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对我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_国际竞争力论文

标准化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实证研究论文,物流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物流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不仅表明我国物流企业能战胜他国的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意味着对与物流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如制造业等)具有更强有力的“援助”作用,使其竞争力也能更上一层楼。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在国外较早可追溯到世界经济论坛于1980开始的专题讨论,而国内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邓智团等,2010)[1]。随着产业发展由过去的粗放型转向精致型,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日益高涨,而作为科技结晶的标准对产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1)标准作为技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的载体,从源头上控制了产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升级的主动权。掌握标准可使知识产权的持有者最大限度地控制生产成本,自主地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业链环境,引导产业资源的动态分配,从而促进产业的升级(杜振华,2006)[2],标准化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李大平等,2006)[3]。

(2)标准也是进行国际贸易和消除技术壁垒的重要工具(Semerjian & Watters,2000)[4],在建立国际竞争优势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ANSI,2000)[5]。

(3)在宏观上,作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核心环节,技术标准也成为产业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和政府产业技术政策工具(高志前,2004)[6]。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事实的大背景下,国家间在经济上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关键产业上的竞争,而产业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则主要表现为产业标准上的竞争(唐晓华、杨灵,2009)[7]。因此,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正试图通过制订相应的标准化战略以获取产业国际竞争力(龚艳萍等,2008)[8]。

目前,产业标准化研究已有较丰富的文献资料。在理论方面,Veall(1995)指出标准可以促进企业间竞争,促进市场的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的发展[9]。Gregory(2000)和Swann(2000)都认为标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四方面的积极作用:质量/可靠性作用、信息作用、兼容/协同作用和减少多样化作用[10-11]。赵树宽等(2004)分别从“技术创新、产品成本、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12]。在实证方面,Swann(1996)实证分析了标准化活动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论是标准化能促进贸易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力[13]。德国标准化协会DIN(2000)的研究发现,在测量劳动力、资本、专利和技术标准对德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技术标准的贡献程度位于资本之后,同时也发现标准能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升[14]。龚艳萍(2008)以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为分析工具,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标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进行实证,结果显示技术标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并且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邓智团等(2010)同样以我国信息产业为例,研究技术标准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产业中的技术标准是构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物流标准对提升物流竞争力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兰洪杰等(2004)指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其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滞后[15]。王增梁(2008)通过调研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因实施了ISO9000标准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发展国际物流[16]。李传荣(2006)认为我国物流产业标准化工作是实现其快速、高效和低成本的发展目标的基础[17]。因此,雷勋平(2007)指出在我国正处在以由市场换取资本和技术向以市场换取技术和标准转变的重要时期,只要我们掌握了物流标准的主动权,就能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8]。

上述成果对于本文研究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标准化关系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但本文认为已有研究成果仍存在以下不足。

(1)未见物流标准化与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定量研究成果。虽然已见一般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标准关系的研究文献(杜振华,2006;ANSI,2000;赵树宽等,2004),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技术标准关系的成果(龚艳萍等,2008;邓智团等,2010),也见到了少量物流标准与产业竞争力关系定性视角的研究成果(兰洪杰等,2004;李传荣,2006;雷勋平,2007)。但由于以下原因:其一是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产业分类体系中并未见其详细的划分方案,即哪些行业归入我国物流产业仍然有待于商榷,自然谈不上计量其国际竞争力;其二是由于物流产业标准本身发展现状令人担忧,虽然已有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认识到其重要性,但由于物流产业涉及众多部门而使其发展速度相当缓慢,因此要获取有关数据实证分析两者关系显得尤其困难。所以到目前为止仍未见物流产业领域的相关定量研究成果。

(2)物流标准化的衡量指标存在不足。在标准化方面,大多数文献常用“标准数量”代替某产业的标准化水平,虽然“标准数量”具有一定的可用性。但本文认为,某产业的标准化活动除了用国际、国家的标准数量衡量外,还应当包括申请成立的标准化委员会、用于标准研究专项经费的数量以及体现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等(候俊军等,2012)[19],它们也是推动产业标准化的重要力量。

因此,本文尝试构建比已有研究文献更合理的标准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我国物流产业标准化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希望得到如下有用信息:(1)标准化活动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在众多标准化水平的衡量指标中,哪些指标对其影响程度比较大。在此基础上,(2)作为产业标准化工作引导者的政府,如何通过制定更加合理的物流产业标准化政策,以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二、标准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

1.标准化促进产业技术创新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而标准化活动有利于产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可以为整个产业的研发活动提供基本的技术框架,它影响到了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进程,而且由于存在产业关联效应,某产业因采用较高层次的标准后会对处于该产业上游或下游的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也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同时,由于标准与专利往往会紧密结合,产业链上的企业可以通过形成专利池、标准联盟等方式获取丰硕的市场收益,可以看出标准为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组织方式和发展空间(李哲等,2010)[20]。因此产业标准是企业间进行合作、创新的基础。通过围绕一个共同的技术标准进行合作研发与创新的欧洲数字蜂窝移动电话通信的网络兼容性标准(GSM)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Pelkmans,2001)[21]。

2.标准可改善市场结构、规范市场秩序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钻石模型理论指出,一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是与其市场结构是否合理,市场竞争是否有序息息相关的(Porter,1990)[22]。标准的出现,使得产业内的企业必须按一定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或产品,使产业竞争处于有序状态之下。另外,在产业内企业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谁采用的标准比较高将处于更强的市场竞争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会迫使企业加大创新的力度,实现标准创新进而推动市场竞争的格局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即市场结构的合理化。

同时,从政府对市场监管的视角看,产业标准比较丰富将有利于政府管理的“有法可依”,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

3.标准成为实施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

一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是通过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对手竞争体现出来的。随着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对贸易阻碍作用的不断减弱,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逐渐采用了以标准特别是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作为限制进口的主要工具(Porter,1990)。世界上如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凭借其自身在技术、经济上的优势,通过制订并实施各种苛刻的标准,实现限制他国的产品或服务进入本国。如美国从2007年6月1号起实施新的轮胎测试标准,若达不到该标准的轮胎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不能进入美国本土,已经进入美国市场的部分轮胎则要进行召回工作,这对出口到美国市场的轮胎生产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美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标准问题(徐建华,2007)[23]。

三、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基于已有研究仅用“标准数量”作为产业标准化水平替代变量存在不能全面、真实反映我国物流产业标准化水平的不足,本文将物流产业标准化水平界定为国家、国际物流标准的数量(简称为“标准数量”,用“PZSL”代表,单位为“个”)、申请成立的物流标准化委员会(简称为“委员会”,用“WYH”代表,单位为“个”)、用于物流标准研究的专项经费(简称为“研究经费”,用“YJJF”代表,单位为“万元”)以及代表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简称为“专利数量”,用“ZLSL”代表,单位为“项”)等四个方面。一般产业国际竞争力借助“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力来衡量(龚艳萍等,2008;邓智团等,2010),但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原因本文选择了我国物流服务的“出口额”(简称为“出口额”,用“CKE”代表,单位为“亿美元”)作为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

本文采用200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其中“标准数量”来源于工标网(http://www.csres.com),“委员会”、“研究经费”和“专利数量”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存档文件(见图1)。另外,“标准数量”、“委员会”和“专利数量”具体数据用的是存量,而“研究经费”用的是每年投入研究经费的数据。“出口额”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由于我国只对“运输、通讯”两项作服务贸易统计,而仓储、包装等其他物流服务业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因此本文的物流服务出口额仅包括运输和通讯两部分(见图2、图3)。

从图1可以看出,无论是标准数量、研究经费、专利数量以及委员会从绝对数量上看都是逐年增加,这说明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投入是积极的,理应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壮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图2和图3的数据可知上述分析基本是正确的。另外,借助SPSS12.0软件对它们进行相关性分析也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标准数量、委员会、研究经费及专利数量与出口额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21、0.836、0.892和0.911)。当然,上述研究结论是建立在直观统计数据分析基础上,物流标准化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否真正存在影响及影响力度有多大,仍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图1 中国物流产业标准化现状

注:图中研究经费、运输标准和通讯标准、专利数量和委员会由于在数量级上不处于同一水平,为了能绘制到同一个图中,对委员会的数量进行了简单处理——图中的委员会数量为原始数量的50倍。

四、标准化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

为了更全面地揭示物流标准化工作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本文接下来拟构建三个多元回归方程,被解释变量分别为“物流总出口额(用“TotalCKE”代表)”、“运输业出口额(用“TransportCKE”代表)”和“通讯业出口额(用“CommunicationCKE”代表)”,分别从总体、运输和通讯部门三个视角分析我国物流标准化总体上及其部门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另外,影响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除了标准因素外,还应当考虑产业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张新国等,2007)[24],因此,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简称“生产总值”,用“AverageGDP”表示)代表我国物流产业所面临的经济体制及宏观经济环境。因为我国的生产总值越高,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将越大,物流产业面临有利的宏观发展环境,从而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用外商直接投资(简称“外商投资”,用“FDI”表示)代表流入我国物流产业的外资数量。FDI数量越大出口贸易越发达,而这对促进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有积极作用的。“AverageGDP”和“FDI”作为回归方程的控制变量,其数据均来源于我国统计局网站的统计数据。

图2 2001-2010年我国运输贸易出口额

图3 2001-2010年我国通讯服务贸易出口额

1.物流标准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总体分析

本文首先构建回归方程(1)从整体上分析我国物流标准对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以期从整体上考察两者的关系,回归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得知,总体上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对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来看,“标准数量”对“出口额”的影响力度为最强,达到0.813,即我国物流标准的存量每增加1%,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将提升0.813%,这说明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物流标准,对于我国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物流市场竞争规范及提供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影响程度位列次席的为“专利数量”,影响系数为0.624,但“委员会”和“研究经费”对“出口额”影响程度却不高,影响系数分别仅有0.295和0.282,前者说明我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物流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等作用,当然这与物流产业是个新兴产业(产业边界划分不清晰)有一定关系。一般理论分析认为,物流标准的研究经费投入越多,可制订出更科学、高质量的物流标准从而有力地促进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本文的实证结果却显示“研究经费”对“出口额”的影响程度不高,可能的原因是“研究经费转化成物流标准”的转化效率不高,存在着较高的资金浪费或使用不当。另外,“生产总值”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比较大,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地发展,确实有利于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FDI对“出口额”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进入我国物流产业的FDI并未起到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效用,这也许是在我国大量发展服务业进程中,在急于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心态下和地方官员GDP绩效考核的重压下,可能会降低引资的门槛,重视FDI数量过于其质量,出现物流产业FDI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对产业效率的提升却没有多大影响的现象[25]。

在总体分析后,本文接下来分别就我国物流产业的运输业、通讯业的国际竞争力与物流标准关系进行分析。

2.物流标准对我国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运输标准(TransportPZSL)对运输行业的“出口额”影响比较大,达到0.757,“专利数量”位列第二,达0.585。“委员会”和“研究经费”对运输行业的“出口额”影响仍然比较小,而“FDI”对运输行业的“出口额”影响仍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上述数据表明:与总体分析类似,运输业标准对运输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制订且采用更多、更高质量的运输业标准,可以提升我国运输业的国际竞争力,当然,不同的标准衡量指标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存在着差异。

3.物流标准对我国通讯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通讯行业的回归系数与总体及运输行业有一定的差异,但从趋势看标准对通讯行业的影响与对总体及运输行业的影响相似,即物流标准对我国通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程度按大到小分别为“标准数量”、“专利数量”、“委员会”和“研究经费”,“FDI”仍然不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不产生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本文分别用我国运输行业和通讯行业的标准存量、申请成立的物流标准化委员会数量、用于物流标准研究的专项经费以及代表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四方面指标来衡量我国物流产业的标准化水平,并作为解释变量。选择我国物流服务的“出口额”作为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别从总体、运输行业和通讯行业三个视角分析我国物流标准化对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表现为物流服务贸易年出口额都在不断增加。当然“标准数量”、“委员会”、“研究经费”和“专利数量”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程度是有差异,“标准数量”和“专利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委员会”和“研究经费”的影响相对较小。

2.政策建议

1)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专利、标准化水平。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专利和物流标准对提升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即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专利、标准化水平有助于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其国际市场占有率。由于物流企业具有提高市场占有率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偏好,因此,物流企业是物流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当然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的政府也有宏观引导的职责(如政府需要在对参与物流标准化工作特别是制订、修订物流标准的企业在税收、融资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为辅开展我国物流专利、标准化工作,将代表技术创新的专利融入标准中,积极参与国际物流标准的制(修)订、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专利、标准的数量及其质量,增强我国在物流服务市场的话语权。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物流标准的信息化工作也需要引起各物流企业、各级物流标准管理机构的重视。“会议+纸张”的传统标准化管理工作模式存在着效率低下、周期长和投入资源大等不足,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利用互联网进行物流标准的在线浏览、信息发布乃至在线投票的物流标准化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将是未来我国物流标准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它可大大提高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效率、缩短工作周期以及节约研究经费。因此,各级领导和每一位物流标准工作者,要切实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新理论和新知识,掌握现代科技手段以支持我国物流标准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化手段进行物流标准化文件的起草、协调和意见处理,以提高我国物流标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在增加我国物流标准化研究工作的经费投入的同时,迫切需要提高其使用效率。

实证结果并不支持标准化的“研究经费”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积极影响的假设,这可能与我国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监管体制不完善有关,因为如果使用效率、监管体制没有问题的话,研究经费投入越多,其产出(物流专利、物流标准)将越多,而专利、标准对提升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有帮助的。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只对项目申请时的研究经费设计(所需研究经费数额或多或少、使用项目的是否科学)是否合理进行关注,而一旦科研项目申请成功,研究经费如何使用、使用效率等环节的监督比较放松。因此,虽然我国每年的科研经费投入很大,但由于监督不到位存在着较大浪费的原因,科研成果(产出)数量不多、品质不高,所以,要想提高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除继续加大其研究经费的投入外,更为重要的是实行标准项目研究经费改革,根据完成报批国家标准的质量和难易程度拨付经费,突出重点,建立经费使用跟踪管理制度,使研究经费效率最大化。同时,可以考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辟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新途径,鼓励企业承担、出资制订国家标准,推进资金投入的多元化。

3)发挥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家物流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虽然数据显示物流标准“委员会”并未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但本文认为我国各物流标准委员会对我国物流标准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因此,各物流标准委员会要主动发挥作用,协调配合,通过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而推进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一是全力做好我国物流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由于我国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物流产业标准分布于多个产业内,现要把它们分别从已有的产业内剥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物流业,因存在着利益重新分配问题难度相当大。所以各物流标准委员会要从认识、机制和机构上做好充分准备,保障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按要求完成;二是加强物流业标准委员会内部管理。各物流标准委员会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提高委员会内部运营绩效;充分发挥委员会成员的积极性,积极探索有利于标准委员会高效率运作的新机制;三是积极参与物流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在培养国际标准化活动专门人才工作方面要有强烈的意识,通过提出切实可行的物流标准化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国家标准委有关推进实质性参与物流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各项措施;四是进一步加大采标工作力度,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要对物流产业领域内国际标准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制订并逐步实施相应的物流国际标准转化计划,提高我国物流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成为国际标准以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标签:;  ;  ;  ;  ;  ;  ;  

标准化对我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