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最优化模拟研究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最优化模拟研究

李峰[1]2002年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最优化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要研究如何将优化控制理论引入到汽车的电子控制中 ,实现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的最佳匹配 ,以达到充分发挥汽车整体性能的目的 .主要阐述了所应用的优化理论和优化算法、在发动机和传动系最佳匹配的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所编制的计算机模拟程序用曲线图的方法将模拟运行结果显示出来 ,并且还将最终的控制参数—发动机的油门开度输出出来

欧士琪[2]2012年在《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传动系统仿真及其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油资源的消耗与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混合动力汽车以其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相对较少的排放甚至零排放的优势,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竞相研究的热点。混合动力汽车是新型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结合的节能车型,对它的节能原理及运行参数设计与优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依托本地区作为混合动力汽车国家示范运行城市的优势,分析构建了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的模型,并对其构建仿真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提出了优化的动力传动系统构建方法。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车载测试及远程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混合动力客车的行驶工况并存储历史数据,通过MATLAB软件采用行程分析法对所监测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计算分析,构造出行驶在大连市城区的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行驶工况,并根据此行驶工况为后续工作的基础对该类型的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传动系统模型进行了反向的仿真及其系统控制的优化。通过对在大连市的示范运行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系和传动系部件实车的数据计算和分析,本论文以MATLAB/Simulink软件为基础依次建立了行驶工况模块、整车模块、变速器模块、发动机模块、电力系统模块及能量管理系统模块,完成了对本地区运营的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传动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并在Simulink软件中对其进行了系统仿真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本论文所设计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模型仿真得到的各主要参数与实际工况运行的本地区的混合动力客车的各参数相近,同时改进后的控制方法节油性及电池SOC值稳定性具有相对提高,因此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这为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的改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及仿真架构能够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的评价基础从而缩短混合动力汽车的设计研发时间减轻研究人员的工作量,为不同类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整车性能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分析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工况分布以及油耗量的差别,以校核所构造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行驶工况的准确性,同时为测试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系统及与其匹配的电力系统的优化提供测试依据,作为评价其燃油消耗率的标准。

周君[3]2008年在《汽车变速器传动比参数优化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优化设计理论,对汽车变速器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开发了传动系参数优化设计软件。汽车的传动系对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故传动系参数的确定成为汽车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将优化规划理论引入到汽车变速器传动比参数设计当中,以实现汽车发动机与传动系的最佳匹配,达到充分发挥汽车整车性能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一套汽车变速器参数优化设计系统。首先对国内外汽车动力传动系计算机模拟计算、匹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综合评价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发动机及整车动力性、经济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了复合型法,提出了传动系参数综合优化模型。其次,基于动力传动系参数优化及分析模型的建立,利用Visual C++和Matlab软件为开发工具,编制出了汽车传动系参数优化模块,并以Matlab/GUI为界面开发工具进行了内部界面开发,建立了人机交互界面。该软件在建立仿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按照软件工程理论,完成一系列软件开发工作,包括发动机外特性拟合程序、发动机万有特性拟合程序、汽车动力性经济性模拟程序、变速器参数优化程序等。根据MATLAB软件及VC++软件的各自优点,模拟程序、优化程序及图形绘制主要在MATLAB内完成,对于用户操作界面则是利用VisualC++ 6.0来开发。这样,用户接触到的只是Visual C++编写的软件界面,而模拟计算不用启动Matlab软件平台。该软件除具有优化变速器参数的功能外,还能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料经济性能进行单独计算。动力性各项评价指标的计算,包括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加速性能、动力因素;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的计算,包括等速过程、加速过程、减速过程和多工况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最后以哈飞汽车有限公司的路宝轿车为实例,对其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传动系参数进行了优化,就软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令人满意。

田德文[4]2006年在《微型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型纯电动汽车是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旨在开发一种能够适用于城市短距离低速交通运输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它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首先,根据电动汽车的特点,给出了电动汽车的设计思路,分析了城市交通的特点,提出了微型纯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设计了微型纯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总体,对各个控制单元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数学模型,基于电池组输出能量与电动汽车消耗能量相等的原则,给出了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计算方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再次,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实现了电动汽车的优化设计。这种方法建立了整车及各个组件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最优化处理,完成电驱动系统的优化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全变量优化的同时对模型进行调整,较之连续的确定各个子系统的参数的方法更加有效。最后,文章给出了车辆管理单元整车控制策略及软、硬件实现方案。整车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驱动特性控制和再生制动控制。通过对加速曲线的优化获得了良好的加速性能;通过采用并行式再生制动控制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5]2017年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叶珂羽[6]2017年在《纯电动汽车两挡AMT换挡过程优化控制》文中提出随着纯电动汽车多挡化的发展趋势,其换挡过程控制已经成为汽车电控系统研究方向之一。由于电机低速恒转矩高速恒功率的特性使其符合汽车理想运行特性,且相比于传统发动机,电机响应快,转矩转速易调节,采用电机配合离合器的换挡过程协调控制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换挡过程协调优化控制为实现更经济平顺的换挡过程提供了可能,但与传统汽车中只对离合器进行主动控制的方案相比,其控制自由度增多,控制难度增大。与此同时,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优化控制的计算量大也让其实际应用变得困难。围绕这样的控制挑战,本文以一种新型的两挡AMT纯电动汽车换挡过程控制问题为例,根据其系统结构特点以及换挡过程控制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框架,采用结合极小值原理和二分法求解优化问题的换挡过程惯性相控制方案,并通过离线仿真实验和实时台架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控制器实时性。本文首先对两挡AMT纯电动汽车结构及换挡过程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据此在高级建模与仿真平台AMESim中搭建用于换挡过程控制器验证的两挡AMT纯电动汽车整车仿真模型。特别地由于离合器力矩变化对汽车换挡过程影响较大,因此搭建了可反映离合器温度和摩擦特性的仿真模型。之后对该整车仿真模型进行了合理性和功能性验证,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本文的研究问题。接着,针对实际换挡过程控制中存在信号干扰,以及控制器设计时难以避免的建模误差的问题,给出基于模型预测框架的惯性相优化控制方案。建立了面向控制器设计的,考虑离合器温度和摩擦的传动系惯性相数学模型,并整理控制问题,将其描述为终端时间固定,多控制量有约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因此采用了时域递减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案,且针对优化问题在线求解计算量大难以满足换挡控制器快速性要求的问题,结合极小值原理和二分法迭代求解显式最优解,并给出求解过程具体描述。然后,基于上述控制方案和求解方法,在Matlab中搭建出换挡惯性相控制器模型。通过AMESim与Matlab离线联合仿真实验,对本控制器在不同加速命令下的动力性升档及降挡的有效性,以及对车重和道路坡度变化的鲁棒性进行了验证。同时给出考虑离合器温度和不考虑离合器温度的控制仿真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考虑温度的控制方案的合理性。最后,基于d SPACE和x PC-Target实时实验平台对控制器的实时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本文为纯电动汽车的换挡过程优化控制器设计提供一种设计思路,但仍有工作需要进一步完成。仿真模型参数与实际系统的匹配,以及优化算法的进一步简化是接下来的工作。之后,进一步进行控制器的实车/实物台架实现,围绕其工程实现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

夏青松[7]2007年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参数,如电动机功率和转矩、传动系传动比以及它们之间的合理匹配,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续驶里程等都有显著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参数计算及其前向仿真方法,以实现驱动系统各个部件参数的匹配,达到纯电动汽车整体性能要求。本文基于国家科技部“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纯电动汽车的开发”作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纯电动汽车仿真模型及仿真软件开展工作。本文首先对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及相关的动力电池技术、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和能量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驱动系统不同,虽然纯电动汽车是从发展成熟的燃油汽车体系中借鉴的,但是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和许多性能与技术参数有它本身的特征。通过比较几种常见的驱动系统布置方案,对蓄电池、电机等动力元件进行选型。在此基础上,对参数选择和参数间的合理匹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套比较合理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参数的设计原则,并以所设计的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其驱动系统的参数进行了选择。以PSAT仿真软件为平台,PSAT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仿真软件,最后将在PSAT中完成整车的动态仿真。在PSAT中建立起各个子系统的模型,最后连接、运行,得出具体的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文中在采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主要分析了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以验证匹配的动力系统符合所要求的动力性能指标。最后,介绍了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台架试验和整车性能试验。使用交流电机作为动力装置,在电机试验台架上对纯电动轿车动力总成系统各主要部件进行联合调试,测试动力总成系统的通信、管理、控制和协调功能,并对其进行完善,验证了参数匹配的合理性。

韩兵[8]2011年在《单模复合动力分流混合动力系统开发及热平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和环境问题给汽车研发提出新的挑战,驱动系统电动化已经成为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行星齿轮动力分流变速箱技术成为国际主流的深度混合动力系统方案。混合动力分流系统集成串联和并联混合动力方案的优点,能更好地适应行驶路况,同时实现整车的无级变速。动力分流变速箱技术包括动力分流系统的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电机系统开发、独立液压系统开发以及整车控制策略开发,是高密度的集成技术体系。本文研究动力分流系统的设计技术、核心控制算法以及基于动力分流系统控制策略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热平衡管理技术。研究动力分流系统的基本动力分流模式特性,从传动系统效率和扭矩输出能力角度评估各种可能的结构方案,分析结论可以作为动力分流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依据。介绍单模和双模动力分流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换挡元件的应用技术,采用双离合器技术、连接轴切换、电机转速解耦等设计技术开发多款单模和双模动力分流系统方案,提高了单模动力系统扭矩输出能力和高车速传动系统效率。设计基于拉维纳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新型四轴动力分流机构,并开发采用该动力分流机构的单模复合动力分流系统,填补同类混合动力分流产品的空白,也是目前第一款三自由度动力分流系统。研究动力分流传动系统的刚度匹配技术,建立动力分流传动系统的参数化振动模型,实现传动系统刚度的优化匹配。动力分流系统的控制技术是产品硬件开发的重要中间环节,不仅可以验证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而且还为各子系统提供设计载荷谱。动力分流系统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工作点优化、驱动模式管理和各部件的扭矩平衡控制。对于行星齿轮动力分流系统而言,各传动轴之间的扭矩平衡控制是动力系统控制的关键技术,其核心内容是确定各种扭矩平衡模式的控制参数解耦条件。开发适用于产品设计的动力分流系统控制策略,仿真分析动力系统在典型标准工况下各部件的工作载荷,并作为产品设计和校核的载荷条件,电机和传动系统的损失功率谱作为动力箱热平衡管理系统的设计依据,为液压系统开发提供流量和压力要求。混合动力变速箱的热平衡管理系统主要研究维持动力电机和传动系统热平衡状态的管理技术,包括动力箱热平衡功率分析、液压冷却系统方案设计及液压元件设计。混合动力箱的热功率主要来源于内部电机的损失功率,其大小取决于动力系统控制策略对电机工作点的控制,因此动力箱的热平衡技术是建立在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之上的管理技术。设计动力电机的喷淋直冷方案,实现电机的完全油冷。考虑到动力箱内部集成两个制动器元件,需要设计高压闭合油路,因此在液压系统设计时开发了具有电机冷却、传动系统润滑及换挡高压控制油路的集成液压方案,同时简化了动力箱的结构设计和油路布置。深度混合动力系统的多种工作模式使得液压系统的设计不同于传统自动变速箱,设计机械油泵和电机油泵组成的双液压源方案,满足动力系统在纯电动和混合驱动模式下的流量需求。机械油泵采用主减速齿轮驱动,其输出流量与车速成比例关系,只有当车速较低机械油泵无法满足需求流量时,电机油泵才起动进行流量补偿。当车速达到一定时将由机械油泵单独提供系统需求流量,电机油泵停止工作,该方案可以通过油泵排量的优化设计降低液压系统的溢流损失。采用先导式电磁阀设计双压力水平的液压控制油路,实现系统高低油压的自动控制,只有在制动器闭合时液压系统才工作在高压状态,在制动器打开时液压系统只工作在满足冷却润滑要求的低压状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液压系统的功率消耗。根据液压系统各油路的设计压力,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各液压元件的结构尺寸,采用有限元技术分析液压阀板油道的密封性能,优化固定螺栓分布使其对阀体产生的压紧应力覆盖整个油路,避免低应力区域造成流量泄漏。建立冷却润滑油路的流量分配模型,研究不同油温下各冷却润滑油路流量和压力的变化特性,实现电机和齿轮冷却润滑流量的比例分配。采用多学科仿真软件ITI-SimulaitonX建立完整的液压系统动态仿真模型,验证液压系统原理方案、液压元件尺寸设计以及液压系统在各种油温和行驶状态下的流量与压力变化特性。对混合动力变速箱进行台架和整车试验,测试整个动力系统功能以及动力箱的热平衡状态和液压系统流量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液压系统专用试验台架,单独测试液压系统各油路的流量和压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液压系统的输出流量和电磁阀压力调节方案达到了样机设计要求。进行动力箱冷却润滑油路的观察试验,评估各油路的流量分配。在试验台架上进行动力动力箱的大负荷温升试验,确定行星齿轮机构必需的冷却润滑流量和电机实际需求的冷却流量,积累试验数据优化电机冷却流量分配,通过反复试验均衡大小电机的温度变化防止单个电机提前过热。对动力系统样车进行转鼓试验,测试动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整体性能和动力箱的温度变化,测试结果表明动力系统能够实现各种设计功能,动力箱处于良好的热平衡状态,满足动力系统长时间工作的热平衡冷却要求。混合动力分流变速箱技术作为汽车驱动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已经成为国内外汽车公司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尚没有该类产品上市。本文研究了动力分流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形成完整的动力系统设计规范,对于类似行星齿轮动力分流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于俊伟[9]2005年在《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都面临着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两大难题,这些问题也促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未来汽车的发展道路。混合动力汽车既具有纯电动汽车的高效和低排放性的性能,还具有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行驶里程长和快速补充燃料的性能,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和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考虑的方案繁多,逐一开发试验势必造成资金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有必要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和控制进行研究。 本文以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多能源动力总成能量管理仿真分析系统”子课题为依托,在认真研究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借鉴其它成熟电动汽车仿真软件建模方法,采用正向仿真方法建立了传动系统的Simulink模型。文章第三章详细介绍了传动系统部件的建模思想和实现过程,最后将模型封装成方便用户使用和扩展的部件模型库。 传动系统在整车运行和性能测试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建立合理准确的部件仿真模型,研究先进的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对于整车能量分配和部件选型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整车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策略,仔细研究了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换档规律和离合器工作过程,制定了根据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曲线换档和根据车轮转矩负荷率换档两种换档策略,并在自己开发的仿真软件HevSim中加以应用。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EQ7200循环工况过程和性能仿真的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传动系统模型及控制策略能很好模拟仿真工况,并对车辆经济性和动力性能有很大改善。文章还提出了传动系统参数优化和匹配等电动汽车优化设计技术的要点。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彭志远[10]2012年在《单电机ISG型AMT重度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混合动力汽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能量管理策略是决定混合动力汽车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合理有效的能量管理策略是混合动力汽车降低综合燃油消耗、排放和保持良好动力性的关键。因此开展对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针对一款全新的单电机ISG(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 ISG)型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 AMT)重度混合动力系统,结合行星齿轮机构和AMT的工作特性,对该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根据单电机ISG型AMT重度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对行星齿轮机构的转速和转矩工作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该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各工作模式下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输出转速、转矩以及各动力源功率分配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该混合动力系统各工作模式之间的状态切换关系。②根据单电机ISG型AMT重度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功能特点和动力性指标,进行发动机、ISG电机、镍氢动力电池、AMT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湿式多片离合器及其液压控制系统参数的匹配研究。在关键零部件参数匹配的基础上,对发动机、ISG电机和镍氢动力电池进行台架性能实验,建立了表达发动机、ISG电机、镍氢动力电池性能特性的数值模型;通过对液压泵站的性能测试,获得了比例阀的占空比与湿式多片离合器接合压力的数值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典型城市工况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混合动力传动系统部件参数匹配的合理性。③建立了单电机ISG型AMT重度混合动力汽车驱动工作模式下的动力学方程,综合考虑发动机效率、ISG电机电动和发电效率、镍氢动力电池充放电效率以及传动系效率,分析推导了该混合动力汽车各典型驱动工作模式下的系统效率计算模型;以动力部件(包括发动机、ISG电机和镍氢动力电池)的性能特性作为约束条件,建立起不同驱动工作模式下的系统效率优化模型,获得了在给定车速、加速度条件下的系统工作模式切换规律、AMT换挡规律以及ISG电机最佳电动转矩和发电转矩;在满足制动法规的前提条件下,建立起整车再生制动工况下的能量回收模型,以动力电池能量回收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整车制动强度、ISG电机制动力、AMT挡位和动力电池SOC(State of Charge, SOC),制定了再生制动工况下的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和AMT换挡控制策略。④针对固定循环工况下所制定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存在的局限性,从ADVISOR软件中选取覆盖车辆实际行驶工况的20个典型循环工况,以整车综合燃油消耗和动力电池寿命为综合优化目标,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各工况下能量管理策略中所涉及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并根据优化结果建立数据库,提出了基于行驶工况识别的混合动力汽车动态能量管理策略。最后,选择随机工况对所制定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定的动态能量管理策略与未采用工况识别的能量管理策略相比,车辆综合燃油消耗下降10.70%,动力电池温升和平均有效工作电流分别下降2.46℃和1.63A。⑤研制了单电机ISG型AMT重度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和dSPACE实时控制工具,开发了试验台架的实时监控系统,分别对纯电动行驶中启动发动机模式、行车充电驱动模式、ISG电机助力驱动模式以及再生制动模式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整车能量管理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最优化模拟研究[J]. 李峰. 山东工程学院学报. 2002

[2]. 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传动系统仿真及其优化[D]. 欧士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3]. 汽车变速器传动比参数优化及软件开发[D]. 周君.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4]. 微型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基础研究[D]. 田德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5]. 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

[6]. 纯电动汽车两挡AMT换挡过程优化控制[D]. 叶珂羽. 吉林大学. 2017

[7].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D]. 夏青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8]. 单模复合动力分流混合动力系统开发及热平衡技术研究[D]. 韩兵. 江苏大学. 2011

[9].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D]. 于俊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10]. 单电机ISG型AMT重度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 彭志远. 重庆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最优化模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