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伏贴”运用进展概述论文_徐妮妮

中医“三伏贴”运用进展概述论文_徐妮妮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泸州 646000

Abstract:with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medicine,as a powerful support to heal disease theory,Chinese medicine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has caused extensive concern of the social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This article through to in recent years,th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f "three lie down",introduced three "lie down"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winter disease summer treat Three lie down

摘要:随着中华医学的不断崛起,作为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强大支撑,中医的穴位敷贴治疗现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三伏贴”研究的总结,介绍“三伏贴”目前的研究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病夏治 三伏贴

近年来,在“冬病夏治”的理论指导下,中医在三伏天进行中药穴位贴敷,用以防止虚寒性疾病在寒冷季节发作或减轻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本人对三幅贴的运用现状进行简单概述。

1、三伏贴介绍

三伏贴是夏季三伏天,将中药贴敷穴位的一种外治法,属于药物灸一类,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在夏季人受天阳之助,再运用温热药物经皮肤吸收,可以预防虚寒性疾病在寒冷季节中发作或减轻发作时的严重程度,从而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适应的病症

三伏贴开始运用见宋代王执《针灸资生经》,其中提到“天灸”,即用旱莲草外敷治疟,用药后皮肤局部起疱。明清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医家们开始用来防治肺系疾病。20世纪80年代其运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利用三伏炎热阳盛腠理开泄,经络通畅,用药以防治冬天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难治性疾病。到目前为止,三伏贴主要适用于预防虚寒性疾病在寒冷季节的发作,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而对于风湿骨病、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防治作用有待研究。

3药物选用及治疗方法

三伏贴的药方首见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其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共为末,入麝香,调敷肺腧、膏肓、白劳等穴治冷哮”。经后世不断研究,根据病症不同加入了其他味药进行对症贴敷。患者贴敷当日穿着宽松,色深,易清洗的衣物。常用的穴位有肺腧、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定准穴位后,用温水或75%乙醇擦干净,敷药,以敷贴及胶布固定即可。

敷贴三伏贴后的注意事项:(1)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2)最好不要吃一些辛辣、冷饮、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也不要让自己受凉,贴敷完毕后用湿毛巾擦去中药药渣即可,注意休息。(3)三伏贴贴上以后,一般会出现灼烧、胀痛等感觉,这是药理往体内走的表现,是正常现象,如果感觉灼热难忍,可以立即取下药膏,尽量不要用手抓挠.

4、皮肤过敏或起疱的护理

首先,皮肤出现过敏或起疱时,衣物宜选择较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其次,减少外出,避免遭受紫外线照射而加重皮肤损伤;最后,就是对于过敏或是起疱的处理了,如果轻度胶布过敏,水疱未见破溃可做适当清洁,涂以烫伤膏或无需特殊处理;如疱有破溃,渗出液较多时切忌自行盲目处理,应当立即终止敷贴到医院让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5、讨论

冬病夏治中药三伏贴是在春夏养阴的原则指导下对人体进行调理,达到疏通经络和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其对于哮喘、慢支、过敏性鼻炎等寒冷季节发病或加重的阳气虚弱的疾病而言,通过阳气偏盛而未发病的季节,提前预防和治疗可以减轻在冬季发作的症状和次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总之,三伏贴作为传统中医学疗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继承前辈们研究成果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求更大限度的为患者谋福音,让中医事业传承发扬。

论文作者:徐妮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中医“三伏贴”运用进展概述论文_徐妮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