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初探论文_徐小英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初探论文_徐小英

(四川省南部县楠木镇心小学 南部 637300)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习者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靠和相互作用。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遵循普遍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同时通过营造一个自由、安全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上分工合作,各取所需;让学生自我管理,提高自觉意识;对学生积极评价,激发学习欲望等学习策略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呢?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里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1、全体参与。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水平进行自我学习。比如在进行数学总复习时,采用“同质同组”的形式,自己选择复习内容,设计练习,然后拿到小组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练练,不理解时合作解决。

2、主动参与。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视学生为学习合作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让学生由配角变成主角,主动参与。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后,引导学生“你还能拼成哪些图形?”四人小组通过讨论,实验操作,将圆分割后拼成我们所熟知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并且计算出了各自的面积。接着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然后集体归纳,推导出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一起实践,一起计算,共同得出结论,在品尝喜悦的同时,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差异参与。根据学生实际,允许部分学生暂时先达到低标准的要求,可采用“同质同组”的形式。水平高的小组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讨论,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自己的想法。中等层次的小组,可根据学生示范,先自己提问,再讨论回答。低层次的小组,由于在小组里平等相处,没有心理压力,与小组同学一起提出问题,自由争论,始终保持热烈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人人参与,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而“异质同组”本身就有其差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指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他们能准确地掌握知识,熟练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他们勤动手、勤动口、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把学生的感知和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指针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在教学分数的连乘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a、看题、读题、审题,要求学生观看例题中的情景图,获取信息。 b、通过信息画出线段图和写出量与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式。c、以等量关系式为突破口列出算式从而解决问题。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利用“思考—问题—点拨—解答”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让给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四、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和个性化的过程,途径是多方面的,而小组学习活动中进行讨论、交流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教材中的例题转换成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书中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情景图,然后提出问题: a、从情景图的分析说出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b、每两个进行比较大小的分数有什么特点? c、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针对这三个问题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而且促使学生养成钻研教材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概括、表达的能力,感悟到如何与别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五、指导学生自我管理

教师要为小组学习活动制定一定的合作学习规则,要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总方向,引导学生的合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二是要重视对小组长的培养。着重提高组长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长的人选刚开始时,可以由老师指定,到一定时间,先小组评议,再进行推荐与自荐,重新认定小组长。其三,引入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间的竞赛。同时,小组内也要进行竞赛,与以前比,自己有了那些提高,还有什么不足;与组员比,谁的方法多,谁的发言多,谁的设计最棒等等。比如在总复习时,通过组长的统筹安排,小组内的四人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复习,并相互约束,使自己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六、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性评价,对于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教师要积极鼓励,并给予高度的正面评价。而观点中的缺陷,教师要敏锐地感受到,引导学生,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合作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合作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小组有意识的说说学习策略,并进行适当评价。其三,注重评价中的激励意识,一次无意识的表扬,远比十次批评更有效果,所以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正如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也有可能是一个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教师随口赞道,“真是天才”,竟使得这一小组以后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又如,对于在竞赛中获胜的小组,教师一定要大力表扬,使学生加强学习兴趣。这样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有用人才。

论文作者:徐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初探论文_徐小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