习环境的生成,促使师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建者。我们认为,这样的“翻转课堂”才不会流于表面形式,才可以帮助学生习得外语知识、切实提高其语言能力,才可以帮助教师深化专业知识认知、提高职业意识素养,开创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双赢局面。

(三)组建专业反思共同体,培养教师的元研究能力

专业反思共同体的设想缘于应用转型背景下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资源的极度匮乏,其理论基础则是专业共同体理论和教师反思理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旨在合作、对话和共享活动促进教师发展的自组织[21],其核心要素是共担使命、合作对话和资源共享。教师反思则是近年来公认的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原则,按照荷兰学者Korthagen 的定义,教师反思就是“构造或重构教师经验、现有知识和洞见的心理过程”,它遵循主体性、合作性和结构化原则[22]。这两种理论都强调在研究程序指导下,倚靠同伴合作对个体经验和集体经验进行反思和理论升华,并将反思结果返用于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这两种理论组建而成的教师专业反思共同体,致力于将具有不同教学经验、发展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教师凝聚在共同的发展目标下,赋予每位成员以学习者、发展者和研究者的多重角色,敦促其定期就各自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状况展开反思性对话,并通过类似交互活动促使每位教师对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以及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态势进行梳理分析,以帮助教师培养元评价能力和元研究能力。专业反思共同体本质上是对话主义组织,其近期目标是通过多极对话督促教师反思自我专业性建构,在持续更新中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其远期目标则是通过梳理既有研究的理论思路与实践逻辑,结合教师自身发展实践,建构具有地方社会特色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命题及其内涵体系,为地方高校转型条件下的教师发展提供切实高效的发展范式。

结语

从根本上说,地方高校应用转型是为了满足国家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继续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配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这是地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旨归。本文在回顾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应用转型对发展内涵的重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思路,以期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单极模式,为地方高校外语教师解读政策语境、调校发展目标、构建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所列的发展思路尚需进一步理论探讨,其实践效度也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行实证检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 [2015]7 号文件)[z],2015-10-23.

[2]文秋芳,任庆梅.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趋势、特点、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语,2010,(7).

[3]Lange D.A blueprint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A].In J.Richards and D.Nunan (Eds.).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250.

[4]Johnson K., Golombek P.Teachers Narrative Inquiry a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387-406.

[5]顾明远.提高教师的素质是迎接21世纪教育中的优先课题[C]// 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01-102.

[6]唐松林,徐厚道.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

[7]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J].外语界,2002,(5).

[8]吴一安.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外语研究,2008,(3).

[9]戴炜栋,王雪梅.信息化环境中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11).

[10]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11]邓杏华.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建构主义模式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4,(12).

[12]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黑龙江大学,2008:93,70.

[13]倪烈宗.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16,(1).

[1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4).

[15]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8-92.

[16]周成海,衣庆泳.专业共同体:教师发展的组织基础[J].教育科学,2007,(1).

[17]周成海.弗雷德·柯瑟根教师反思理论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4,(10).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288(2019)05-0073-05

收稿日期: 2019-03-26

基金项目: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高校应用转型背景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CBW15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武玉明(1974—),男,山东沂水人,潍坊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俄国文学与外语教学。

责任编辑:孙延波

标签:;  ;  ;  ;  ;  

基于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