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梭自由观及现实启示论文

论卢梭自由观及现实启示论文

论卢梭自由观及现实启示

刘馨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 卢梭的自由观向我们描绘了人类从原始自由状态走向被枷锁束缚的文明社会,建造了依靠道德法律再次踏上自由彼岸的理论方法。自由是我们当今社会主义社会所推崇的,对我们当今社会主义社会也具有极大启示。可以说,卢梭的自由观经久不息,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供世人永久瞻仰。

关键词: 自然人的天然自由 社会人的社会自由 道德人的道德自由 现实启示

卢梭十八世纪法国杰出启蒙思想家,也是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他代表资产阶级发出了自由、平等的呐喊,卢梭的自由思想体系表现为自然人的天然自由、社会人的社会自由和道德人的道德自由这三个部分。笔者认为,在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当今世界,卢梭的思想仍值得我们努力学习和探究。

一、卢梭自由观产生的背景

卢梭自由观的产生源于他的家庭情况、以及当时整个社会的大背景有关。首先,卢梭外公是法国的新教徒,他一出生便失去了母爱,他的父亲是一位钟表匠,母亲去世后随父亲一起生活,十六岁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日内瓦,漂泊于瑞士和法国各地,为了生活他当过仆人、学徒、家教。尽管卢梭出生寒门没有显赫的家世身份,一生从未受过系统教育,但他天资聪慧、吃苦耐劳人又勤奋好学,为此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阅读了多部关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及文章,使他看待事物的视野逐渐被打开,开始察觉到自由的难得可贵。卢梭对于自由的真正思考是源于1749年10月卢梭在法国某一科学院看到了一篇题为《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淳朴》的有奖征文,这使他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与启迪,随后他也写出了一篇类似于此篇征文的同名论文,他以一个普通观察者的身份和批判者的角度尖锐审视这个社会,用他敏锐的视角去洞察反思这个社会,他头脑之中自由主义观点及淳朴浓郁的自然人性在当时充满阶级金钱腐朽污浊的社会中,散发出自由正义的气息。再者,在法国启蒙运动兴起时,资产阶级代表自己本阶级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喊出了理性、科学、进步的口号。不可否认,当时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对卢梭自由观的产生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对后来的启蒙运动产生了巨大作用,在卢梭精神世界中,自由是人存在这个社会之中不可或缺的养料,作为人的本质而存在。从此,卢梭写出了大量关于自由的著作和文章,对后来的思想家思想启蒙起到了巨大的理论基础,带给人们一种全新而又美好的思想理念,他的自由观对人们的整个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如今,由于人们的自我防范意识有所提高,对于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愈加强烈,所以我认为研究卢梭的自由主义观点和思想是而非常有必要的。

二、卢梭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卢梭把自由分为三大板块;自然人的天然自由、社会人的政治自由、道德人的道德自由。天然自由阶段的自由是人类的“黄金时段”。这时期人们没有贪婪、欲望、野心的禁锢,他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即使自己的亲人亦是如此,他们只需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理要求即可。进入社会自由,在卢梭看来是原始状态下自然人堕落的表现,人类不再无欲无求,仅仅生理层面的需求不再被人类满足,他们逐渐开始产生社会关系,组建家庭,无论物质还是情感方面,都开始萌发贪欲,日渐产生了等级观念,就这样在不断深化过程中,人类成为了被物所牵绊的奴仆。道德自由是卢梭自由观中最高层次的自由,在道德自由里,人们可以通过自律实现人们成为他们自己的主人,不用依靠外在的法律层面的社会契约来实现,道德自由是人们自发的,自己由衷同意的行为方式。在这个道德层面里每个人灵魂深处无比自由,他能用自己的内心判断一件事的是非对错,与此同时这种判断不受别人管理,自己管理自己,通过这样的理性管理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历史上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人不可否认实现了道德自由。在道德自由里,自由是否获得不在外部因素,而在于自己内心。当然这种听从内心的道德自由并非胡作非为、任意妄为,它不能脱离社会状态。换句话讲,这里的道德自由是积极、阳光、正能量的道德自由,是一种将法律与道德二者相连接的自由。总之,这三种自由是随着社会时代进步而依次从不发达到发达阶段的升华进化关系。

三、卢梭自由观的现实启示

卢梭的自由主义观点,一直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深刻探析自由主义对我们构建社会和谐仍然具有永恒追求价值和重要现实启示,下面笔者从人文角度、政治角度和生态环境方面所体现:

(一)人文方面——以人为根本、尊重个性

康德曾说过:“你的行动,要把你本己中的人,和其他本己中的人,在任何时候都看作是手段。”把人看作目的,以人为根本,就是坚持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卢梭认为人不应该有一种凌驾于万人之上的优越感,不能觉得自己是善良的、正确的就能够为所欲为的领导、控制别人,这种高人一等的自我优越感,正是人类几千年来受封建等级思想的映射。我们的公民社会建设应当为了人人,尊重人人,给每个人人生出彩的机会。任何人只要不触犯法律、不伤害他人利益,都不应该受到强迫,更不能为了一个目标而伤害再多人都不为所动。

本次研究得出受体糖尿病病史与排斥反应相关,而其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与排斥反应无关,而有研究结果中,糖尿病病史与排斥反应发生无明显相关性。本试验糖尿病、吸烟、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均明显偏低,考虑为样本含量不足,存在偏倚,不能完全说明排斥反应与受体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的关系。

(二)政治方面——建构“桥梁”

思想与法理上的尊重并不代表现实生活中就拥有了被尊重的永久保障,政治是庸俗的、人类是现实的,在利益面前,谁都不敢保证哪个人永远属于正义的。国家“道德人”的假设对我国社会制度建设也是有害而无益的。为了使社会更和谐化、制度化,在公民和国家之间建立一个“桥梁”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桥梁是当代社会民主化的必要构成音符。人多力量大,组织团体的建立能够形成一股合力,这种合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减小或削弱个人受到他人的致命性伤害。我国社会人口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代,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教育程度、出身背景等好多地方都参差不齐,虽然国家政府的力量比公民要大很多,但政府也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在管理上也会有盲点。我们要打破传统思想打破陈旧的体制机制约束,学会发展非政府团体、非政府组织。然而,有时我们也不能保证非政府团体或组织就一定能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功能,可能也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我们应当意识到国家非政府团体个人都是会因约束不够而作恶。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在这三方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沟通方式,构建一座连接三方的“桥梁”。

(三)生态环境方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卢梭自由观中阐述的自然人的天然自由状态下人与自然就是要好的朋友,他们尊重自然不会破坏自然,但由于以后科技艺术水平的发展提高,人类开始破坏自然、改造自然。这种征服与主导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暂时的快感,但大自然的平衡,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致命性的冲击。人类在利益面前变得鼠目寸光,忽视了可持续绿色发展。最终受到了自然的惩罚,使人类自己变成了社会的奴隶。可见,卢梭自由观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我们要与自然做朋友,学会保护自然、爱护自然,这样我们人类才美丽清洁的生态环境,才能共筑伟大中国梦。

(二)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水平。教师平时多参与教研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向同行虚心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习新课标和相关理论,将理论应用于教学课堂中,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中不断提高。广泛学习各种知识,组成较完善的知识构架,认真备课上课,多听课与评课,按时批改和讲评作业,做好相关辅导工作,尊重学生,同时也要原则性的严格要求自身和学生,发扬学生的民主地位,从而来提高教学水平并顺利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兰.卢梭的生平和著作[M].陈琪,译.西安:华岳出版社,1988.

[2]以赛亚·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别尔嘉耶夫.论人的自由与奴役[M].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4]吉尔丁.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5]卢梭,著.新爱洛伊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刘馨阳(1994-),女,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吉林大学马思主义学院18级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  

论卢梭自由观及现实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