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而上学中的“自然”儒学_儒家论文

论形而上学中的“自然”儒学_儒家论文

试论玄学中“自然”的儒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玄学论文,试论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然”二字在先秦就已出现。最早见于《老子》中,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自然”在先秦大都为道家所谈及,儒家则大多避而不谈。《论语》、《孟子》中皆不见“自然”。而“自然”在《老子》中则出现了,《庄子》中出现了七次。道家的“自然”含义主要有二:第一指天然的、万物的本然状态,“以辅万物之自然,而非敢为也。”[②]第二指无意识、无目的、无为无造。“莫之命而常自然”[③]“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④]“自然”是道家手中的一张王牌,用以反对儒家。儒家积极入世,道家则遁归“自然”。老子把“自然”和道联系起来,“道法自然”,而道和仁义是相对的,“大道废,有仁义。”庄子亦云“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⑤]他说,古代之人“在混芸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时“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不得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时的人们“莫之为而常自然。”[⑥]至是后来的人们破坏了这种“自然”,出现了圣人,发展出了仁义,才导致了人与人争夺,社会混乱。因此道家主张绝圣弃智,遁归“自然”。

时至魏晋,“自然”发生了彻底的革命,“自然”被“名教”化了。玄学家把“自然”和“名教”相提并论,“自然”和“名教”的关系成为玄学家探讨的重要命题。所谓“名教”就是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名称始于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以之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核心是儒家的三纲五常。“自然”的“名教”化实际上就是“自然”的儒化。玄学家通过“自然”和“名教”关系的探讨,对“自然”进行了改造,“自然”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自然”被儒化了。如何使“自然”儒化?玄学家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

第一:“自然”本体化,由“自然”而生“名教”。这一观点主要以夏侯玄、何晏、王弼等“正始之音”的玄学家为代表。先秦时,老子把“自然”和“道”联系起来,“自然”就出现了本体化的端倪,但老子就此止步发展他的“道”去了。“正始之音”的玄学家在老子停止思维的地方继续往前走,终于使“自然”本体化,并且和“名教”走到一起。他们认为“自然”就是“道”,就是“无”,“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⑦],“自然者,无称之音,穷极之辞也。”[⑧]而“无”则是“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⑨]“无”不仅包括了自然万物,同时也包括了政治人伦、纲常名教,成为人们立身的根据,“贤者恃以成德,不肖者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⑩]“自然”逐渐本体化,并且通过“道”、“无”,“自然”把“名教”拉入了自己的范畴,“名教”出于“自然”。他们认为“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11),圣人自然也不例外,“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12)“自然”的特质就是上下尊卑之分,“上守其尊,下安其卑,自然之质,各定其分,短者不为不足,长者不为有余。”(13)“自然之质,各定其分”,君臣上下出于自然,“自然”被儒化了,人们应各安其分“无知守贞,顺自然。”(14)他们认为“任其自然”就可“无为而治”,“居中得正,……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营而功自成,故不习焉而无不利。”(15)与其相类似,庄子亦讲顺物自然、“无为而治”,“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16)但庄子的“自然”指万物的本然状态,无为而治是抛弃社会,使人回到与自然万物混同为一。人与“万物群生”(17),“民如野鹿。”(18)老子的无为而治也使人回到虚心实腹,火种结绳,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正始之音”的玄学家则不然,由于“名教”出于“自然”,“自然”的儒化。“任其自然”意味着对三纲五常的认可,君尊臣卑如天尊地卑一样地自然,只有服从现有的社会秩序,“任其自然”也就自然“无为而治”了。何晏、王弼通过把“自然”本体化,由“自然”产生了“名教”。与此相异的是,向秀、郭象则把“自然”等同于“名教”。

第二:把社会的等级秩序等同于自然的秩序,名教即自然。这一派以向秀、郭象、阮瞻为代表。他们的“自然”不再具有本体化,而是和“名教”称兄道弟,他们认为“自然”就是天,“天者,自然之谓也。”(19)天高地低,头上脚下,这是一种自然的等级秩序且是不可逆转的。人从一出生的那天起就禀赋了这种自然,也就是人之“性”。“凡所谓天,皆明不为而自然。言自然则自然矣。人安能故有此自然哉?自然耳,故曰性。”(20)“自然”就是人性,通过“性”而非“道”和“无”,他们把“自然”与“名教”联系起来,自然就在你身边,和人类社会合二为一的、他们的“无”不能“开物成务”,他们认为无不能生有,有为自生,反映到“自然”的概念上,自然和名教是互体的。名教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名教即自然。王戎曾问阮瞻:“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21)

人一出生就“各有其分”,如贤愚贵贱,这就是人之“性”,是自然的非人为的,也就是“命”。“命之所有者,非为也,皆自然耳”。人们“任自然”,也就是各守其位,服从命运的安排。“若夫任自然而居当,则贤愚袭情,而贵贱履位、君臣上下,莫匪尔极,而天下无患矣。”[②②]人们履位之后就达到了逍遥,“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23)所以向秀、郭象劝人们无论高低贵贱,与万物一样,各安其分。

疱人尸祝各安其所司,鸟兽万物各足于所受,帝尧许由各静其所遇,此乃天下之至实也。各得其实,又何所为乎哉!自然而已矣。故尧许天地虽异,其于逍遥一也。”(24)名教即自然,人们安于自己所分,帝尧许由皆“逍遥”。名教即自然,自然的秩序中体现着社会的等级秩序,社会的等级秩序中体现着自然。在社会事务中忙碌的君主,其心理却淡然自得,犹如处于山林之中。“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25)名教和自然合二为一。

尽管向秀、郭象等的“自然”与何晏、王弼等的“自然”的地位不同,但他们的论证都从“自然”秩序入手,把社会比附“自然”秩序,由此“自然”被儒化了。除了这种外在的论证之外,玄学家还把“自然”归于内,把“自然”与“名教”通过“情”联结起来。

第三:玄学家通过人的自然之情把“自然”引向儒化。这一点,阮籍、嵇康,向秀、郭象都不同程度地提出。

向秀、郭象在论述自然的儒化时,把自然和人性联结起来,由此论证走向了分野。一从自然秩序作论证,如上所鉴。二则指向人的自然情感。“有生则有情,称情则自然得。”(26)称情就能任自然,“自然”的获得是通过“情”而实现的。何为情?“且夫嗜欲、好荣、恶辱、好逸、恶劳,皆生于自然”,“夫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崇高莫大于富贵,然则富贵天地之情也。”(27)由此可知,情的内涵非常广泛,嗜欲、恶辱、好逸、恶劳、富贵皆是人之自然之情。与此同时,向秀、郭象又把仁义等儒家伦常拉入了人的自然情感,“仁义自是人之情也,但当任之耳。恐仁义非人情而忧之者,真可谓多忧也。”(28)“夫知礼意者,必游于外以经内,守母以存子,称情而直往也”(29)。仁义礼等儒家伦常皆是人之性情,人们应当任其自然,不要对其横加干涉。恐怕仁义不是人情而忧之,就有点杞人忧天的味道了。向秀、郭象认为人行为的极致就是达到这种自然之情,道德与自然的完全合一。“知天人之所为者,皆自然也。则内放其身而外冥于物,与众玄同,任之而无不至也。”(30)达此,内诚信于伦常,外执行伦常,一投手,一举足,皆不假思索,自然而行都能符合儒家伦常。他们认为黄帝是执行道德的典范“夫黄帝非为仁义也,直与物冥则仁义之迹自见。”(31)黄帝真正领悟到了道德是自然之情,作到了自然与道德的合一。所以只是按自然而行,就能符合社会中的道德行为,服从于特有的等级秩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向秀、郭象所说的“任自然”,不但外服从于特有的等级秩序,遵守儒家伦常。同时,心里达到对此的认同,外表和内心达到自然的和谐同一。由此“自然”被儒化了。

与此相类,阮籍、嵇康的“自然”也是通过自然之情而论证自然的儒化的,他们认为“人性以从欲为欢”,“从欲则得自然”。(32)这点与向秀、郭象相同,只是情欲的内涵大大缩小,他们否认嗜欲、好逸、恶劳、富贵等为自然之情,但却承认基本的生理需求为“自然”,“感而思室,饥而求食,自然之理也。”(33)同时又把道德拉入人的自然之情,“圣人以道德为心,不以富贵为志。”(34)他们的“自然”是不排斥道德的,相反,“自然”和“名教”是合一的。

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35)尧舜与许由齐肩,张良与接舆并列,行名教与任自然的人“其揆一也。”,也就表明了自然与名教的合一。“自然”儒化的倾向依然明显。

但在另一方面,嵇康、阮籍又有“自然”非儒化的倾向。他们认为“自然”就是天地。“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36)“自然”却并没因天高地低而发展出社会等级的“名教”,相反,他们的自然是非社会的,是和“名教”格格不入的。

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37)嵇康、阮籍的“自然”观一方面和“名教”对立,一方面又出现儒化的倾向。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

如鲁迅先生所说,魏晋时期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的。如在当时混有“性仁孝”的何曾“然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里;厨膳滋味,过于王者。……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时司空贾充权拟人主,曾卑充而附之。……以此为正直所非。”(38)同样,司马昭掌魏重权,极力宣扬“孝”道,以“孝”治天下,然其心“路人皆知”,并不如孔子所说的,“孝慈则忠”,孝而不忠,最后司马氏代魏。所以,在魏晋时代,现实权力与士大夫的修养相混,“名教”成为士大夫用以自利的幌子,“魏晋时代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39)所以以阮籍、嵇康为首的正直之士想破除这种虚伪,他们抬出了“自然”来打倒虚伪的名教,因此他们的“自然”和名教处于对立状态,与富贵、利禄相抵触。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对名教真心信奉的,而外在的名教已失去固有的效用——即对三纲五常的真心遵守变为取利的工具,他们“自然”的儒化只能归之于内,通过“自然”之情把“自然”和“名教”联系起来。“以道德为心”,与道德为友“金玉满堂莫守,古人安此,粗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休。”(40)他们因此又时时流露出自然儒化的倾向。体现在行为中,他们一方面违背礼俗,一方面又表现出对儒家伦常的固执,这两方面扭曲地结合在一起。

阮籍尝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为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41)《魏氏春秋》曾评曰:籍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礼,而毁几灭性。

向秀、郭象、阮籍、嵇康等人通过“情”把“自然”和道德联系了起来。但把儒家伦常归结为人之情并不是玄学家的发明。先秦时的孟子就已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42)孟子认为由人的四端产生了仁义礼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43)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当中自有仁义礼智。魏晋时期的玄学家继承了这些思想,进而他们又把人之情形与“自然”联结起来,从而最终打开了通往道家的通道。这都是玄学家的发明,由此玄学家把道家所讲的“自然”儒化了。

本来,道家的“自然”含义是和儒家格格不入的,是道家反对儒家显学的一个重要武器。他们反对儒家伦常,主张回归自然,这种思想却被玄学家加以改造,成为儒家的好友。“自然”的儒化体现在行为上就是政治自然化“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自然政治化,游于山林的士大夫,待价而沽,伺机而动。“谢公(笔者注:谢安)在东山,朝命屡降不出,后出为桓宣司马。”(44)

总之玄学家对“自然”的诠释,一方面把“自然”本体化,“自然”归结为“道”、“无”,由此,君臣上下出于自然,使“自然”神圣化,耸然高出于人,须仰视才见,使人产生出一种“敬”的情感,强制自己服从自然,也就服从于君臣上下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则把“自然”放入社会中,自然即名教,自然就在你身边,随手可见。家庭中的父子夫妇关系,家庭外的君臣贵贱皆自然,使人产生出一种“近”的感觉。最后玄学家把“自然”归入人的内心,仁义礼智皆是人之情,仁义礼智皆自然,使人对儒家伦常产生一种“亲”的感觉,使人心悦诚服地去服从、遵守它。玄学家把所谓的自然的社会秩序强加于人,另一方面则要求人们对这种自然的社会秩序,从内心中表现出所谓的真诚。即“敬”又“亲近”这种自然的社会秩序。这就是玄学家自然儒化的本质。

注释:

① 《老子·二十五章》。

② 《老子·六十四章》。

③ 《老子·五十一章》。

④ 《庄子·德充符》。

⑤ 《庄子·渔父》。

⑥ 《庄子·缮性》。

⑦ 张湛《列子·仲尼注》引何晏《无名论》。

⑧ 王弼《老子·二十五章注》。

⑨ ⑩ 《晋书·王衍传》何晏语。

(11) 《老子·二十九章注》。

(12) 张湛《列子·仲尼注》引夏侯玄语。

(13) 王弼《周易·损卦注》。

(14) 王弼《老子·六十五章注》。

(15) 王弼《周易·坤彖注》。

(16) 《庄子·应帝王》。

(17) 《庄子·马蹄》。

(18) 《庄子·天地》。

(19) 《庄子·大宗师注》。

(20) 《庄子·山木注》。

(21) 《晋书·阮籍传》。

②② 《庄子·在宥注》。

(23) (24) (25) 《庄子·逍遥游注》。

(26) (27) 《嵇中散集》向秀《难养生论》。

(28) 《庄子·骈拇注》。

(29) (30) 《庄子·大宗师注》。

(31) 《庄子·在宥注》。

(32) 《嵇中散集·难自然好学论》。

(33) 《嵇中散集·答难养生记》。

(34) 陆籍《大人先生传》。

(35) 《嵇中散集·与山巨源绝交书》。

(36) 阮籍《达庄论》。

(37) 《嵇中散集·释和论》。

(38) 《晋书·何曾传》。

(39) 《鲁迅选集·杂文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山东文艺出版社,90年版。

(40) 《嵇中散集·生生厚招咎》。

(41) 《世说新语·任诞》。

(42) (43) 《孟子·告子章上》。

(44) 《世说新语·排调》。

标签:;  ;  ;  ;  

论形而上学中的“自然”儒学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