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论文_万钧

儿童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论文_万钧

(天津市儿童医院急创外科 300074)

【摘要】 本次选择共选择38例13岁以下疑诊为睾丸扭转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4例患者在探查病理中确诊为睾丸扭转,且均为鞘膜内型,术中可见患者的睾丸系膜交叉,32例患者绕精索旋转180°~720°,2例患者绕与精索垂直的轴线旋转18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达89.5%。急性附睾炎和急性睾丸炎均有1例。18例睾丸复位固定性鞘膜翻转术,14例患者的扭转时间在12h以上,术中可见睾丸坏死,4例因患者家属反对进行固定,经6~20个月的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可见,性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手法复位不可靠,一旦怀疑时睾丸扭转,就应该及时展开手术探查。

【关键词】 儿童睾丸扭转;早期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071-02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极为少见,容易出现误诊,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造成睾丸坏死以及不可逆睾丸萎缩等问题[1]。我院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8例13岁以下疑诊为睾丸扭转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等问题展开进一步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病例的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中共选择38例患者,其年龄均在13岁以下,发病时间为6h~15d,3例患者在剧烈活动后出现症状,其余患者均为突发。10例患儿开始被误诊成为急性附睾炎,2例患者被误诊为睾丸炎,经过抗感染之后的效果并不好,复诊时经过阴囊彩超检查发现患者睾丸血运减少甚至消失,即确诊为睾丸扭转。主要表现为睾丸红肿、疼痛等症状,直立时疼痛感会加重,左侧和右侧分别为18例和20例。查体发现阴囊重大,横位、缩短,Prehn征(+),提睾肌反射(-),多普勒超声可见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2.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

2.1 儿童睾丸扭转的发病机制 儿童睾丸扭转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多数集中在新生儿期发病,其病理分为鞘膜内型和鞘膜外型两种,其中鞘膜内型在青少年中比较多见,而鞘膜内型在新生儿及子宫内胎儿比较常见,又被称为精索扭转[2]。新生儿睾丸扭转的发病机制为新生儿期睾丸刚下降至阴囊,引带没有与阴囊壁融合,睾丸、附睾及鞘膜沿着精索纵轴旋转形成了鞘膜外扭转,还有学者认为,新生儿睾丸扭转多数情况下和多胎分娩、宫内或者产道受压、胎儿臀位、早产等问题直接相关。

2.2 儿童睾丸扭转的发病诱因 本院在2014年收治的38例儿童睾丸扭转患者中,共有4例患者为隐睾发生扭转,隐睾扭转可能会出现急性的腹痛,很难进行辨别,睾丸和精索完全被鞘膜包绕起来,睾丸不能附着在囊壁上,悬在精索上,能够自由的活动,所以,这种睾丸扭转多数情况下会转为自发性。

一般来说,只有少数情况下会出现腹腔内的隐睾扭转,年龄大一些的患儿发病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剧烈运动:例如骑车、球类运动等剧烈运动,会导致睾肌出现收缩、痉挛,进而出现睾丸扭转;②环境温度变化:与温度有关,寒冷季节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和温度降低阴囊过度收缩有关,一些患者会在睡眠中发病,这可能是因为患儿的睡姿使得睾丸位置出现变化,或者出现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这种情况下容易提高肌痉挛,进而导致睾丸扭转。近年来国外专家针对使用腹腔镜治疗睾丸扭转进行了研究。在本院收治的38例儿童睾丸扭转患者中,共有18例在春秋交替季节发病,这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的昼夜温差比较大,外界环境温度下降,精索过度活动导致经络,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睾丸扭转的问题。6例患者在夜间发病,这可能和提睾肌不规律收缩存在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儿童睾丸扭转的临床表现 患侧睾丸肿大是睾丸扭转的一种主要特征,睾丸扭转患儿常伴有突发性的阴囊疼痛,婴幼儿会出现哭闹不止的现象,疼痛可向下腹部或者股内侧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查体可见,一侧阴囊出现肿胀的现象,睾丸患侧出现上移、肿胀等症状,精索增粗,而提睾肌反射多数会消失,经透光试验可见呈阴性,患儿扭转时间在24h者,存在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现象。

2.4 儿童睾丸扭转的误诊情况 相关文献报道,睾丸扭转的误诊率高达42.4%[3],因为小儿不能对病情进行准确叙述,加上所述医师对小儿睾丸扭转疾病的诊断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误诊率非常高。本次研究中共有18例患者出现误诊,误诊率高达47.4%,其中以急性睾丸炎及附睾炎者居多。所以,面对小儿睾丸肿痛,应对其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详细的查体,不能过分依赖检查结果,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睾丸肿痛,果断的手术治疗对于减少误诊很有帮助。

2.5 儿童睾丸扭转的确诊方法 彩色多普勒在鉴别睾丸扭转和其他睾丸疾病上被认为是最可靠、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经过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睾丸扭转患儿的声像特点为阴囊中睾丸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同时睾丸内的血流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在对睾丸扭转及其他睾丸疾病的鉴别上具有比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具有直观、快速及无创伤性等特点,可以作为对婴幼儿睾丸扭转进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还有彩色多普勒显示,在患儿睾丸血流减少不明显时,有睾丸炎的可能性,但是从临床表现中并不能排除有睾丸扭转的可能,但是经过手术可以对患儿是否有睾丸扭转进行判断,对婴幼儿睾丸扭转应注意小心处理,即使经过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患儿睾丸血供正常,也不能将外睾丸扭转的可能性排除,应该与患儿的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3.儿童睾丸扭转的治疗方法

3.1 儿童睾丸扭转的处理方法 从扭转的方向上来看,儿童睾丸扭转系由外侧向中线扭转,因此,进行右侧睾丸复位时,应该逆时针方向旋转患睾,同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左侧睾丸,待患儿睾丸复位以后,位置会略有下降,疼痛感也会相应减轻,但是不能自动转回以前的位置,这时说明复位成功。38例儿童睾丸扭转患者中,共有3例患儿的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且为不完全扭转病例,其阴囊内不存在渗液,皮肤略有水肿现象,对其实行手法复位后均成功。

在这里需要提示一下,经过手法复位成功的患者还有再次出现扭转的可能,在复位之前应对扭转的方向和度数进行准确判断,否则很有可能会加重或者延误患者的病情。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避免误诊及延误治疗的出现,一旦对患者的外睾丸扭转存有怀疑,或者不能排除有外睾丸扭转的阴囊急症的危险,应立即对患者进行手术检查。在术中可以及时发现睾丸扭转,并立即进行手术复位,如果在患者患侧睾丸已经坏死应予以切除,如果睾丸的血运情况出现好转迹象,可以实施双侧睾丸固定术,因为之所以会出现睾丸扭转,很有可能和解剖异常存在直接的关系,而多数情况下解剖异常是双侧性的。所以,如果患者一侧睾丸出现扭转,另一侧已经坏死或者已经切除,为了更好的避免侧睾丸扭转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应在术中对侧睾丸进行固定。隐睾发生睾丸扭转的情况比较多见,尤其是2岁以下隐睾患儿应实施睾丸下降固定术。对于新生儿来说,需要尽快将坏死的睾丸切除,不排除有少数新生儿在出生以后,通过及时的手术可能会挽救成功,总之,急躁诊断和治疗是保证患儿睾丸成活的关键所在。

3.2 预后情况 睾丸扭转造成睾丸缺血坏死和扭转时间、扭转程度直接相关,一般情况下,睾丸扭转时间在12h内存在4%会出现睾丸坏死,扭转时间在12h以上存在75%以上会出现睾丸缺血性坏死。婴幼儿很难对起病时间进行估计,大部分新生儿睾丸扭转发生在宫内,因此,婴幼儿出现睾丸扭转坏死的几率比较高。

4.结语

本次研究提醒我们,为了避免出现误诊或者延误治疗的情况,一旦怀疑或者不能排除有睾丸扭转情况的可能性,应立即进行手术探查,在术中发现睾丸扭转应立即进行复位,如果患者患侧睾丸出现坏死情况应及时切除,如果血运情况良好可以做双侧睾丸固定术,此外,因为睾丸扭转和解剖异常存在直接联系,所以解剖异常多数情况下具有双侧性特点。如果一侧睾丸出现扭转,另外一侧睾丸已经出现坏死或者切除,为了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在术中应对侧睾丸进行固定。对于新生儿来说应及时将坏死的睾丸切除,也不排除有少部分患儿在出生后及时进行手术能够得到成功挽救的,因此,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患儿睾丸成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奕,叶章群,杨为民等.婴幼儿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5,76(7):412-413+416.

[2]郝建伟,杜广辉,丁德刚等.精索形态观察在睾丸扭转早期诊治中的意义[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2,21(5):419-421.

[3]何蓉,叶惟靖,赵海腾等.儿童睾丸与附睾急症的早期手术干预(附48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37(5):270-271.

论文作者:万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儿童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论文_万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