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旅游产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谈旅游产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杨慧[1]2004年在《谈旅游产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文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从各族人民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并经过世代相传的丰富和连续不断的发展而积淀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又反过来积极地、深刻地影响和作用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道德。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一再证明: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思想力量,它过去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现在和今后仍将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巨大推动力量。只有始终不渝地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才能凝聚人心,成就事业,强国富民。在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旅游作为社会教育的手段,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风景名胜遍布全国各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灿烂,富有闻名于世的文物古迹和艺术宝藏;我国民族众多,各有自己世代相传的传统风俗民情;我国富有革命传统,各地留有各个时期的革命遗迹,反映着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新中国五十多年来建设的巨大成就,也令人注目。通过观光游览或访古问今,可以激发人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道德情感,对树立献身祖国建设的荣誉感、责任感,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通过国内旅游,不但获得积极休息,还能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增长知识,更好地了解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社会经济建设的风貌,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旅游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的内容和形式之一。知之深,爱之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道出了其中的真谛。总之,旅游是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一个有力手段。 党中央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对全民族和全体人民来说,首先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世界上任何制度的国家都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更应如此。”产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上,长期以来,那种空泛化的口号式的说教、形式化的运动式的教育严重制约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面开展。因此,探索适应新时期的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就历史地成为了堕待我们攻克的重大课题。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向我们展现了一种轻松活泼、润物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如何通过旅游推动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本文从叁个方面论述了旅游产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 论文共分叁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广阔内涵可通过旅游来实现。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广泛性角度指出:旅游能够强化并实现着爱国主义的内涵,因为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能激发人们对故乡与祖国的热爱之情;多彩的旅游活动能激发人们对各族人民的热爱之情;旅游活动能激发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旅游产业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载体。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科学内涵指出:旅游活动能够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眷恋与自豪;旅游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是展示精神文明的窗口,也是创造精神文明的阵地。要注意发挥这方面优势,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 第叁部分主要论述了可以通过抓住机遇,整合资源,科学推进“红色旅游”发展以及充分发挥导游人员在旅游产业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中的作用、挖掘旅游资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来强化旅游产业的爱国主义功能。 我们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我们一定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关键词:旅游产业;爱国主义;教育分类号:D64

赵金金[2]2011年在《基于旅游流集散的韶山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它也不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空间结构不合理就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是使旅游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使旅游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旅游空间结构中,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优化迫在眉睫,目的地从旅游供给的角度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如果能首先解决空间结构不合理问题,必然能正确疏导游客,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益。韶山风景区是着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几年来,来韶参观的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2010年上半年韶山游客接待人数达412.15万人次,但存在旅游者集中于个别景区(点),景区综合效益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其景区空间结构亟待调整、优化。本文借鉴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最新成果,将景区空间结构划分为旅游节点、旅游通道、旅游流、旅游网络和旅游体系五大要素,其中旅游流是真正推动空间结构重组的要素。因此文章从旅游流空间集散的角度研究韶山景区空间结构优化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直接了解韶山旅游流空间行为特征以及运用齐夫定律和分形理论探讨韶山旅游流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通过对2001-2009年韶山九大景点的旅游流的齐夫验证,得出齐夫参数分别是1.238、1.239、1.276、1.292、1.293、1.293、1.4199、1.4505、1.7459,各年的q值均大于1,且齐夫参数值逐年增大。由此可知,韶山的旅游流具有空间集聚特征,韶山可通过综合开发旅游节点,内外衔接旅游通道,科学引导旅游流,分工合作构建旅游网络,健全保障旅游体系的措施,实现旅游流的扩散,从而缓解韶山热点旅游景点的旅游承载压力以及带动周边景点的发展,提高韶山旅游效益,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李勇[3]2008年在《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产业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在经济格局中的产业地位已逐渐被公认,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加入WTO后,给中国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的旅游业必将达到空前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经济效益好、就业范围广,并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关于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影响力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界探讨的前沿课题,但迄今为止,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而实际应用有较多的空白和不足之处。本论文研究把旅游产业的区域影响力放在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框架中进行剖析和观察,从区域经济地理学、旅游经济学、创意产业等基础理论融合的角度寻找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研究的基点,重点探讨旅游产业与区域增长、产业竞争力、格局优化、区域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的内部因素及其因果作用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剖析旅游经济这个复杂的系统。基于此,结合吉林省实际,利用构建的系统研究方法对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概述论文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总结已有的旅游影响研究成果。同时运用相关的旅游理论,建立一个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理论研究框架,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区域旅游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综述。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旅游经济学家对旅游产业的研究,选择了区位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文化传播理论、旅游承载力、旅游人类学理论、旅游创意产业等理论及问卷调查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叁章是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机理及评价方法。界定旅游产业的区域影响力基本概念,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论述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演进机理和过程,得出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的评价方法。第四章是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及其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论述吉林省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产业结构分析,然后分析吉林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得出吉林省旅游产业在全国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发展水平。第五章是吉林省旅游产业对区域发展作用机理分析。利用剥离值法及旅游经济影响力指数、旅游产业对区域劳动就业的作用、旅游产业相关性分析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旅游产业对吉林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力,计算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业乘数、影响力指数和调查统计分析,认为吉林省旅游业确实对经济发展、就业、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同时,也得到以上数据整体上低于国际及国内平均水平,旅游产业发展有很大潜力的结论。第六章是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的调控与对策。对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发展原则、调控措施进行论证,提出提升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的对策和“政府主导”、“大旅游”、“经济一体化”等战略问题并对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旅游业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建议。结论部分是概括总结本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创新点以及遗留问题和今后有待深入解决的问题。

陈浩[4]2014年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川省凉山州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作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一种理性平衡,低碳经济是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大力支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减少碳排放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共同维护全球的生态安全。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再次强调把低碳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低碳旅游正是在低碳经济理论的引导下,以旅游为载体对低碳发展方式的一种积极响应,对传统旅游业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与升级。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境内拥有以邛海湿地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彝族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以红军长征遗址、卫星发射基地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受交通、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限制,开发晚、破坏程度低,有着发展低碳旅游的先天条件和实践基础。发展低碳旅游既是凉山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突破口,又是践行低碳理念,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在低碳经济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什么是低碳旅游、为什么要发展低碳旅游、怎样发展低碳旅游等问题,以凉山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凉山州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定量测算与定性分析,研究其低碳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其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归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凉山州实际,进一步构建出低碳观光休闲旅游发展模式、低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低碳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提出了促进凉山州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形成的制度保障和产业保障两大保障机制,以期实现凉山州旅游业低碳转型与发展。

缪璇[5]2017年在《建构主义真实性视角下历史街区活化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市现代化建设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加快速度,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载体却因其基础设施的破败、城市功能、人居环境的过时而面临着留存危机。随着国内大众旅游的鹊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情怀和审美艺术等价值的历史街区被重新定位,再度利用和发掘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历史街区究竟是保护还是开发的争议至今仍不曾停止,而只有追溯历史街区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根源所在,才能寻求平衡两者的历史街区活化策略。论文通过梳理学术界在“旅游真实性”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阐述历史街区活化的概念,分析其现状,以其中建构主义真实性的观点作为历史街区活化实践的理论依据;然后结合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分析论证建构主义真实性与历史街区活化的契合之处,并从中汲取经验总结出历史街区活化的原则和方法的参考性框架;最后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访谈的形式对本土案例进行现状分析和理论检验,获取本土化认知,进一步实现理论研究之于国内历史街区活化实践的现实意义。

秦裕芳[6]1993年在《旅游、文化与教育》文中认为适应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中国科技大学近几年围绕实践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发展学生智能和想象力等教育、教学思想,开设了一系列审美、艺术和文化方面的课程。

艾进[7]2009年在《中国城市遗址类博物馆开发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事业实体,其本质在于不断地揭示、保存藏品自身价值和最大可能地实现并展示其藏品历史文化价值。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文化和精神领域里,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都急切需要延续和创新自身的灵魂以适应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不同的领域的学者对于这个灵魂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如市场营销里谈到的城市或国家的差异化;区域经济里所指的城市文化竞争力;旅游学中的核心吸引物和文化吸引力等概念。然而,这个灵魂不是随意或刻意创造的,它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变迁的体现和修正。它的基础就是这个城市或国家的过去。而博物馆正是作为保存和传播这一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其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辉煌的古代文明,造就了今天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也在这些城市中遗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化及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古迹。这些处于城市中的古遗址,以及由其古遗址为依托所建立开放的博物馆,一方面与城市旅游相结合,对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有着独特的旅游吸引力,而且具有极大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它们就像是一个个保存时间的文化机器,全面的让其参观者观察学习并体验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方居民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同时也让参观在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氛围中和特定的情绪下交流和休闲。另一方面,从城市管理者以及博物馆的管理经营者的角度,这些博物馆不仅因其拥有丰富的藏品成为了社会文化和道德传承的载体,而且可以通过充分发掘这些藏品的内涵,提升一个区域或是一座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水平和巩固以及宣传推广其独特区域或城市的品牌和形象。然而,尽管我国博物馆近年来在数量上、类型上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但我国这些处于城市中的遗址类博物馆旅游的开发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如我国博物馆的人均拥有量不足,我国博物馆旅游普遍不景气,我国博物馆发展的资金不足,我国博物馆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以及我国博物馆的宣传促销力度不足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由表象指向了一个根源,我国博物馆事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开发经营模式出现了问题。而根据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遗址类博物馆将继续进行收费开放和经营。因此,创新我国博物馆管理理念和机制,积极寻找其与旅游的契合点,以满足社会和付费公众对文化多角度、多方位的需要,是当前发展遗址类博物馆旅游的主要任务。本研究因此首先收集、整理和总结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以及博物馆各个时期的概念、定义和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和模式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归纳出了国外现代博物馆在发展和延伸其相关社会功能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以及提升其所在城市旅游形象以促进和激发其游客正面游后行为等方面经验和规律。同时,本研究在检阅国内外博物馆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博物馆的分类和功能做出总结,尝试性地界定并分析了符合今天大力提升城市旅游和文化竞争力背景下的富有中国城市特色的博物馆新类型-城市遗址类博物馆,并对其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做出分析和说明。由此,本研究提出了与城市文化和城市旅游元素以及扩展其旅游产品和体验乃我国现代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的未来经营理念和基本开发模式。而后,本研究针对国内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针对我国现代城市遗址类博物馆开发经营中的具体主要问题:如何识别市场进行功能定位,如何在博物馆目的地形象影响下调整藏品、旅游服务产品质量以及整体体验质量的问题以满足并提高目标人群――自主付费游客的满意度从而激励游客宣传推广并巩固博物馆所在城市文化和价值的作用。针对这一研究目的,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的文献总结整理后,本研究设计构建了旨在揭示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综合产品感知质量、博物馆目的地形象、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的关系模型。通过因子分析对构成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综合产品感知质量中的馆外产品质量感知要素进行萃取形成相关问卷。根据前期的研究、走访和调查,本研究选择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和锦里民俗文化街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及其文化街区这两个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历史文化的典型的城市遗址类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在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使用方差分析、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One-Way ANOVA), Scheffe’s Method(多样本重复比较检验),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所提出的关系模型进行测评、检验和对比。本研究的结论分别解答了下列问题:1.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的目标游客的识别和其旅游行为的模式的确定。2.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综合感知质量的构成要素的识别及其重要性的界定。3.城市遗址类博物馆旅游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的界定。4.城市遗址类博物馆游客游后行为意向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的界定。5.城市遗址类博物馆游客满意度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的界定。6.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综合感知质量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关系。7.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综合感知质量与游客游后行为意向的关系。8.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综合感知质量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9.城市遗址类博物馆旅游形象与游客游后行为意向的关系。10.城市遗址类博物馆旅游形象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11.游客满意度与城市遗址类博物馆游后行为意的关系。本研究针对中国城市遗址博物馆开发经营模式的研究结论和建议也分别对应以上问题,并结合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差异,分别总结并升华在论文的结论和建议部分中。本研究使用的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是作为缩减并优化结构维度的技术方法。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以较少的结构数目来代表调研初设计的数据结构,并可保存原有数据结构所代表的大部份资料。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来提取共同因素(公因子)并以最大变异法(Varimax)做直交旋转(Orthogonal Rotation),将其分成相互独立的因子,该研究拟用于城市遗址类博物馆外旅游产品感知质量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因子的提取。本研究使用的方差分析、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One-Way ANOVA), Scheffe’s Method(多样本重复比较检验)旨在比较分析人口统计变量(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平均收入、来自何处),在“旅游综合质量”具体认识上的认识差异。本研究最后使用的结构方程式模型分析法(SEM)以线性结构关系模式软件(linear Structure Relation Model)LISREL8.7作为分析工具,来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架构假设的合理性,以及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选择结构方程模型旨在合理地处理本研究假设中涉及的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以及本研究假设中包括的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这些涉及多元变量的关系检验往往是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如传统的线性相关分析只能指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统计联系。两个变量需要满足地位平等,没有因变量和自变量之分的条件。因此相关系数不能反映单指标与总体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传统的回归分析虽然在模型中定义了因变量和自变量。但它只能提供变量间的直接效应而不能显示可能存在的间接效应。而且会因为共线性的原因,导致出现单项指标与总体出现负相关等无法解释的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因此选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替代传统的多元回归、通径分析、因子分析、协方差分析等方法,旨在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并比较及评价差异。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本研究根据对世界博物馆发展史的整理归纳,通过对国外博物馆功能发展和延伸趋势的总结,结合博物馆的各种分类标准以及遗址类博物馆在中国城市的社会功能,创新性的界定了城市遗址类博物馆。其定义的界定意义重大:将传统的博物馆学的分类概念和旅游学中的游客体验、社会学中的场所效应以及城市文化等概念串联起来;将其游览过程的要素,如体验空间、服务、藏品、设施、活动、大众旅游产品、游客以及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和大众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结合起来。对于其自身的差异化发展和经营以及所在城市的品牌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的创新意义。其次,本研究所验证的线型结构关系不是来源于对以往研究的修改或证明。其模型设计是根据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事实而总结出的模式,并结合国内博物馆开发管理的具体问题所设计。因此,本研究在理论认识上有所创新。同时,在理论方面的创新之处还涉及到本研究将体验经济的有关结构维度引入到博物馆旅游研究中。通过对博物馆旅游整体体验设计理论的探讨,明确了博物馆旅游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延伸产品服务设计以及整体体验设计的概念、核心、原则、方法等,并对博物馆旅游体验的类型、分析与评价作了初步的研究。另外,本研究根据质量、满意度和购后行为意向这一传统的模型在旅游具体过程中的变化,结合文献的总结和对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的具体游览过程,加入了旅游目的地形象这一概念作为中介变量。并针对城市遗址类博物馆游览所发生的位置特征,场所效应,社会功能和影响等具体因素,将旅游目的地形象理论进行深化,创新性的具体提出了十个针对城市遗址类博物馆旅游地的形象元素。经过研究验证,所有维度均为有效维度。最后,本研究首次运用结构方程从实证层面单独定量验证城市类遗址博物馆综合旅游产品的感知质量在其博物馆形象的中介影响下对旅游者满意度与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同时本研究首次应用因子检验对城市遗址类博物馆的旅游产品感知质量的要素的指标进行了提炼。首先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学者涉及遗址类博物馆这一主题。其次,在过去博物馆相关研究中,更没有学者对其质量的感知进行研究。而且,在关于旅游其他行业的研究中,以往的研究往往只把旅游商品和服务作为潜变量的观测因子进入结构方程模型,而没有引入相关目的地形象的变量进行观测。这些都忽视了旅游产品的消费是发生在特定空间和特定环境中的游客消费行为的事实。而本研究正好弥补了以往研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王丹[8]2010年在《延安红色旅游区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青睐,然而国内对于红色旅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理论研究却相对比较滞后。因此本文以延安红色旅游区为实证调研地,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延安红色旅游区的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思路。通过对红色旅游、游客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理论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延安红色旅游区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模型,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指标结构。然后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问卷的合理性,运用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修正了延安红色旅游区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指标结构。接着由方差分析可知,不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在游客满意度上存在着显着差异,但在游客忠诚度上不具有显着性的差异;而由相关分析确定了游客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认为应从细分延安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完善红色旅游区的品牌形象;深度挖掘体验下红色旅游产品和文艺表演;完善基础实施,提升旅游接待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合理处理游客抱怨和投诉;提升游客的游览价值;培养忠诚游客等方面来提高延安红色旅游区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刘小蓉[9]2008年在《和谐旅游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和谐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有效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而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然而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近几年的事,因而系统研究者不多,本文基于此对和谐旅游进行系统分析,构建其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研究,以求架构独立的和谐旅游体系,丰富旅游地理学研究范畴,指导旅游业良性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国内外和谐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建立起和谐旅游体系框架:以和谐旅游理念产生与发展为出发点,逐步构建和谐旅游理论体系;以现阶段我国和谐旅游发展与需求现状为出发点,深入探究和谐旅游的实现机制;理论指导实践,将理论应用于成都市和谐旅游城市的建设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本文的写作也基本遵循以上逻辑思维展开:收集并整理资料—梳理归纳并综述—理论构建—应用研究—总结与展望。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和谐旅游研究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兼备,系统的理论研究加深人们对和谐旅游的认识,使和谐旅游实现更具操作性,而成都和谐旅游城市建设的应用研究既检验了理论,又为“和谐成都”建设提供行动方向。本研究在某些方面具有创新,但问题不可避免存在,今后将继续在理论架构与应用研究方面不懈探索。

参考文献:

[1]. 谈旅游产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D]. 杨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04

[2]. 基于旅游流集散的韶山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探析[D]. 赵金金. 湘潭大学. 2011

[3]. 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研究[D]. 李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 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川省凉山州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陈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5]. 建构主义真实性视角下历史街区活化研究[D]. 缪璇. 武汉大学. 2017

[6]. 旅游、文化与教育[J]. 秦裕芳. 教育与现代化. 1993

[7]. 中国城市遗址类博物馆开发模式研究[D]. 艾进.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8]. 延安红色旅游区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D]. 王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10

[9]. 和谐旅游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刘小蓉. 四川师范大学. 2008

标签:;  ;  ;  ;  ;  ;  

谈旅游产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