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李启利

  李启利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 2017 年 5 月-2018 年 5 月院内收治的 76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 38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63-01

 脑梗死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脑 组织内出现了局部血栓的情况,造成动脉狭窄或堵塞的情况,使脑组织出现缺 氧、缺血等症状,最终危机患者的生命[1]。在治疗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需要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以保证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选取 2017 年 5 月-2018 年 5 月院内收治的 76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 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 2017 年 5 月-2018 年 5 月院内收治的 76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在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 每组 38 例。其中,护理组男 20 例、女 18 例,年龄 44-76 岁,平均年龄(59.65 ±2.64)岁;冠心病 6 例,心绞痛 8 例;高血压 10 例;糖尿病 14 例。对照组 男 22 例、女 16 例,年龄 42-78 岁,平均年龄(60.31±1.94)岁;冠心病 8 例, 心绞痛 6 例;高血压 13 例;糖尿病 11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包括药物使用、饮食护理、心理指 导及康复训练等。 护理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以下护理:(1)体位 护理。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使其保持侧卧,避免仰卧。(2)四肢康复训练。 让患者的各项的各项生命体征都比较稳定,且其症状不再持续恶化,应对其四 肢进行康复训练。(3)言语训练。对失语患者进行言语训练,指导其进行张 嘴、发音、呲牙及卷舌等练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 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9.0 软件处理相应数据。计数资料使用(%)表示,使用(x2) 进行校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如表 1所示。护理组总满意 37 例,满意率为 97.37%,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影响人们健 康的因素也逐渐增多,中老年群体中患有脑梗死症状的数量越来越多,近几年 我国患有该病的人数正不断增加,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2]。不 难发现,中老年群体中患有脑梗死的人数远远高于青年群体,其原因可能是由 于中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弱、机体免疫力较低,再加之部分中老年人常年不健 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使其成为容易患上脑梗死的一类人群。从中医较角度进 行分析,人们在步入中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的各项机能也开始出现问 题,最明显的就是中老年人经常感到浑身无力、气血运行不畅等症状[3]。而这 些症状的出现,无疑是一种健康危险信号,说明其体内的各脏器组织的功能正 在减弱,机体的血液循环出现问题,若没有接受及时的治疗,很可能会发展成 血块堵塞、局部淤血等症状,这也是引起脑梗死的原因。 医学领域中认为,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最佳治疗时间是其患病的前 3 个月,该阶段的患者若能够及时接受正确的治疗,其基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 恢复,而医护人员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的时间也是从其恢复初期就开始的 [4]。不过,部分医学专家认为,对脑梗死患者来说,对其进行康复治疗的最佳 时间应为其治疗后的 1-2 周内进行,其认为该时间段内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后, 其恢复效果比较好。

 此外,部分关于脑梗死治疗的文献中认为,早期脑梗死患 者若及时接受正确的治疗,其康复的概率还是相当高的,再结合适当的护理措 施,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了使脑梗死患者能够尽快康 复,临床治疗中常采用抗凝、溶栓等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了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生命体征稳定的脑梗死患 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对其进行体位护理、四肢康复训练及言语训练等 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护理组的总满意率为 97.37,而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 73.68,显著说明了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于此,在脑 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宜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从而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在治疗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其患病群体多为中老年 人的特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为其制定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从康复训练的多方面入手,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从多个角度分析, 确保患者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康复,改善其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钟书芹.试析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妇早期泌乳 的影响[J].名医,2018,14(09):213-215.

 [2]潘琳.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首都食 品与医药,2018,25(18):157.

 [3]任丽哲.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应用研究[J].世 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273.

  [4]李沛.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 志,2018,19(08):1104-1105-1108.

论文作者:李启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李启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