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三种高效间作方法_大蒜论文

生姜三种高效间作方法_大蒜论文

生姜的三种高效间作套种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生姜论文,三种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小麦套生姜

1.选好麦种 由于小麦收获以后需要留下麦秸做影草,故应选择秸秆粗硬,抗倒伏,丰产性好,株高80~85厘米,适于晚播早熟的弱冬性品种为宜。

2.适期播种 即于9月底或10月初播种小麦。小麦畦宽1.5~1.65米,每畦播3行,行距50~55厘米。播种量为4~6公斤/亩。第二年5月上旬,在小麦行间套种生姜。6月上旬,小麦成熟时,只收获麦穗,留下麦秸作影草为生姜遮阳。生姜不耐0cC以下的低温,要在10月中下旬,初霜来临之前收获贮藏。

3.施肥浇水 生姜套种完毕后要浇一遍水,浇水或雨后要及时划锄。播后15天生姜顶芽出土,应及时浇出苗水。一般每周浇1次水,追肥后勤浇水,汛期注意排水,特别是热雨后应及时浇清洁凉井水。在生姜的苗高30厘米,具有1~2个分枝时,轻施提苗肥,每亩追施硫酸铵5~20公斤。8月上旬生姜生长处于三马权旺盛生长阶段,也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每亩追施豆饼100~150公斤,复合肥25~35公斤。立秋拔姜草后补施秋苗肥,每亩施氮肥7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40公斤。9月上旬生姜进入根茎生长盛期,为防止植株脱肥早衰,也可再追肥1次,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左右。

4.中耕培土 结合生姜三马杈旺盛生长阶段的追肥进行第一次培土,拔姜草后在追肥的同时进行第二次培土。

5.防治病虫 生姜的病虫害主要是姜瘟病和姜螟虫、菜青虫、蓟马等。姜瘟病以预防为主,并采用轮作换茬,严格选用无病种姜,浇净水施净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对病穴进行消毒,药剂可选用克枯星800倍液加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姜瘟宁300倍液进行防治。生姜出苗后以姜螟虫、菜青虫、蓟马为主要防治对象及时喷药防治,一般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24%万灵加氯氰菊酯或赛磷威等连喷2~3次,每间隔1周左右喷施1次。

二、大蒜套生姜

1.种收时间 一般9月下旬播种大蒜,翌年5月上旬,在大蒜行间套种生姜,5月中下旬收获蒜薹,6月上中旬收获大蒜。

2.生姜遮阳 大蒜收获以前,以其植株为生姜遮阳,大蒜收获以后,需要重插姜草。

3.套种方式 蒜姜套种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大蒜畦宽1.5米,每畦播3行,行距50厘米,株距7~8厘米。在大蒜的行间套种生姜。生姜行距50厘米,株距18~20厘米。另一种方式是大蒜畦宽1.2米,每畦播4行大蒜,分大小行播种,大行距40厘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7~8厘米。在大蒜大行的行间套种生姜,生姜行距60厘米,株距16~18厘米。大蒜播种后管理方法同单作大蒜。第二年春季在套种生姜以前,先清除大蒜田里的杂草,然后,在大蒜行间及畦埂外开姜沟,并施足基肥,于5月上旬用“干播法”播种生姜。

4.注意事项 5月中下旬开始收获蒜薹时,部分生姜已出苗。因此,在田间操作时应特别注意,以免损伤姜芽。6月上中旬收获蒜头以后,应随即在姜沟南侧(东西向沟)或西侧(南北向沟)插草遮阳。

三、果树套生姜

幼龄果树及进入初果期的果树,树干较矮,株行间空隙地面较大,通风透光条件较好。利用生姜耐阴这一特性,在幼龄果园(包括苹果、桃树和山楂等果树)中间作生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果树间作生姜的主要方式是带状间作,即首先留出树盘,给果树生长发育以足够的营养面积, 一般与树冠大小大致相等即可。树盘面积随树冠和根系的扩展而增加,1~3年生果树,树盘直径为1.5~2.0米,3~5年生果树,树盘直径2.5~3.0米。在果树行间间作生姜的行数,通常1~3年生树,可根据树体的大小间作5~7行,3~5年生果树可间作4~5行。

联系电话:0791-8524186

标签:;  ;  ;  ;  

生姜三种高效间作方法_大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