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发展中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论文_苏睿

论国有企业发展中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论文_苏睿

重庆钢铁集团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40008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供给侧结构改革日渐深入,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与服务的趋同化现象突出。在此情况下如何开拓思想、改革创新便成为国企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国企经济管理;强化创新;面临问题;对策措施

一、国企经济管理强化创新的重要作用

1.1经济管理创新可使国企快速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改革变迁的关键时期,在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内向型向开放型转变。可以说,当今市场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新闻报道经常可见某知名国企因产品技术老化、销售渠道不畅而倒闭,诸多案例说明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是没有出路的。这对国企的经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国企必须对原有的经济管理思维、模式以及制度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对生产营销策略作出调整,实施更具创新性的经济管理措施,推动国企以更具科学性的管理方式快速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

1.2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如何激发人员创新创造热情,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决定了国企经营发展的成败。国企经济管理中涉及员工薪酬待遇、人资调配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与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也是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着力点。因此,国企应科学谋划经济管理,根据员工差异化需求,找到切实有效的管理切入点,并运用经济管理手段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员工潜能被充分激发,积极性完全调动的同时,实现国企人力资本合理调配使用,从而推动国企生产创新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1.3促进国企科学理财,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国企经济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其目标是保证国企财务收支平衡,促进国企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当前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市场环境可谓风起云涌,变化莫测,机遇与风险并存。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国企只有推动经济管理创新,转变财务管理思维,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才能促进国企量入为出,合理经营,理性投资,更好地应对和回避投资风险,保证投资收益的平稳化和最大化;另一方面,经济管理创新要求国企在财务管理中必须学会精打细算,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制定更为细化的成本管理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促进国企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国企经济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2.1战略思维钝化,观念有待转变

管理理念是国企经营发展的综合指导思想,经济管理各项工作的创新首先应当是思想观念的创新和转变。但是受计划经济陈旧管理思想的影响,很多国企管理者思想保守,故步自封,缺乏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存在只想过安稳日子的思想,对于国企创新总是患得患失,止步不前,这种现象在很多国有国企比较突出。 殊不知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各国企都在努力创新和调整适应的情况下,这种思想钝化、安于现状的国企焉能不败,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管理理念落后还体现在权力过度集中,以人事管理代替人资管理等方面。 比如很多国企存在“一把手、一把抓”的现象,权力的过度集中不利于科学决策,同时也存在滋生腐败的诱因;又如落后的人事管理下,因人设岗,“大锅饭”的普遍存在,导致国企内部人浮于事,管理松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管理制度不完善,组织结构不合理

随着外部环境和国企发展形势的变化,原有的国企经济管理制度也必然面临着调整和完善,但很多国企存在只抓经济效益,忽视内部管理的问题,缺乏对经济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比如在经济管理中财务管理方面,“营改增”之后,一些国企并未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财会制度,导致票税管理及账目管理一片混乱,经常出现票账不符的情况;还有的国企组织结构不合理、不完善,内部管理不协调,存在管理重叠与管理缺失并存的现象。比如在电子商务流行的当下,一些国企并未建立专门的网络营销部门,也没有相关人员负责相关事宜,线上销售一片空白,导致国企销售渠道受限,在同行业国企纷纷涉足网络销售、挤占网络市场赚得盆满钵溢的时候,那些驻足观望的国企只能望洋兴叹,悔之晚矣。管理制度不完善,组织结构不合理使得国企经济管理难以开展,一些国企即使建立了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也往往受制于配套机制和组织结构的缺失而难以落实,最后只能变成一纸空文。

2.3员工创新意识薄弱,执行力不强

陈旧的管理思想下,国企经济管理普遍缺乏引导性、激励性和创造性,缺乏对国企各种资源的有效调动和合理分配,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很多国企还是以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主,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员工创新意识薄弱,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受传统“平均主义”思想影响,很多国企并未建立起差异化的薪酬机制,对员工创新创造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只片面地要求员工遵章守纪,不注重对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引导和开发。

三、强化和创新国企经济管理的措施

3.1转变思想,树立时代创新观念

国企必须要转变思想,与时俱进,树立起与当下市场经济形势变化相适应的创新管理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国企的经济管理活动中。 国企管理者应当认清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紧跟改革开放风向,把握时代脉搏,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经济全球化、营销网络化为契机,把国企经济管理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优化结构、技术研发、拓展营销、品牌提升、队伍建设上来,通过以上措施,将国企与市场密切3.2改革经济管理制度

国企经济管理活动的创新关键就在于制度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改革,建立与国企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制度措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相适合的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国企经济的整体发展。一是改革国企决策管理,避免权力过分集中,通过健全国企内部组织机构, 并设置分管领导全权管理的办法, 将一把手的管理权分摊、下放。 对于国企重大决策问题,必须要坚持民主化、科学化,本着兼听则明的原则,在充分分析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由国企管理层表决决策。二是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与“营改增”相适应的国企财务管理体系,严格票据和账目管理,同时严格预算管理,做到量入为出,稳健经营,避免不可控的风险投资。三是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消除薪酬分配的完全平均。通过建立具有差异性和激励性的薪酬分配体系,完善相关激励措施,将员工创新和员工绩效与薪酬分配相挂钩,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持续推动国企创新发展,为国企经济管理注入活力。

3.3应用网络新技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的时代,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国企经济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国企应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为国企经济管理提供便利条件,积极推动国企办公信息化、生产装备自动化、销售渠道多元化改造,使之成为国企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切实提高国企信息化资源集约利用的核心能力和经济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企必须要在强化创新国企经济管理上下功夫,树立起时代创新的经济管理观念,因地制宜,因时而动,根据国企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规划,创新国企经济管理的思维和模式,才能使国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屹立潮头。

参考文献

[1]宗云.对强化和创新国企经济管理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8(2):138-140.

[2]冯伟.探讨如何强化和创新国企经济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7(8):134+136.

论文作者:苏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  ;  ;  ;  ;  ;  ;  ;  

论国有企业发展中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论文_苏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