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合教学提高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六年级综合课为例论文

多方联合教学提高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
——以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六年级综合课为例

陈瀚凌

(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广东广州,510220)

[摘 要] 目前,培智学校教师普遍乐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智障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学习,但是,大多数培智学校的做法存在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体验较少等问题。基于此,培智学校的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设定与指导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建立各种实践基地;开展特教宣导,为社区支持性服务提供指引;用形式多样的作业,加强家校合作;树立榜样,号召家长参与社会实践教学。

[关键词] 培智学校;智障学生;联合教学;社会适应能力

一、前言

在生态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培智学校教师普遍乐意带领智障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学习,即将他们带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给他们一定的支持条件并教导他们把学习的技能应用于生活中。但是,这类活动仅由教师方面设计及教导。出于安全考虑,这类学生在社区内的各种行动往往在教师的强力掌控中,学生练习机会与成功体验不够,无法有效培养应变能力,这与生态课程理念相悖。

值得一提的是,出版机构借鉴了新媒体写作的呈现方式,平民非虚构图书普遍比传统传记好看。《小艾,爸爸特别特别想你》《我的上世纪》《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和《胡麻的天空》等都是文图并茂的佳作。《蹉跎坡旧事》出版时配有沈博爱几十幅钢笔画,那些画是浏阳各地风物原始写生记录。《农民日记》在每个十年前都设置了“背景链接”,让读者从宏观上了解日记的写作背景。文内配有当年的宣传画、老照片、学习资料、思想记录、会议记录、生产队账本、预购棉花合同,等等,全面呈现了一个农民、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甚至一个民族的六十年历史变迁。

为解决以上问题,一些培智学校积极联系社区,与社区达成教育共识,为智障学生提供更为真实和充分的实践活动。但这种活动仍只是以学校为主导的,依然无法很好地让学生将所学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为此,文章以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六年级某班为例(下文简称为“该班”),阐述教师努力摸索整合学校、家庭及社区三方面的资源,调动与发挥多方的积极性与支持作用,共同合作,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策略。

二、采取的策略及研究过程

(一)打造家校沟通桥梁,共同设定并促进社区实践目标的达成

特殊教育工作者应把眼光放远,要清楚自己要做的是教会家长如何在学生的不同阶段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家长也需要意识到,教育并非只是教师的工作,也是家长的责任。因此,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充分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了解学校的日常教学并积极参与其中,进而使家长成为学生终身的教育者,是教师应有的愿景。

从六年级起,该班教师依据学生的生活所需、年龄特点,通过个别化的教育计划会议向家长阐述了中年部学生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成为好家人的基础上,逐步成为家庭中的好帮手,社区中的好公民。同时,该班教师了解家长的需求,在充分征求家长的意见之后,与家长共同制定引导学生逐步走进社区的目标。在后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该班教师与家长一起设计班级出行计划,选定实践地点与活动场所,用双方的社会力量和资源为有关教学活动提供便利,共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发掘周边社区资源,初步建立实践基地

社区安全能力的习得是智障学生走进社区,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该班教师注意在课堂中教给学生交通安全法则,在实操中让学生学会避让车辆、过马路、走地下通道以及求助等技能。家长积极为学生配备安全信息卡、定位手表等安全辅助工具,且与该班教师同步进行相关训练。社区义工则在具体的场景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三方互相配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表 1 2017学年该班社区实践基地及单元主题内容

(三)开展特教宣导,为社区支持性服务提供指引

经过多个教学主题后,很多家长转变了观念,能较好地结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辅导。因此,该班教师尝试设计一些更开放的主题活动,通过最佳家长义工、最美角色扮演等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家长资源,激励家长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进一步夯实联合教学的效果。如在“坐地铁,游广州”主题中,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该班教师邀请家长义工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创设了寻找“神秘人”的活动:家长变身为“神秘牛仔”“狐狸姐姐”或“绿精灵”等神秘人,教师引导学生乘坐地铁,依照线索到达不同的地铁站“邂逅”这些神秘人,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

(四)用形式多样的作业单,加强家校合作

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形成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和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文化的需要,以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为目标,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文化实践,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发表论文论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开发领域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研究成果,着力打造具有民族性和边疆性的科研特色。

(五)树立榜样,号召家长参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

教师可以通过特殊教育宣导,引导社区相关服务人员以平等与接纳的态度给智障学生提供有效支持,营造友爱的环境,这是帮助学生走进社区的关键。该班教师与有关实践基地人员真诚沟通,编写《了解身边的特殊人群》特教宣导小册子,邀请相关实践基地义工出席并参加学校活动。该班教师通过活动前教研会等方式,帮助义工在短时间内明确社区实践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初步认识该班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会简单的沟通技巧,以共同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例如,在路标小达人主题中,该班教师与市二宫地铁站站长沟通与商议后,促成了一堂实效性非常强的现场教学课。在建筑小超人的学习中,该班教师与千麦贝面包店店长多次协商交流与特教宣导后,千麦贝面包店店长为该班提供了所有产品的图片与价格并予以教学,还在之后的购物实践中为学生开辟了专门的收银通道。千麦贝面包店的服务员教学时很有耐心、放慢语速,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购物过程。

智障学生的能力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小步子、多循环的学习方式,他们需要通过精熟练习,逐步掌握有关技能及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仅仅依靠学校中一个主题、几次外出实践的机会,智障学生是不可能完全掌握技能并迁移的。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该班教师先拍摄示范性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讲解、模拟练习后,将视频发给家长,让家长了解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外出活动时,该班教师拍摄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同时将有关视频发给家长。其次,活动后,该班教师向家长说明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家长进行同步的提醒和教育。最后,该班教师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单,让家长依据主题要求,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并创造外出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燃烧吧,蔬菜”的主题中,在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联结的基础上,该班教师建议家长接学生放学后,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江宝肉菜市场购买蔬菜,这不仅可以实现家庭与社区实践基地的有效联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购物技能。

在获得社区支持与家长对该班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认可的情况下,该班依据主题的目的,逐步让家长参与课后练习的辅导,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工作。家长既能自觉地带领学生进行社区实践,又能积极、主动地与菜肉摊档、餐饮店等进行良好的沟通,家长进一步争取社区的支持,共同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氛围。至此,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联合的教学模式已具雏形。

三、研究的效果

(一)初步搭建了学校、家长及社区联合教学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该班初步为学生在学校周边搭建了5~6个社区平台,学校与周边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联合教学过程中,该班教师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特教宣导,让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这些特殊学生,了解特殊教育,进而为学生营造了包容、接纳与支持的社区环境,并为学生创造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在麦当劳的点餐、购餐活动中,工作人员每次都会给予学生细心的指导,工作人员还开辟专门的点餐通道,让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在肉菜市场买菜的实践活动中,有的档主见到学生,会放慢语速,主动询问学生,耐心等待表达不清或付钱不利索的学生。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 link between lymph node yields an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colonic carcinoma.

四是软枣猕猴桃抗寒抗冻性好,适宜在北方(黄河以北及海拔1 000 m以上地区)作抗寒砧木。软枣猕猴桃在北方高寒地区与美味、中华品系嫁接,成活率可达65%以上。

(二)学生外出实践机会与支持增多,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2.片形吸虫病。牛片形吸虫病一般呈慢性经过。犊牛患病症状较重,成年牛一般症状不明显,但感染严重、且营养情况差的,也会引起死亡。感染严重的病牛体温升高,精神萎顿,不愿走动,偶有腹泻,触诊肝区敏感,很快出现贫血。有的几天内突然死亡,不死的转为慢性;慢性病牛进行性消瘦,被毛粗乱,贫血,有时黄疸明显。在颌下、胸前和腹下发生水肿,严重时波及四肢,行动缓慢,耕作无力,食欲不振或有异嗜现象,不时出现腹泻,周期性卡他性肠炎和瘤胃弛缓或臌胀。母牛不孕或流产,泌乳量降低。

经过相关社区实践活动后,智障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情况大致如下。

1.学生提高了安全意识和技能

该班学生初涉社区之前,曾出现有学生因缺乏认路技能,数次在上下学路上走失的问题;有过半学生在学校参与近百次模拟购物活动却仍未能独立在社区购物的问题;等等。为此,近一年来,该班教师依据该班学生年龄及生活环境、学习兴趣等情况,结合不同单元主题内容与要求,在家长和学校大队部的支持下,先从学校周边社区入手,积极开拓多个社区实践基地。清单如表1:

2.学生在社区中的不当行为减少,适当行为增加

尽可能地在公共场合保持适当的行为,是智障学生被社区接纳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情绪焦虑、多动,或偶有怪叫、大声喧哗等问题,该班教师在校内对他们进行行为教导,在校外跟进并提醒。该班教师带学生在模拟情景与真实情景间进行反复学习、练习,引导学生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减少自我刺激行为,学习与人沟通交流。一年下来,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及对周遭环境的感知能力大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公共场合都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努力拥有良好的形象,成为能力较好的学生。

3.学生提高了购物技能

在生活中,智障学生与社区之间的最多的关联活动是购物。而购物活动需要学生调动技能,包括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语言沟通、生活常见字的认识、简单计算等。该班教师通过多个主题的教学与实践,在让学生熟悉不同社区环境的同时进行反复购物的练习,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与购物相关的认知与语言能力。而每次出行前的任务布置、购物计划的制定等,也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能力。

四、结语

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联合教学,为智障学生提供了一个立体的、真实的教学环境。这种打破培智学校的教育围墙,协同家长与社会力量,打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从而帮助学生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举措,值得特殊教育工作者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区绍祥,刘秀花.智障学生社区参与现状研究[J].教育导刊,2015(16).

[2] 陈海苑,万莉莉,陈峰丽,等.智障学生社区参与活动教学成效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6(1).

[3] 刘佳芬,陆雪萍,田芳.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社区化的实践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10(6).

[中图分类号] G7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05-0120-03

[作者简介] 陈瀚凌,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一级教师。

[收稿日期] 2018-11-27

标签:;  ;  ;  ;  ;  

多方联合教学提高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六年级综合课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