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季登峰

职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季登峰

季登峰 (四川省邻水县职业中学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 要】 兴趣是人们探究事物一种重要力量,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才能使学生视野开阔,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 职高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2-061-02

把学习兴趣的培养贯彻于职高数学教学之中,使学生学习数学能成为乐趣,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职教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多数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平淡、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大多数时间处于被动学习,因此,要想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要想数学教学有实效,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狠下功夫。

一、诱发求知欲

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和规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学中更多采用设疑的方法,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从中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经常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并且不断增设重重的障碍,为了抢先解决问题,碰到障碍学生往往会对新知识有所渴求,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切入点。

二、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数学中枯燥的概念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很多学科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概率计算这一课,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我做了如下改进:我模仿一个商场的活动设置了个转盘,让学生体验中奖的可能性。我还把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幸运52"中翻笑脸的游戏引入课堂,极大的吸引了同学的兴趣。最后,我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奖品,让同学仿照上面设计一个游戏方案,使自己尽可能的获得这份奖品。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怎么设置方案自己才有机会得到呢?游戏与数学概念无形中连在了一起。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学生的天性。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与习惯并非是轻而易举就能形成的,是教师按"引疑-质疑-解疑"精心设计问题的程序,逐步地引导。 1.以导引趣。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一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好的开头,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进学习的氛围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每节课的"开场白"说得好,对整堂课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2.以疑引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智慧的窗口,善于提问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疑则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在教学中,要适当设置疑问,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③以动引趣。数学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它也存在至高的美。只要精心设置,用心安排,可通过不同的教具、多媒体以及不同的教学场地使教学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乐园。

四、亲近学生,分层教学,鼓励成功

职高生必然存在学生参差不齐,尤其数学数学差距特别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如何兼顾也成为了教学难题。首先想到的是亲近学生,相信学生只有喜欢一位老师,才会喜欢他所教的这门学科。因此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同老师,通过加强备课和自身解题能力让学生信服于老师扎实的基本功,老师不错过每一次的表现机会,比如计算中,经常让学生出题我们比赛,或者通过当场答疑震慑住学生。然后,课后找些同学继续探讨问题,借机传授一些学习技巧,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博学进而愿意接近老师。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首先想到了课代表,从学生中选出有威信,数学突出的当课代表。着手解决班级中所谓的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帮助他们设立相应的目标,提出相应的希望,让他们从教师的期待、信任和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平等相待、互相协作、共同探索未知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对于优生,创造条件,鼓励提出和发现问题,并放手让他们独立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让他们从中经受锻炼,体验成功的欢乐,增进学习兴趣。对于中差生,特别注重他们上课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建议,让他们抛却心理负担,让他们从处理简单的问题中增强自信,从陆续出现的成功中培养兴趣。

五、联系实际生活、生产,激发职高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也应该联系生产生亲近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学生每天生活在现实中,可以让他从身边找出数学问题。家里一月的水电费,电话费,贷款,材料相等使窗子采光面积最大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数学,一定要注意引导。这样一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感,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 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学是为了用,一旦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难题,他那种优越感,自豪感会激励他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要特别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学生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价值,数学对生活的重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也自然会增加。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契而不舍地想方设法的完成。在计算、完成数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耐心、细心、严谨、一丝不苟的品质。享受做题后的成功快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职高生只要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并且把短暂兴趣转化为长期的稳定的兴趣。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和知识本身的魅力,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地调整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时时注意激发学生沉睡的兴趣,做到"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从而使我们的职高数学获得良好的效果。量。从而使我们的职高数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季登峰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职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季登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