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利用外资加快民族工业发展——利用外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用外资论文,应注意论文,几个问题论文,工业发展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前段时间,本报曾对一些行业利用外资的情况作了连续报道。外资的引进,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它不仅弥补了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资金不足,也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使民族工业在和外资的竞争中逐渐壮大发展起来。然而,我国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好外资,成了近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报在《外资引入纵横谈》告一段落之际,请几位专家学者谈谈他们的看法,权作以前连续报道的收束和补充。
外资的引进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都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经营的,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建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商品市场,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外商在投资办企业的同时,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设备,也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加速了国内企业与国际的接轨,促进了国内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作,加快了企业技术进步步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出了贡献。其次,通过利用外资,也弥补了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来源。
当然,我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外资的进入对国内市场和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机制转轨尚未到位,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的国有企业来说,尤显突出,这已成为国企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因素;
二、一些外商钻我国现行法规、政策的空子,利用所掌握的原料进口渠道和产品外销渠道,通过抬高原材料的进口价格和压低产品外销价格、分摊境外关联公司管理费、高价收取代销佣金和手续费、利用外汇差价调整企业获利年度、以及做假帐等向手法向境外转移利润,使国家蒙受损失;
三、由于引进外资项目审批权限的下放,一些地区和部门为加快本地区和部门的经济发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竞相制定过于优惠的政策,放宽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权限,片面追求上外商投资项目,试图通过利用外资弥补资金缺口。其结果造成签订利用外资协议金额很大,但到位率却很低。还有一些地区将低价土地当作吸引地外资的主要手段,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甚至诱发少数投机性外商与内地不法商人合谋炒卖地皮,严重干扰了外资企业的正常发展。
针对外资引进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扩大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对一些关键的行业应进行适当的保护。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允许外资进入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行业如农业以及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产业,鼓励外商向高新技术项目和中西部地区投资;
二、应该完善有关法规,以避免外商对国内某一行业和某一产品的“垄断”。将对外资企业的管理纳入更加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既要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也要维护我国的长远利益;
三、国家应采用“抓大放小”的思路,抓住关键少数培育在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外大企业相抗衡的“国家队”大企业集团。适度放松国内企业自营出口,以培养国内企业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并鼓励企业搞好战略重组,通过兼并、托管等方式,扩大规模,形成集团,适应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