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环境设施要求论文_陶红兵1, 汪传海2

无损检测环境设施要求论文_陶红兵1, 汪传海2

1.安徽皖华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12

2.盈徳气体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7

摘要:本文针对无损检测环境设施进行了一些研究以及探讨。射线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超声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磁粉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渗透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

关键词:检测方法、 场所或过程设施 、 环境要求、安全防护一般要求

一、射线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

X射线机存放:风、阴凉、干燥处,不得存放在高温、潮湿、腐蚀等环境,以免降低仪器的绝缘性能。

X射线机运输:要采取防震措施,避免因剧烈震动而造成接头松动、高压包移位、X射线管破损或射线管窗口偏移。

X光胶片存放:1)宜保存在10℃~15℃最好,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之间;

2)胶片应远离热源和电磁辐射;

3)在暗室红灯下操作距离不宜过近,时间不宜过长;

4)胶片不可接近氨、硫化氢、煤气、乙炔、酸等有害气体,否则会产生灰雾;

5)胶片应竖放,避免受压感光。

标准密度片存放:保存在低温暗处。

暗室要求:1)暗室应有足够的空间,不宜过小、过窄;

2)暗室内干区和湿区应分别设置;

3)暗室应完全避光,远离射线源;

4)暗室显定影及室内温度应恒温(显定影温度控制再18℃~24℃),有通风、除湿及进出水系统。

暗室红灯:暗室红灯需经测试安全照射时间,并按照测试确定的安全照射时间实施暗室操作。

观片室:评片室应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应暗且柔和。

射线作业现场环境:设控制区和监督区;检测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报警器等;设置警示灯、警示牌、警戒线等。

二、 超声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

检测现场:超声检测现场的环境应避免强磁、高频、高温、潮湿、灰尘、腐蚀性气体、震动等条件的存在;强光对检测人员观察显示屏有不利影响,有时会使检测无法进行。

仪器存放:使用完毕后应对其表面进行清洁,然后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室内。

试块存放:试块存放室内,温湿度及防锈要求。

温度:1)检测时焊缝及母材温度在0℃~60℃之间;

2)时基线和灵敏度设定时和现场检测时的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5℃,否则要重新校准时基线和灵敏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磁粉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

非荧光磁粉检测观察条件:非荧光磁粉检测时,缺陷磁痕的评定应在可见光下进行,且工件被检表面可见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现场检测时,由于条件所限可见光照度应不低于500lx。

荧光磁粉检测观察条件:1)缺陷磁痕的评定在暗黑区黑光灯下进行,工件被检表面的黑光辐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μW/cm2;

2)暗黑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20lx。

试片存放:试片存放要求用完试片后,可用溶剂清洗并擦干。干燥后涂上防锈油,放回原装片袋保存;

磁粉机存放要求:通风、阴凉、干燥处,不得存放在高温、潮湿、腐蚀等环境,以免降低仪器的绝缘性能。

四、渗透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

渗透检测剂存放:1)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温度为10℃~50℃的暗处保存;

2)避免阳光照射

渗透试块存放:1)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清除试块上的残留渗透检测剂;

2)清洗后,再将试块放入装有丙酮或者丙酮和无水酒精的混合液体(体积混合比为1∶1)的密闭容器中浸渍30min,干燥后保存,或用其他有效方法保存。

渗透检测场所:1)渗透检测应在通风良好或开阔的场地进行,当在受限空间进行检测时,应佩戴防护面具;

2)荧光检测使用黑光灯时应防止黑光照射眼睛。

渗透剂和工件表面温度:渗透剂的温度和工件表面温度应该在5℃~50℃的温度范围。

干燥:一般可用热风进行干燥或进行自然干燥。干燥时,被检面的温度不得大于50℃

水洗型水压和温度:1) 水洗型和后乳化型渗透剂(乳化后)均可用水去除;

2)冲洗时,水射束与被检面的夹角以30°为宜;

3)水温为10℃~40℃,如无特殊规定;

4)冲洗装置喷嘴处的水压应不超过0.34MPa。

非荧光渗透观察条件:可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当现场采用便携式设备检测,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

荧光渗透检测观察条件:1)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暗室或暗处进行,暗室或暗处可光光照度应不大于20lx;

2)被检工件表面的黑光辐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μW/cm2。

五、安全防护一般要求

临边作业:要有硬质高度不低于1.2米的围栏。

夜间作业:检测人员活动区域要有充足的照明。

受限空间作业:氧气含量、可燃气体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等分析合格后进入检测。

登高作业:应有合格的脚手架,人员佩戴安全带。

容器内作业:使用安全电压。

临时用电:一机一闸一保护。

结语:本文针对各种检测环境设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便工作中能更好的开展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NB/T 470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新华出版社/ 2015 年 7 月

论文作者:陶红兵1, 汪传海2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无损检测环境设施要求论文_陶红兵1, 汪传海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