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图书馆利用教育的思考论文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图书馆利用教育的思考论文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图书馆利用教育的思考

刘文娟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摘 要: 由于我国没有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读者利用图书馆能力普遍不强。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图书馆工作者要借鉴先进的经验,利用现有条件,探索出我国图书馆利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图书馆利用;教育;创新人才

科技乃国之重器,面对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改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唯有培养大批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等能力。图书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知识的宝库,谁掌握了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就如同掌握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不懂得利用图书馆的人很难成为创新型人才。图书馆利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密切相关,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 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决定了图书馆利用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在我国教育中起主导地位,有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研究生等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无法实现终身教育。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无异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居然掌握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那是耶鲁教育的失败。只有掌握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有了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也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条件。

二 我国图书馆利用教育现状

使用中国知网,以篇名“图书馆利用”、“教育”为检索词,和以“利用图书馆”、“教育”分别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不限,共检索到有效文献63篇,时间从1982年至2019年,年平均数为1.657篇。文献检索发现,中小学校普遍没有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只在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进行了尝试,如2003年上海杨浦区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几所学校开展了“中小学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探索”的课题研究,[1]课题的重点在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而非全面的图书馆利用教育。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教育至今没有提到日程上来。

使用中国知网,以主题词“图书馆利用”、“新生入馆教育”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出437篇文献。从检索结果获知,很多高校开展了新生图书馆入馆教育。高校新生入馆教育主要内容为读者须知,书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的参观,举办讲座,发放读者指南手册等,由于入馆教育是一种泛泛的学习、参观,高校学生对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分类方法、图书排架方法无法深入了解,很多学生对图书馆依然陌生,利用图书馆时仍然手足无措,有的学生出现了利用图书馆的焦虑情绪。[2]

我国的教育体制为教与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本科阶段基本上是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记忆性的知识,加之一般的应用关系,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做一些初步的研究性的课题。学生从小学到本科主要为知识性学习,利用图书馆的能力严重缺乏,自我学习与探索等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这种现状急需改变。

三 美国图书馆利用教育现状

1876年以前美国图书馆是以成人为服务对象的,图书馆入馆有年龄限制。1995年美国开展了Born to Read(出生即阅读,简称“BR 项目”)的项目,该项目的口号是“生而阅读,绝非太早”(Born to Read,It’s never too early to read),强调儿童从0 岁起进行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引导亲子阅读、培养新生儿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促进儿童智力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婴幼儿和家长的阅读行为提供物质保障和引导教育,使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利用图书馆,使他们从小对图书馆没有距离感,利用图书馆成为所有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也为进入学校的学习打下基础。

美国从小学开始就让学生利用图书馆进行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贯穿整个学校教育过程。根据年龄阶段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学生比较感受兴趣,也易于接受。如低年级的学生,用图片方式给爸爸妈妈准备一份节日健康晚餐菜单。三年级学生的作业可能是介绍我的故乡,高年级学生的作业可能是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难度逐渐加大,这些作业需要学生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来完成。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在不断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美国图书馆数量很多,人们利用图书馆十分方便。在美国,公共图书馆有1,6568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美国共有8,2300所中小学校拥有图书馆。美国很多公共图书馆都为中小学生提供家庭作业辅导服务(Homework Help),包括馆内辅导和在线辅导。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密切联系,从文献的采购开始,就与学校的课程进行衔接,是为学生的课业担负起指导的第二课堂。在加利福尼亚州丘拉维斯塔公共图书馆创建了一个“智慧城市”教育中心,学生在中心可以学习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节能建筑、电动汽车等知识。

基础量概念实施以来取得一定效果,但因各种原因,存在问题也不少,使内部市场化的作用还不能充分体现。主要表现在:

SPOC混合教学模式能将教师的主要精力从重复性的教学活动中释放出来,他们能够空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用于从事具有更高价值的教学活动,比如可以和学生一起对课程难点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帮助学生解决在课程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由于在多种开源平台上播放SPOC,教师不需要安装其他任何软件,只要通过使用网络浏览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制课程。教师能够将SPOC平台上准备好的课程资源融进他们的实体课堂,随心所欲地翻转课堂,演绎出不一样的精彩。

这天,爸爸带着海拉德和尼尔斯哥俩到克里斯蒂安文运河去划船,然后到了河对岸的大教堂里。爸爸带尼尔斯哥俩爬上教堂的塔顶,指着哥本哈根城,爸爸讲起丹麦王国的历史,爸爸忽然发现尼尔斯·波尔没有认真听,却看着塔顶的大钟。

美国小学生就开始学习利用图书馆相关知识,学习分类知识,利用分类知识查找图书资料和文献,学校布置一些研究性课题的作业,从小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文献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一位中国父亲带他9岁的儿子到美国上小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中国的昨天与今天》的“项目”(project),需要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并从地理、历史、人文方面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几天之后,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有理有据,分章断节的大论文让这位博士父亲大吃一惊,因为这位博士父亲三十岁过后才开始学到的。[4]这种做“项目”(project)学习方式在美国中小学学习阶段是普遍存在的。

综上所述,BDNF可增加能量消耗、改善全身血糖平衡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不同的研究都报道了BDNF的抗糖尿病作用。除此之外,慢性炎症状态、免疫状态的增强等都被认为可能与BDNF的表达有关,由此可见,BDNF可作为未来针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一)充分发挥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高职院校图书馆分会、中小学图书馆分会等相关组织的作用,对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图书馆建设、馆藏、服务等项工作予以指导,建立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各类图书馆利用教育工作。

美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领先于世界,与美国教育体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关系,也与美国图书馆利用教育从小从早密不可分。

美国图书馆工作人员分为馆员及其他职员中,馆员的入职条件要求较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很高,知识面广,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图书馆馆员为学生提供课程指导,帮助学生探索、选择和评估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中小学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 主席Jim Neal写道:“中小学图书馆具备创新技术和创意空间。通过中小学图书馆,学生能够理解很多问题,例如隐私、保密、知识自由、开放获取、公平使用,以及这些问题如何与他们的学习相关联。学生们将图书馆视为他们生活中积极和必要的组成部分。”

四 我国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的有效方法

美国图书馆的人员结构为专业馆员和其他职员。专业馆员要求必须具有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可的图书馆研究生院的硕士学位,或少量的其它专业硕士学位。在学历、经验、知识与技能及能力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美国公共图书馆对儿童服务人员要求较高,必须具有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可的图书馆研究生院的硕士学位,具备儿童文学素养,能开展包括讲故事在内的各类儿童服务。中小学校图书馆对馆员要求更高,要求馆员同时具有图书馆学系和教育系的背景,并和其他教师一样持证上岗。

(二)目前我国图书馆类型有公共图、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类型。公共图书馆设施较好,功能较多,藏书丰富,但数量偏少,无法满足需求。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于在校的教职人员及学生。中小学图书馆普遍存在,馆藏多为社科类图书,文学类图书为主,借阅图书为主要工作。专业图书馆多为本单位或本学科的科研人员服务。图书馆利用教育在上述几类图书馆中多表现为馆舍参观,入馆须知,馆藏介绍,图书分类方法、文献检索的简单介绍,我们要加强图书馆利用教育,增强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三)加强高水平图书馆人才的培养。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培养数量少,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工作人员边缘化现象严重,在学习、进修、职称晋升等待遇得不到落实。图书馆岗位也往往被视为无为而清闲的岗位,以至从业人员学历偏低,转岗、转编人员普遍,知识结构不合理,从而影响了图书馆作用的发挥。

(四)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中小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中小学图书馆进行图书馆利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丰富中小学图书馆馆藏,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结构,改变工作方法。图书馆工作者与授课老师密切联系,结合综合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帮助他们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时图书馆利用方面的需求,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技能,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出有效的途径。

①http://tv.cctv.com/2016/10/31/VIDEkjc5TIDsgmTGjYhFsvq3161031.shtml。旅游消费,警惕陷阱(一)北京一日游乱象。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建设科技强国,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图书馆利用教育在培养学生树立创新理念、培养创新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书馆工作者要重视图书馆利用教育工作,为培养更多、更优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创新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华莹,张艳.大学生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焦虑现状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8(9):120-123.

[2] 刘文娟.《中图法》走进中小学校园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8):113-114.

[3] 美国国书馆协会,张贵香译.2019美国图书馆协会白皮书[J].图书情报研究,2019(2):3-13.

本文引用格式: 刘文娟.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图书馆利用教育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9,6(57):22-2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7.008

作者简介: 刘文娟,女,河南洛阳人,馆员,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科学历。

标签:;  ;  ;  ;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图书馆利用教育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